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92 更新时间:2024/1/16 11:48:37

历史建筑和历史保护建筑的区别?

01

两者定义不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文物建筑为通俗叫法,与法律条文对应的是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为以下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02

两者的主管部门不同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文物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公布、保护图则编制等相关工作,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进行。

03

两者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

文物建筑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历史建筑主要适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

中国古代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有近5000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史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和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建筑历史?

圆明园历史介绍: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悠久历史简要背景怎么写?

一、单体建筑

中国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中国单体古建筑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木材。也就是房子的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柱子和梁的,成为梁架式结构。这种结构,也是当代建筑中框架式结构的前身模型,为现代建筑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了这些,中国古建筑体系中建筑的特点还在于它的细部等各方面的处理。

二、屋顶的处理

这是这个建筑体系中的一个特色,它在中国建筑中向来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瓦面是弯曲的,当屋顶是四面坡度时,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尤其是屋顶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面予以运用了。相对说来,在其它的建筑体系中,屋顶是向来不受重视的,除了有时候穹隆顶得到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了事的,生硬无趣。但在中国,建筑师很早就发现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作用。在古书中都有记载和歌颂屋顶和出檐的诗句。它是中国古建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特色。

三、建筑物的大胆用色

在古建筑体系中,大胆地使用了朱红作为大建筑物的屋身的主要的颜色,用在柱,门窗等部位,并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比如:柱、栋梁、枋等地方,无论外部内部都是如此。在合使用颜色上,中国的古建筑是最大胆的,这也是古单体建筑的一个特色。大量有色琉璃瓦的使用,充分发挥各色油漆的使用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浮雕,砖面也加以雕刻这些都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特征。

四、木结构细处的精致处理

中国古建筑,一般会把构件交接的部分裸露出来,再在它们的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它成为整个建筑本身的装饰的一部分。比如:在整组的梁柱上刻画图案、门环、角叶等,此外,屋脊、脊吻、瓦当等而下之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细部处理。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建筑在单体体型上可能并没有优势,但精巧的构造,完美无缺的细部处理,以及中国传统手法的运用,都让中国的建筑有了自身的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属于哪种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中国的古代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十种类型:

1.

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2.

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城楼、堞楼、村堡、关隘、长城、烽火台等。

3.

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市楼、钟楼、鼓楼、过街楼、牌枋、影壁等。

4.

陵墓建筑:如石阙、石坊、崖墓、祭台、以及帝王陵寝宫殿等。

中国古代精益求精的建筑?

故宫。秦始皇陵都是精益求精的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木质古建筑长城,故宫,兵马俑,秦始皇陵无一意外独有匠人的精美作品的身影,从历史古建筑来说故宫作为世界最大的皇家宫殿,都是由宫廷内外工匠倾心所造,而始建于1420年,距今600年,做为木质结构,历尽满清。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栈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法则?

《尚书》中提到中国古代建筑说: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意思是:上帝教导我们,有道德的(仁君)应该行善政;而善政的核心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与百姓有关的水、火、金、木、土、谷等事宜一定要认真地去经营。包括宫室营造农业种植等等与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在内的一些善政应该遵循“正德、利用、厚生”三个原则。

实际上土木已经包含在这三个原则里了,而这三个原则有个核心概念就是“和”。

“和”恰恰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所以说,土木这样一个以房屋建造为主的工作,在大禹的心目中也属于应该由“正德、利用、厚生”的原则所指导的。

也就是说,首先要从统治者自身的品德做起要“正德”。比如说统治者不能把社会财富都用于自己的宫室营造和生活,要做万民甚至是万国的表率。帝王做表率,这是一个概念,就如我们现在看故宫正殿还有“表率万邦”;第二、经营这一切包括居住的宫室、房屋它基本的原则是好用“利用”,这一点跟西方建筑思想就通了,要便利日常的生活、利用;第三、无论是居室的土木之功,还是农业的水利工程等等,这些的目的要有利于百姓的生活、繁衍、“厚生”所以“正德、利用、厚生”。

中国古代建筑的期刊?

1930年创刊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最早出版的有代表性的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创办了《建筑》、《建筑学报》等一批期刊。70年代末期以来,各专业部门、各地区纷纷出版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方面的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刊行的有100多种。

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讲中国历史的书(讲中国历史的书籍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作者:林汉达。其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

  • 中国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

  • 中国历史大系表(中国历史大系表高清pdf)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河姆渡人距今已有7000多年左右。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是和黄河中游的半坡氏族人一样都是原始的部落,是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源头。河姆渡人早已会利用大面积湖沼低洼来培育和栽种水稻,学会用木桩来造房子、用泥巴制作陶器,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一、天下第一治国大典-《帝学》明.太祖

  • 名人尊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程门立雪:有一天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冻得他们浑身发抖,程颐醒过来时,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2.魏昭拜师:当魏昭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

  • 周代思想家?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鬼谷子是有名的纵横家,也是纵横家的鼻祖,据小说演义中描述称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所著的《鬼谷子掐指算命术》等系列的算命术也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人。鬼谷子生平简介:鬼谷子(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一说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华夏族人,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

  • 学生的主要事迹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一、品学兼优,屡获佳绩方面。二、老师的助手,同学的榜样方面。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方面。四、尊师守纪、积极进步方面。五、刻苦勤奋、成绩喜人方面。六、带领全班、共同进步。七、做好助手、展现能力方面。八、关心班级、爱护公物方面。等几个方面来表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点。

  • 中国古代朝代历史(中国古代朝代历史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马楚、南汉、

  • 宋代话本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宋代,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称为“话本”。其中代表作品有《简帖和尚》、《错斩崔宁》等。话本小说是民间说话艺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的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

  • 挖壁偷光。[打一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孔明,挖壁就是钻孔,偷光就是照明鉴真解释:试金石的作用就是鉴别真假。明朝、海瑞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它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包身工”们每天生活中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

  • 关于中国汉字的历史(关于中国汉字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有《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文选》、《新著国语文法》、《国音常用字汇》、《国语辞典》、《中华新韵》、《汉语拼音方案》等。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