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医学成就?
月18日,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进入21世纪,我国医学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是什么?
基于1000篇我国学者发布的高影响力外文文献、4000篇高影响力中文文献、在我国获批的15万余个药品和8万余个医疗器械、我国学者申请并获授权的22万余个专利的基础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业研究机构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严格的数据清洗、指标排序、广泛聚类调研,最终选出300余项成果。在此基础上,经多轮专家咨询和讨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评议推选,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终评,最终选出2项重要医学成就。
“新冠疫情之后,医学对于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凸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王辰院士在发布医学成就时表示,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与进展不同,是有深远影响的、经过时间证实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成果,此时发布世纪成就是为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方向,推动引导我国医学科技创新。
中国近代外交成就事例?
1、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建国一周年,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
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中苏人民的团结。)
2、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友好关系)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③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成为世界上解决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同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近代化学成就?
中国近代化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中国近代粮食历史?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当时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1亿多吨,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出头。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于是粮食问题便成为当时全国发展的头号问题。在接下来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中,着重于土地改革和粮食增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终于有所提高,但还远谈不上安全。
1953年,中国开启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也开启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其中农村的组织从互助组到初级社,最后发展为高级社,为粮食的统购打下了基础。到1958年,五年计划完成后,进入到了人民公社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农业历史?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业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宁波历史成就?
宁波的历史成就归纳一句话就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中国近代建设成就?
三峡水电站,粤港澳垮海大桥,高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中国近代有哪些科技成就?
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在近代中国科技十分落后,外国人讽刺中国铁路工程师还未出世情况下建成的。
2、冯如研制飞机: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研制的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时速和航程均创当时世界纪录。
中国近代三大思想成就?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内容: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③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⑤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2)特点: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②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③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五)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迄今为止,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己经有过四次思想解放:
①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
②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③第三次发生在1997年,围绕所有制结构问题,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对我国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
④第四次发生在2001年,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问题,突破了“无产有产”的理论界限,科学地回答了党内外同志十分关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名人成就?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钱三强
钱三强(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