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的作文)

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的作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19 更新时间:2023/12/15 5:11:30

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诗歌?

1.《卖花声怀古》元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2.《汉宫曲》唐徐凝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3.《古悠悠行》唐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4.《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关于文化历史的来源?

中国古籍中关于文化起源问题的说法多与氏族祖先的功德联系起来。中国古代文化著作多是经世致用的,对此问题虽有所论及,也多归于“圣人”,而不愿意追根究底。社会文化意识的核心乃是祖宗思想,即认祖宗而不信上帝。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由于神学占着统治地位,所以文化的起源也多被归于神造。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实现了手与脚的分工,头脑也发达了起来,同时产生了思维和表达这种思维的语言。正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也是劳动使自然界的事物变成了为人类服务的对象。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进行价值思维肯定所创造的。

中文名

文化起源

外文名

Originofculture

词组意思

文化的生成来源

快速

导航

历史沿革

内容简介

中医文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原医学文化,以其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中原医学文化构成了中华中医文化的基础和主干。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的活动。中原地区是中华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伏羲黄帝时期,就有了医药起源的美好传说,中原成为中华中医文化的源头。从此,中医药文化形成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历史沿革

河南是中医的源头,是中医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人们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植物药;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逐渐发现了动物药;在冶矿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了矿物药。与此同时,又发明了针法、灸法和外治法等。在中原地区,有几位传说中的人物,留下了有关医药起源的美好传说。如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制医药”、“以疗民疾”,黄帝和大臣岐伯、雷公等讨论医药理论问题。到夏商周三代,医学理论已经萌芽,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治疗方法已是丰富多彩。这为战国以后医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些充分说明中医的起源是在河南。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其标志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的相继问世。《黄帝内经》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南郡涅阳张仲景所著,该书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临床诊断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的洛阳,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中药学理论。而这三部医药学著作主要是在中原完成的,可以说中华医药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原。

中医学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母体滋养下发展成长的,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以张仲景医圣文化为代表,以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科学的辨证论治思想、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成为中医学的灵魂,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跳绳节的文化历史?

跳绳是我国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早在古代的时候就有出现,绳子在女娲造人的神话中就有记载,此后古人用绳子记事,捆扎农作物、猎物等,在生活中运用广泛,由此可知,跳绳可能源自于原始的农事、狩猎或军事活动,但是它具体的来源还无从得知。

关于跳绳最早的记载

我国最早出现的跳绳史料是汉代画像石上的跳绳图,这说明最迟在汉代的时候就出现了跳绳活动,《北齐书后主记》中记载:“幼童戏着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这是最早关于儿童跳绳的文字记载。

在魏晋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关于跳绳活动的记载,南宋之后,跳绳活动发展成为了杂技百戏,还有了“跳索”的名称,到了明代之后跳索成为了一种民俗,在节日的时候,民间十分盛行跳绳活动,跳绳的人数和花样也越来越多。

清朝时跳绳是冬季户外活动

到了清朝,跳绳是一项冬季的户外活动,在过年的时候还会边跳百索边敲“太平鼓”,并以歌谣伴唱,增加新年热闹的氛围。直到现在,我国民间还能看到许多小孩跳绳的身影。

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

永州,是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故雅称“潇湘”。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

永州,古称零陵,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建城。是战国七雄之一楚国的最南边。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人之一的柳宗元被流放至此,他著有《永州八记》。其中的小石潭记被天下人熟知。

永州,也是《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三国名将黄盖的故乡。

关于朴树的历史和文化?

《诗经.大雅.朴》云:“朴,薪之之。”最早的朴树之名就源于此处,可见朴树的历史十分悠久,至少有3000多年。这是赞赏周文王用人有方,贤人众多,就像朴一样茂盛繁多。

朴树很好成活,对自然条件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朴树的寿命也很长。朴树是中国植物资源中重要的乡土树种,也是浙江省各地城乡绿化地方特色风貌的重要树种之一。

在古代有一个很流行的成语:前榉后朴。这也是南派传统园林建筑的形式,这是尤其厚重的意义的。

在中国古代,平民百姓的唯一出路就是考试,由高及低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而举人就是在乡试中中举的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的《范进中举》就是塑造了一位喜极而疯的书生形象,因此我可以看出,中举是多么的难!

“前榉后朴”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意思就是说古人都渴望考中举人,而当上官的人后面一半都有一个仆人跟随,就巧妙地运用了这样的谐音。

关于陕西的历史文化?

世界历史名城,华夏精神故乡西安。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8.8%,西安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0个,少数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标志性建筑:大雁塔、钟楼、鼓楼、明城墙、大明宫、大唐芙蓉园、小雁塔等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历代名称“西安城”: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长安(明)-长安(清)-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宗周(周)-内史(秦)-京兆(汉)-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后梁)-京兆(后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华民国)-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一名的由来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长安古名的废止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立名“长安城”,民国初年,长安属关中道,归省政府直辖,1928年,民国政府决定成立西安市,分长安县所属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销西安市政府,原划长安城地面仍归长安管辖,成立长安县城关区管理西安城关行政。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处,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自此“长安”古名寿终正寝。

关于张的历史文化?

张姓同样遍布全国,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这六省又集中了28%。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4%,为当今的张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9.5%。

张氏祖地

张氏祖地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三种

挥公:河北清河。清河郡是张氏祖居之地,历来人多势众。从十六国北朝直至隋唐,以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南部)张氏最为显赫。2008年6月24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海内外的张氏子孙,不远千里来到中华张氏起源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祭拜他们的始祖挥公。

清河祖地

台骀:山西太原。台骀为挥公的孙子,山西太原昌宁公祠是文献记载中张氏最早的“祖庙”,是为祭祀张氏的先祖(一世祖挥、二世祖昧、三世祖台骀)而建造的,殿内塑像仍存,高约3米。据考证,是张氏三世祖台骀公像。始祖挥公像和二世祖昧公像早已荡然无存,但有关张氏始祖的遗迹和三世祖台骀的历史功绩却彪炳千秋。

太原祖庙

张氏总会:河南濮阳。濮阳县建有挥公陵园和张挥公园,以纪念张氏始祖,国学大师张岱年题词:“濮阳本颛顼故都,今为中州胜地。张氏源出濮阳,历代名贤辈出。”在濮阳张姓研究会及世界其他地方张氏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和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于2005年4月27日至30日在濮阳召开,有来自海内外31个国家和地区的张氏代表1300多人和来自中央、省市新闻单位、专家学者、地方政府的领导参加,汇集在濮阳,来到张氏发源地,进行寻根联谊、考察合作活动。

中国收纳文化历史?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

古人生活中所用的箱匣,

外在看不出什么奇特之处,

可内里却大有乾坤,

堪称主人的“百宝箱”。

它不仅具有实用主义,

还代表着中国人收敛的艺术,

在含蓄和深沉中,

表达出精致的生活态度。

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箱、盒、匣等收纳器物的使用无处不在。譬如成语“买椟还珠”中就有慧眼之人视箱匣重于珠宝;譬如明朝宫廷画卷《出警图》中,就有一个场景为四名轿夫抬着一对朱漆带底座的衣箱。它们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阶层各类群体之间,有闺中女子,有达官贵人,有文人雅士……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箱匣的装饰与功能也各不相同。

曾几何时,

那些古代箱匣早已被我们遗忘。

如今重新回顾中国传统最常见的、

最生活化的家具用品,

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

古代匠人精工巧琢的手艺,

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古代人

深藏不露的收纳智慧!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有哪些?

推荐《中国文化史》吕思勉,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3月版,这个版本是我个人认为最有思想价值的一本。吕思勉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他也是学界公认的读的书籍最多的人之一。曾经通读24史数遍,传为美谈。他的博学是他的文章读起来特别的大气和深厚,让你能够感觉很浓郁的文化积淀。我个人强烈推荐。

下面基本有的是大学教材,有的是当今的著名学者所著,有兴趣可以自己挑选。

《中国文化史》许结,花城出版社,这个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个是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

《中国文化史》谭家建,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个作者是社科院的教授。

《中国文化史》(上中下)柳诒徵东方出版中心。这个版本作者也是民国时候的学术大师,比之如今所谓之学者,胜出太多。柳先生宏通博雅,将史学与哲学巧妙联系,文章也很值得一看。

关于中国白酒的历史?

白酒历史:白酒又名烧酒,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

元代传入印度白酒。

明代白酒自成体系。

清代白酒发扬光大。

工艺原料:凡含有淀粉的物质都可以用来酿酒。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辉煌历史(中国辉煌历史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天宫二号天宫二号,即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

  • 中国国歌历史(中国国歌历史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

  • 细说中国历史(细说中国历史丛书)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答:歌曲原唱:南方二重唱。这是南方二重唱的第一张专辑,风格清新柔和的让人心疼,有如无数柔手穿过耳膜轻抚灵魂。在台湾流行乐坛的黄金时代,《细说往事》也算得上是一张企划概念统一、音乐质感朴素的专辑。其中的歌曲,有别于昔日校园民歌的青涩和其时流行音乐的华丽,既保留了校园民歌的余韵,又增添了流行音乐的清新,

  • 中国冰球历史(中国冰球历史最好成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韦恩格雷茨基。这个结论是根据各冰球运动员所获成绩、荣誉及其知名度等相关信息,并综合参考各大相关排行榜所得。韦恩格雷茨基,加拿大冰球明星。得到2857分的“伟大冰球手”,在美国全国冰球协会征战20个赛季,至今仍保持美国职业冰球最高进球纪录。曾九次获得哈特杯,是四大职业联盟中当选最有价值球员(mvp)次

  • 中国古代历史发明(中国古代历史发明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手机的起源与发展手机的历史沿革手机就是手提式电话机的简称,或称移动电话,香港地区也称行动电话,是一种便携式无线电话。基本信息中文名手机的起源与发展发明人马丁库帕发明公司摩托罗拉发明时间1973年4月历史沿革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

  • 中国的戏剧历史(中国的戏剧历史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简史》它是为适应当前与未来我国艺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编撰出版的系统教材。其选编思路,注意围绕“基础”这一主线,强调基本概念的清晰准确、严谨科学,同时兼顾了与中等艺术职业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有机联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作者:张殷

  • 中国人文历史(中国人文历史杂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山川壮美,人杰地灵,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产,从古至今在文化、景观、科技、人文等等领域留下许多的辉煌成就,让我们骄傲,也让世界惊奇。在中国不仅有着世界最快计算机、世界最长传统节日、世界上最高的宫殿、世界最高的山峰和世界最长的桥梁等世界之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 中国钩针的历史(中国钩针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钓针的由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遍布世界孝地,钓针的款式粗细,决定于线的粗细而定钩针编织起源于阿拉伯,而后向东传到中国的西藏,向西流传到了西班牙,并且随同阿拉伯人的贸易路线传播到其他的地中海国家钩针4.0是2.5mm。可以钩织四股线。钩针是进行钩针编织的重要工具,有相当多种尺寸与规格,大至3.5mm,小

  • 日本打中国的历史(日本打中国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战神戚继光》赵文卓、万茜、洪金宝前段时间刚看过,二刷!!!强烈推荐!!对于喜爱武打片必刷片,爱国片!我是和孩子一起观看的,对于好的影视作品我们会一起看,一起对情节、故事背景、人物心理和行为进行讨论。比如为什么老婆敢打老公,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戚继光要训练乌村的人?他们都那么挑衅、不服气,为什么还要对

  • 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二十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