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战纪历史原型?
历史原型是维京人。
《冰海战记》以真实历史时期为背景,故事的主角则是历史最悠久的海盗之一维京人。
电视动画《冰海战记》改编自幸村诚创作的同名漫画,于2018年3月19日宣布了动画化的消息。动画由WITSTUDIO负责制作,于2019年7月7日至12月30日每周日在NHK综合频道首播,中国大陆由bilibili独家正版发布,全24话。
延坪海战历史资料?
第一次延坪海战发生在1999年6月15日,是继1950年朝鲜战争之后韩朝之间最大规模的正规作战。
1999年,朝韩双方在西海五岛附近剑拔弩张。
战斗于当日上午9点28分(时间均以朝韩所在的东九时区为准,比北京东八时区早一个小时。)开始,朝鲜人民军海军警备艇在黄海延坪岛附近与韩国海军遭遇。时任韩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朴正圣下达命令:“一旦有任何一艘朝鲜舰艇发起攻击,就立即进行还击。”朝鲜舰艇首先发起攻击之后,韩军开火。
朝鲜人民军海军没有公布伤亡情况,韩国则只有11名士兵受伤,2艘舰艇破损。
在战斗结束后当天晚上10点召开的美韩联军司令部与朝鲜板门店会谈中,朝鲜代表称:“上午9点15分,因为韩国的先发攻击引发了战斗。”而美韩联军司令部则宣称经过调查得出结论为:战斗于9点28分开始是朝鲜的失误所致,朝鲜作战的预定时间为9点15分。
据朴正圣的回忆,当时韩国在几个月以前就预料到朝鲜会于1999年在黄海进行挑衅。为纪念此次海战,韩国在京畿道平泽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的忠武花园修建了第1次延坪海战胜利碑。
第二次海战
2002年6月29日,朝鲜和韩国海军舰艇在朝鲜半岛西部「西海冲突」(即黄海)海域的延坪岛附近发生交火冲突事件,造成韩国方面6人死亡、19人受伤,1艘高速艇沉没;朝鲜方面有1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但还是撤回了朝鲜。这次称为“第二次延坪海战”。韩国方面沉没的巡逻艇在当年8月被打捞出水,并建立专门纪念碑以纪念这次战役。
当天上午9点54分,两艘朝鲜警备艇分别从延坪岛西方14海里与7海里处侵入南朝鲜之间的「北方界线」,韩国海军的炮艇部队立刻启航拦截,双方炮艇迅速接近。[2]
约在10点25分,朝鲜炮艇突然朝韩国一艘第三代PKM炮艇「虎头海鲷357号」开火,第一次射击便击中驾驶台,虎头海雕357号的多位军官──包括少校艇长尹永夏当场阵亡,射控系统也被摧毁,虎头海雕357号立刻失去战斗能力;随后附近的韩国炮艇立刻赶来驰援,双方激战到10点50分左右,直至脱离接触为止。
朝鲜警备艇在第一次延坪海战后装上了85毫米坦克炮,火力强于韩国当时巡逻艇。
在交战中,首当其冲的虎头海雕357号身负5枚85mm炮弹、19枚37mm炮弹以及234枚14.5mm机枪子弹,包括艇长尹永夏少校在内共有六人阵亡,该艇并在友艇拖带回仁川港的途中沉没。在这场冲突中,韩国海军另有18人受伤;而朝鲜方面也损失不轻,至少有一艘警备艇受创起火,30人伤亡。在该年8月,韩国将虎头海鲷357号打捞出水,陈列在京畿道平泽市的韩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作为展示之用。
虎头海雕357号的折损,主要是防备不足,突然遭对手猛攻而反应不及;而韩国海军也认为PKM的火力不足以压制朝鲜的对手。PKM的吨位为170吨,最强大的武装为40mm机炮,而在西海交战中击沉虎头海鲷357号的朝鲜警备艇却有215吨重,最大武器为85mm炮(系将T-34/85坦克的炮塔直接安装在艇首)。
评价
第一次延坪海战和第二次延坪海战的交战时间分别为14分钟和18分钟。韩国海军虽然拥有强大的神盾级驱逐舰,但历史上并没有很大的海战战绩,因此与朝鲜的冲突也就成为其海军战史中屈指可数的重要战斗。
延坪岛海战历史?
延坪海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也可以说分为两次。第一次海战是发生在1999年6月15日,朝鲜要求韩国归还西海五岛以及附近海域,朝鲜海军偷袭在延坪岛的韩国军队,韩国的司令官下令要是朝鲜进攻就进行还击,朝鲜的军舰先向韩国发起进攻,但是韩国采用“冲撞式推挤”应对,结果韩国战胜朝鲜,朝鲜死伤近100多人,12艘军舰受损。
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朝鲜对战争的时间的把握的失误,时间比预计的晚了13分钟,据韩国的扑正圣回忆,韩国在几个月前就知道了朝鲜要来挑衅,所以这次战争在没有开战之前就决定了结果。
第二次海战是发生在2002年6月29日,海战的地点是延坪岛附近的岛屿,约在当天10点25分,朝鲜先向韩国发起战争,朝鲜目标是韩国的一艘第三代RKM炮艇,在第三代RKM炮艇上的357号军官及艇长当场死亡,韩国炮艇赶来支援,经过长时间的交战,将朝鲜逼退到北方界线。
经过不断地失败,朝鲜在自己的警备舰上装了火力强于韩国巡逻艇的坦克炮,然而在交战中,韩国冲在最前面的战舰上的装备不管在哪个方面都比朝鲜的好上太多,可是这艘战船依旧落败,战争后被捞起陈列在第二舰队司令部,作为展示和纪念。
韩国当时的战船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防备不足,轻视了敌人,朝鲜的战车炮虽然没有韩国的那么好,但是对近距离的战舰伤害还是很高的。
延山海战的历史?
你问得应该是崖山海战吧!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海战的历史意义?
南宋全军覆没,元朝完成统一,结束了自唐朝覆灭近400年来各地政权纷争的局面。
西沙海战的历史意义?
重大意义是中国在西沙区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永乐环礁,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中建岛和华光礁、浪花礁等)及控制中沙群岛、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沙海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作战样式比较复杂。当时部队虽然经过恢复训练,但军事素质还不很高,尤其是武器装备大大落后于南越军队。南越军队4艘舰艇总吨位近6000吨,解放军4艘舰艇总吨位才1700余吨;南越海军舰炮大、数量多,解放军海军舰炮小、数量少;南越处于外线有利阵位,解放军处于内线不利阵位。但是,由于指挥正确,战术灵活,作战英勇,夺取了海战的胜利。
314海战的历史意义?
314海战使中国有条件控制南海,为航母、核潜艇、轰炸机提供“堡垒海域”。
中国自建国后进行了多次战争,距离今天最近的是1988年的中越314海战。有观点认为,正是中国在那场敌强我弱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才赢得了32年的和平时期。本期《汾酒军机处》邀请军事专家陈虎、王云飞两位老师,与支持人金昊一起,聊聊314海战的意义与中国“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作为中国海军的老舰长,王云飞老师表示,认为314海战为中国赢得32年和平时期是不为过的。中国通过此战夺回的7个岛礁,成了日后中国控制南海,包括进行岛礁建设的基础。另外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日趋外向型,通过控制南海能为中国保证安全,稳定的航路。从国家安全层面来看,中国通过这些岛礁能够有效控制南海,能够为中国的航母、战略核潜艇,以及日后的战略轰炸机提供广阔、安全的活动环境。
对于军队现代化而言,实战经验与和平的发展时期同样重要。
除了这些意义,包括314海战在内的各次对外作战,在不少人眼中,还为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的中国军队提供的难得的作战经验,推动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对此,陈虎老师认为,对于军队而言,这些战争换来的实战经验,与战后获得的和平发展时期,对军队而言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早在民国时期,蒋介石曾聘请德国塞克特元帅来中国帮助整编军队,面对当时并不缺乏实战经验的中国军队,塞克特元帅表示,军队的现代化需要和平建设时期。
崖山海战为什么历史断层?
因为崖山之战宋朝灭亡,蒙元彻底全面统治中国,首开华夏大地无汉人政权的先例。
蒙元统治时期,拒绝汉化,推行蒙古野蛮余味落后的草原制度,在全国推行去汉化,甚至欲杀光汉人五大姓,因此中华文明在宋朝灭亡后出现断层。
海战是在什么历史时间期?
中国古籍记载的最早海战,是公元前485年春秋时期的吴齐海战。此后发生过多次海战,如隋唐时期进攻高丽的海战、宋金战争的陈家岛海战、宋元战争的崖山海战、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海战等。
在西方,公元前480年希腊与波斯的萨拉米斯海战,是古代早期的海战。公元前31年罗马内战时期的亚克兴海战,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的格拉沃利讷海战,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与德国的日德兰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日本的中途岛海战等,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海战。这些海战的胜负对于转变海洋战区的战局,改变濒海陆战场的态势,解决海洋利益的冲突与争端,加速战争进程,影响战争的最终结局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前苏联历史最大海战?
1941年11月7日,苏联“阿尔梅尼亚”号运输船被德国军队击沉,造成5000多人死亡,死亡人数是“泰坦尼克”号邮轮的5倍之多,成为苏联历史上最大的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