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坡肉的来历简短介绍(东坡肉的起源和历史文化简介)

东坡肉的来历简短介绍(东坡肉的起源和历史文化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1/16 8:08:34

肥而不腻的“东坡肉”是怎么来的?原来是苏轼独创的美食!

猪肉,来是百姓非喜欢的一道菜,做法多种多样,红烧、爆炒、腌制成腊肉等等。

如今,在很多酒店或是餐馆,“东坡肉”更是深受消费者喜欢。

很多人觉得“东坡肉”吃在嘴里,肥而不腻,但并不知道这道菜的具体来历。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很多人都知道东坡肉是以代词人苏轼的名字命名的,不过,这可不是单纯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么简单,而是这道菜原本就是苏轼独创的美食。

宋神宗元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年,由于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一线退居二线。

这事要是落在普通人身上,想必是捶胸顿足,怨天尤人,但苏轼却依然能谈笑风生,泰然处之。

不仅如此,他还有闲情逸致游赤壁,写下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时,他还在这闲情雅致中,独创了这道被后人称赞的美食——“东坡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苏轼被降职后,一家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于是,他便开始自己动手,先是在黄州城外东郊开了一片地,种了很多萝卜、白菜、冬瓜之类,并自号“东坡居士”。

解决了蔬菜的问题后,岂能少了肉。不过,那时普通人做猪肉一般就是白水煮肉,寡淡无味。

不过,这可难不倒苏轼,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他早在州任知州的时候,就研究出了猪肉的新做法。

在黄州时,他把这道菜的制作工艺又做了进一步提升,自创了苏轼焖肉。具体的做法是:

选好五花肉,用水加料酒煮四五分钟后捞出,切成四五厘米的方块,再放入砂锅中;

加香葱、生姜、八角、花椒、桂皮、丁香、生抽、老抽、冰糖、料酒等,火焖煮两小时,入盐调味,翻面再煮半小时即可。

这样做成的焖肉,方方正正、色泽红亮,软而不烂,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苏轼把它拿来当早饭,一口气能吃两大碗。

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焖肉一经问世,就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后来,南方各大餐馆、酒楼纷纷引进为特色招牌菜。

不久后,苏轼又在杭州任职,在他的大力推广下,这道菜从江南走向了全国,成为流传至今的中华美食。后世也就以发明者的名字,将其命名为“东坡肉”。

事实上,除了“东坡肉”,以他名字命名的美食还有很多,如:东坡肘子、东坡墨鱼、东坡豆腐、东坡羹等等。

苏东坡爱吃、懂吃、会吃,在他流传下来的众多诗词中,有五十多首与吃有关。

如此看来,苏轼除了是鼎鼎大名的大词人,还是一名专业且资深的美食家。

标签: 东坡肉起源简介来历介绍历史文化简短

更多文章

  • 剪纸历史文化介绍(剪纸的历史由来及发展历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剪纸,历史,历程,简介,介绍,文化,由来,发展

    这些关于剪纸的历史,你知道多少?传说,剪纸是起源于中国古人祈神、祭祀的迷信活动,后来成为田间地头广大劳动人民闲暇时的艺术表达,紧扣日常生活,此后便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间土壤中,折射了普罗大众的精神向往。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得剪纸浓缩了民族文化的传统理念,体现着朴素的审美观和传统的吉庆观,并与其他艺术相互

  • 简述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和意义(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话,同形同性,希腊,简述,特点,意义

    希腊神话特点:神与人同形同性。说起希腊神话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听闻过一些,也能说起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名字,例如:宙斯、赫拉、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阿喀琉斯、海伦……你可能也看过一些关于希腊神话的影视剧或者书籍等,不知道你是否从中发现了希腊神话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没错,希腊神话与其它国家地区民族的

  • 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和传说(红楼梦通灵宝玉情节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通灵,宝玉,简述,赏析,情节,传说,来历,红楼梦

    《红楼梦》经典情节赏析贾宝玉和他的通灵宝玉的来历。【故事】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青埂峰下。这顽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

  •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洋务,历史,运动,简述,意义,原因,背景,主要

    三分钟了解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的结果失败了,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内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铁路,发展史,简述,历程,中国,感想,百年

    高铁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如今中国人的出行,高铁已然成为首选。中国高铁能够发展到如今的盛况,背后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中国高铁在百年前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发挥励精图治的精神。至今中国高铁已经长达1.9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一跃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铁路是连接世界的工具,促进了现代化的交流

  • 简要说明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核心(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根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根源,文艺复兴,核心,说明,简要,什么

    文艺复兴是个什么东西?--残酷的宗教战争值吗?文艺复兴其实质就是从艺术入手,推翻了万事都去《圣经》中找答案、论是非的思维模式,从而孕育出了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后的人朝气蓬勃,相信不断探索的人类有主宰世界的能力。大家很熟的达芬奇等人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就不多说了,培根在科学界建立了实践科学,从

  • 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家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骨,建安,代表,作家,人物,作品

    “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从国计民生的角度看,那是个不值得庆幸的乱世。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文学界则诞生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后世一般称之为“建安风骨”。李白高吟“蓬莱文章建安骨”,陈子昂亦感慨“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建安风骨的魅力经久不衰,直到今天还荡着绕梁三日而不绝的回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那个时

  •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谁(王粲文学水平成就最高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文学,七子,建安,王粲,水平,成就,最高

    他出身名门,文采居“建安七子”之首,死后曹丕学驴叫为其送葬!提到汉末三国时期,或许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当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复杂局面。其实自从曹操统一北方后,原本因战乱而一蹶不振的文学便逐渐恢复了生机。在当时,以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十分兴盛,并对后世

  • 建安七子中喜好驴叫的是谁(王粲为什要学驴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七子,为什,王粲,建安

    他是建安七子之冠,却有这样匪夷所思的爱好,学驴叫成为风潮!三曹和建安七子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大家应该都知道指的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建安七子指的则是王粲、孔融、陈琳、刘桢、应玚、徐干、阮瑀七个人。他们是除了三曹之外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人,而他们也因为文章中具有的共同特点成为建安文学最具有

  • 建安之杰的诗人是谁(曹植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诗人,盛名,曹植,时期,建安,三国

    曹植七步成诗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人为杜撰,其实正史并无记载!曹植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誉为“建安之杰”。曹植才思敏捷,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来。由此足可见曹植才华出众,天赋异禀。同时,作为曹植的代表作《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