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戒的媳妇儿叫什么名字(西游记八戒两次结婚都没有孩子)

八戒的媳妇儿叫什么名字(西游记八戒两次结婚都没有孩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97 更新时间:2024/1/2 20:28:44

西游记:难怪八戒两次结婚都没有孩子,看他对菩萨许诺了啥?

在《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中,有明确婚史的人只有猪八戒一个,他不但结过婚,而且还是个二婚男。

第一个老婆是福临洞的卵二姐,第二个老婆是高老庄的高翠兰。奇怪的是,在这两次婚姻中,八戒都没有生下孩子,一个小猪仔都没有留下。

还不如人家孙悟空,虽然悟空没有婚史记录,但人家在花果山占山为时,那可是后宫佳丽三千啊,漫山遍野都是他的子孙。作为猴王,有着绝对的交配权和生育权。别的公猴们因畏惧猴王的淫威,都不敢留下自己的种儿,只能硬憋着,眼睁睁看着悟空生了一批又一批。

那么,八戒为何就没有留下自己的子女呢?两次婚姻加起来,至少也有四年的婚姻生活了。这期间,卵二姐和高翠兰正当妙龄,正是生育的好年纪。八戒为何没有留下自己的子女?

1、八戒的“不生”之谜

说到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以为是“物种隔离”的原因。其实不然,八戒虽然长了一颗猪头,但身子却是人,而且说人话、办人事儿,干的也都是人干的活儿。若非这样,那高太公也不会主动招他为养老女婿。八戒想要变帅很容易,他就是懒得变而已。

后来师徒四人去女儿国的时候,两边的女人们还欣喜若狂地高声尖叫:“人种来了,人种来了!”可见,猪八戒也是被归类为“人种”的。既然是“人种”,就一定具备生育能力。然而,八戒两次婚姻都没有留下子女,这有点说不通。

如果说与卵二姐的婚姻时间太短,那跟高翠兰在一起的日子可不短了呀。咱们看看原

高才无奈,只得以实情告诉行者道:“我是高太公的家人,名叫高才。我那太公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三年前被一个妖精占了。

那妖精做了这三年女婿,我太公不悦,说道女儿招了妖精,不是长法,一则败坏家门,二则没个亲家来往,一要退这妖精。那妖精那里肯退,转把女儿关在他后宅,将有半年,再不放出与家内人相见。我太公与了我几两银子,教我寻访法师,拿那妖怪……”

也就是说,八戒在高老庄入赘三年整了,而高翠兰也才二十三岁,怎么竟不曾诞育一男半女呢?

其实,并非是卵二姐与高翠兰没有生育能力,也并非是八戒不能生,人家八戒喝了女儿国的水以后还能怀孕呢,怎会没有生育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猪八戒压根就没打算与人家卵二姐和高翠兰安心过一辈子。

他只是在人家这里临时过渡一段时间,根本就不打算长久待在这里。所以,怎么会甘心留下后代根苗——被绊住脚?

为了能无牵无挂、来去自由,八戒甚至把生他的母猪和兄弟姐妹都咬死了,又怎么会在人间生一堆孩子?

八戒下凡是有使命在身的,他的第一个使命就是奉玉帝之命,下凡来打死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他那个九齿钉耙就是专门攻击“铜头铁脑”的。而《西游记》中,号称铜头铁脑的人,就只有孙悟空。

然而,八戒虽然是奉命下凡,但却并没有机会靠近五行山,因为如来佛祖早就料到了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会被人暗算。所以,贴了一张符,任何神仙都无法靠近袭击悟空。那张符是起双重作用的,既能保护悟空,又能压制悟空。

八戒见没机会,也只好先安顿下来见机行事,所以才入赘给卵二姐,做权宜之计。任务完不成,他也不敢回天庭,又怕被玉帝杀人灭口。因此,遇到菩萨后,八戒就决定投靠佛门,寻求庇护。不管怎样,如来佛神通广大,只要自己皈依了佛门,就成了如来的弟子,那玉帝就不好再对他下手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要孩子?他在人间基层,只是暂时逗留和历练一下而已。

2、八戒早已许身佛门

早在入赘高老庄以前,他对菩萨就许下诺言了。那还是在菩萨奉命下凡寻找取经人的时候。八戒主动请求菩萨“拔救”,原文如下:

那怪物闻言,似梦方觉,向菩萨道:“我欲从正,奈何‘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菩萨道:“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

那怪满口道:“愿随!愿随!”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个法名,就叫做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八戒在入赘高家之前,就已经许身佛门,只是暂时在这里等候唐僧的到来而已。并且,为了体现虔诚向佛之心,八戒连荤腥都戒了。来高家三年,一直吃素。

话说,这猪八戒也不厚道啊,你既然已经答应菩萨要跟随唐僧去取经,何苦还要入赘高家,把个高翠兰变成已婚妇女?这不是祸害人吗?既然不打算跟人家白头偕老,又何必毁了人家的清白名声?

更多文章

  • 八戒最后被如来封为什么(西游记猪八戒为何能被封为菩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猪八戒,菩萨,最后,为何,为什么,西游记

    猪八戒没戒掉女色,为何也被封为菩萨?如来夺走了他的一样东西!出家人的讲究比较多,他们需要遵守清规戒律,仅仅是这些就需要戒掉很多的习惯,其中,戒色是最基础的要求,对此,八戒比较有发言权,他根本没有戒掉女色,为何如来还是让他成为了菩萨。猪八戒取经结束后成为了净坛使者,这一路上八戒遇到了很多的诱惑,有来自

  • 东南互保是什么意思(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互保,标志性,事件,意思,东南,什么,一个

    东南互保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其影响巨大,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关注近代历史的人或许很多都知道,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的大地上曾经发生了一次事件,名曰东南互保。这个事件对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东南互保最早缘起于义和团运动,因为英国担忧运

  • 东坡肉的来历简短介绍(东坡肉的起源和历史文化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坡肉,起源,简介,来历,介绍,历史,文化,简短

    肥而不腻的“东坡肉”是怎么来的?原来是苏轼独创的美食!猪肉,向来是百姓非常喜欢的一道菜,做法多种多样,红烧、爆炒、腌制成腊肉等等。如今,在很多酒店或是餐馆,“东坡肉”更是深受消费者喜欢。很多人觉得“东坡肉”吃在嘴里,肥而不腻,但并不知道这道菜的具体来历。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很多人都知道东坡肉是以

  • 剪纸历史文化介绍(剪纸的历史由来及发展历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剪纸,历史,历程,简介,介绍,文化,由来,发展

    这些关于剪纸的历史,你知道多少?传说,剪纸是起源于中国古人祈神、祭祀的迷信活动,后来成为田间地头广大劳动人民闲暇时的艺术表达,紧扣日常生活,此后便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间土壤中,折射了普罗大众的精神向往。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得剪纸浓缩了民族文化的传统理念,体现着朴素的审美观和传统的吉庆观,并与其他艺术相互

  • 简述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和意义(希腊神话中神与人同形同性)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话,同形同性,希腊,简述,特点,意义

    希腊神话特点:神与人同形同性。说起希腊神话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听闻过一些,也能说起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名字,例如:宙斯、赫拉、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阿喀琉斯、海伦……你可能也看过一些关于希腊神话的影视剧或者书籍等,不知道你是否从中发现了希腊神话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没错,希腊神话与其它国家地区民族的

  • 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和传说(红楼梦通灵宝玉情节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通灵,宝玉,简述,赏析,情节,传说,来历,红楼梦

    《红楼梦》经典情节赏析贾宝玉和他的通灵宝玉的来历。【故事】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顽石未用,遗弃在青埂峰下。这顽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

  •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洋务,历史,运动,简述,意义,原因,背景,主要

    三分钟了解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的结果失败了,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内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铁路,发展史,简述,历程,中国,感想,百年

    高铁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如今中国人的出行,高铁已然成为首选。中国高铁能够发展到如今的盛况,背后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中国高铁在百年前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发挥励精图治的精神。至今中国高铁已经长达1.9万公里,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一跃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铁路是连接世界的工具,促进了现代化的交流

  • 简要说明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核心(什么是文艺复兴的根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根源,文艺复兴,核心,说明,简要,什么

    文艺复兴是个什么东西?--残酷的宗教战争值吗?文艺复兴其实质就是从艺术入手,推翻了万事都去《圣经》中找答案、论是非的思维模式,从而孕育出了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后的人朝气蓬勃,相信不断探索的人类有主宰世界的能力。大家很熟的达芬奇等人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就不多说了,培根在科学界建立了实践科学,从

  • 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谁(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家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骨,建安,代表,作家,人物,作品

    “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从国计民生的角度看,那是个不值得庆幸的乱世。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文学界则诞生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后世一般称之为“建安风骨”。李白高吟“蓬莱文章建安骨”,陈子昂亦感慨“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建安风骨的魅力经久不衰,直到今天还荡着绕梁三日而不绝的回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那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