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锦衣卫袁彬个人资料简介(堪称锦衣卫中的忠贞之士)

锦衣卫袁彬个人资料简介(堪称锦衣卫中的忠贞之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4/2/18 8:27:08

锦衣卫不全是坏人,话说锦衣卫中的忠贞之士——袁彬

提起锦衣卫,估计看过《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锦衣卫》等影视作品的人们都不陌生,作为明朝最著名的特务军事机构。

它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又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又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所以,锦衣卫还兼有皇家仪仗队的职责。

其服饰配件从最高级的赐服蟒服,到飞鱼服,再到斗牛服和麒麟服以及腰间配的绣春刀,无不彰显皇家风范。

锦衣卫在有明一代,可是出尽了风头,各种见诸于史书的大事大案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都少不了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身影,不过大都是与肆意妄为、严刑拷掠、杀戮无数等让人谈之色变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其形象总是负面居多。

在《明史·佞幸传》中所列的佞幸者21人,锦衣卫指挥使竟有5人之多,形象败坏可见一斑。但事实上,锦衣卫可不都是坏人,即使是在锦衣卫最高掌管指挥使中,也不乏形象良好的忠贞之士,这里就谈一谈明朝锦衣卫指挥使中名声卓著的人物——袁彬。

袁彬(1401年—1488年),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人,正统四年(1439年)代其父袁忠职为锦衣卫校尉。校尉在锦衣卫官职等级很低,加上袁彬为人正直,不善迎合,所以到48岁还没有大的成就。

“土木堡之变”后与英宗患难与共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北方的瓦剌部首领也先兵分四路、大举南犯。此时正值宦官王振掌权,面对瓦剌的进攻,王振不与诸大臣商议,怂恿明英宗亲征。

结果在土木堡,明军大败,王振被杀,英宗被掳,众多侍从抛下英宗不顾,仓皇逃命,唯有袁彬和哈铭跟随英宗寸步不离,“上下山坂,涉溪涧,冒危险,彬拥护不少懈”,“周旋患难,未尝违忤”,并积极为英宗出谋划策,尽力维护英宗权益。

投降也先的太监喜宁极力唆使也先杀掉袁彬,以断英宗的得力臂膀。一日深夜,袁彬被绑到野外,准备将其五马分尸,英宗得知消息后,赶到哭求也先,终于将袁彬救下。

在被俘囚禁时期,英宗和袁彬患难与共,对其很是依赖。“彬尝中寒,帝忧甚,以身压其背,汗浃而愈”,也就是说袁彬曾生病,英宗十分忧虑,无计可施之际,伏在袁彬背上大哭,反倒使得袁彬出了一身大汗而病愈。

在袁彬和朝廷内各大臣的协力之下,也先在囚禁英宗一年多以后,最终将英宗和袁彬等人护送回京。袁彬在皇帝落难之际,衷心护主,护驾返京,功劳甚大。

英宗复辟后深受重用

在“夺门之变”后,明英宗重登大位,袁彬先后担任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并深得英宗眷顾,但袁彬为人谦和,居官不傲,正直善良。

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门达深受皇帝宠幸,各位大臣大都曲意迎合,只有袁彬不愿屈服。门达就诬陷袁彬欲将其下狱。这时英宗对门达说“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这句话体现出英宗对袁彬的无比眷顾。

随后,英宗驾崩,门达被免职治罪,发配南丹(在今天广西境内)充军,袁彬执掌锦衣卫,袁彬不计前嫌,在郊外设宴送行并赠送钱财,“饯之于郊,馈以赆”。

与那些以势欺人,嚣张跋扈,收纳贿赂特别是被列为“佞幸”的锦衣卫指挥使相比,袁彬耿直善良,为官名声很好,《明史》这样评价他,“掌锦衣卫者,率张权势,罔财贿。彬任职久,行事安静”,是有明一代20多位锦衣卫指挥使中难得的忠贞之士。

标签: 锦衣卫忠贞袁彬简介堪称资料个人

更多文章

  • 明朝景清个人简介(景清为何会死于朱棣之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景清,朱棣,简介,明朝,个人,为何

    方孝孺的同事景清,为何会死于朱棣之手?不一样的结局!多年来,专家们都认为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不知他们是否读过《明史》,如果读过,他们就会知道,也是在明朝,与方孝孺同一时期,有一个人的遭遇,并不比方孝孺好,除了被夷九族,其老师、学生也被诛杀。而且那个人,还是方孝孺的同事

  • 卫国大夫蘧伯玉的一生经历(蘧伯玉与孔子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蘧伯玉,大夫,卫国,孔子,经历,关系,一生,什么

    蘧伯玉凭什么能被后世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蘧伯玉,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他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虔诚坦荡。据说蘧伯玉非常长寿,活了101岁。严格说起来蘧伯玉并不能完全算儒家的学者,他还是道家“无为而治”的开创者,其治国理念更接近道家的标准。蘧伯玉

  • 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圣化王权的原因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圣化,王权,威廉一世,国王,英格兰,原因,影响

    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圣化王权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带来了什么影响?从盎格鲁—撒克逊的王权的传统角度来看,在诺曼征服之前,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国王就开始使用基督教神权来圣化王权。王室在皈依基督教后,将自己的血统追溯到基督教神话人物身上,来彰显他们的血统纯正。787年,麦西亚国王奥法仿效加洛林帝国的模式,让教

  • 北侠欧阳春资料简介(白眉大侠中关于欧阳春的剧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欧阳春,北侠,大侠,简介,剧情,资料,关于

    单田芳《白眉大侠》人物谈--智勇双全——北侠欧阳春!在传统评书中,有许多号称‘北侠’的人物,但在众多的北侠之中,欧阳春是最让人尊敬和喜爱的人物。欧阳春是一个既有本领又有胸怀和智慧的人物。先说本领。在“三侠五义时期”乃至“小五义”时期,欧阳春是当之无愧的绝顶高手。单以武艺而论,与欧阳春同时的展昭、卢方

  • 疯狂动物城树懒叫什么名字(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动物,城树,寓意,电影,疯狂,名字,城里,什么

    《疯狂动物城》里的寓意,你真的看懂了吗?2016年,一则表情包在我的各种社交疯狂刷图。喏,就是下面这货。树懒闪电是《疯狂动物城》里最令人映象深刻的人物,即便主角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也完全不敌闪电君慢吞吞的颜艺。我是先看的表情包再去看的电影,本来就被他在车管所的惊人才艺所“打动”,但却单纯以为只是一个普

  • 半盏茶的时间是多久(古代说半盏茶时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说半盏茶,意思,时间,古代,多久,什么

    茶识|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人们用来衡量时间的东西也是非常多。一根烟、一炷香、一顿饭、一盏茶。那么,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呢?盏,有酒杯的意思,但喝茶也说盏,一盏茶就是一杯茶的意思,所以是喝一杯茶的时间。一盏茶是一个汉语词语,一般作为时间量词来使用,但也可作为名词使用。关于一盏茶的

  •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年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麻沸散,华佗,问世,年代,发明,历史,故事,时候,什么

    华佗的最牛发明——麻沸散!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人也许还记得,蜀国大将关羽和魏国曹仁军队战斗的时候,右臂中了有毒的流箭,满臂红肿非常危险。蜀军请当代名医华佗去襄阳为关羽治疗,华佗看了伤口后,决定施以手术,并建议服“麻沸散”麻醉。关羽不肯用,华佗便把他的病臂缚在木架上的铁环中,在局部涂抹了强烈的麻醉药

  • 章炳麟个人生平简介(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一书中积极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生平,驳康有为,章炳麟,章太炎,简介,影响,积极,个人

    “狂人”章太炎:嘲弄康有为,蔑视袁世凯,大骂胡适之!1903年5月,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一书作序,称其为“义师先声”。同年6月,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因文中有“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之语,引起清廷震怒,而世人惊为“奇警”,认为“论者不啻向五千年帝王历史中,猛投以爆弹也”。事发后,清政府到爱国学社

  • 红山文化简介(红山文化遗址资料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红山,文化,遗址,简介,资料,介绍

    红山文化简介:红山文化区域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到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社会形态初期是全盛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种植业为主,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以独

  • 马邑之谋发生在什么时候(汉武帝马邑之谋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邑,汉武帝,结局,发生,时候,如何,什么

    转折:马邑之谋并不是失败,而是对匈奴人全面反攻的开始!如果问西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起对匈奴人的全面反攻的,我想是从“马邑之谋”开始的。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汉武帝的帝王心术,大行令王恢不过是个替罪羊,主导这次“马邑之谋”的是汉武帝本人,为什么要杀大行令王恢?帝王难道就不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