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关系(两国之间的区域差异争端)

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关系(两国之间的区域差异争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1/4 8:37:16

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爱沙尼亚仇恨俄罗斯,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可以说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俄罗斯大卸八千八百八十八块。

不过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三国中只有立陶宛跳得最高,嗓门最大,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相对低调一些。在三国中,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应该是最北边的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西临波罗的海北端,北隔芬兰湾与芬兰相望,南接拉脱维亚,东接俄罗斯。

爱沙尼亚面积约4.53万平方公里,包括两个面积较大的岛屿。北有面积约989平方公里的希乌马岛,南有面积约2714平方公里的萨雷马岛,以及穆胡岛、布鲁卡岛等。

爱沙尼亚是个人口稀少的国家,总人口不过130多万,首都塔林人口只有45万。

爱沙尼亚的地形基本上以平原为主,只有中间和南部有一些海拔不高的山地,东边和俄罗斯以纳尔瓦河、佩普西湖、普斯科夫湖为界。

之所以说爱沙尼亚对俄罗斯有相当程度的威胁,是因为爱沙尼亚距离俄罗斯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实在太近了,只有二百多公里。

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位于芬兰湾的最东头,而芬兰湾是个狭长的海湾,出口处被芬兰和爱沙尼亚扼守。芬兰西南部有个汉科半岛,就卡在芬兰湾出口。

苏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要求芬兰割让地盘不果,和芬兰爆发著名的冬季战争。

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拿下了圣彼得堡以西的要塞维堡,以及租下汉科半岛。至于芬兰湾南侧的爱沙尼亚,被苏联强行吞下,成为苏联的加盟国之一。

这段历史,对爱沙尼亚来说是巨大的耻辱,韩国对日据时代的痛恨,也不过如此。

在沙俄的鼎盛时期,爱沙尼亚是沙俄的一部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1918年,沙俄发生巨变。为了稳住形势,苏联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爱沙尼亚脱离沙俄独立。

但没想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破鼓万人捶,苏联自然不再遵守条约。苏联准备再吃掉爱沙尼亚,但爱沙尼亚联合德国抵抗住了苏联,守住独立的成果。

波罗的海三国是苏联进出波罗的海重要的战略屏障,苏联必须夺回来,否则连列宁格勒的安全都无法保障。

苏联的大象块头显然不是爱沙尼亚这样的蚂蚁能比的,很快就吃掉了,只是西方不承认。爱沙尼亚为了复国,又联合德国,但让爱沙尼亚黑脸的是,德国又败的,比一战时还惨。

苏联是有仇必报的,得手之后,对爱沙尼亚进行严厉的报复。爱沙尼亚的几座城市被苏军炸了个底朝天,几块地盘被苏联划给了俄罗斯,几十万爱沙尼亚人被强行迁到了西伯利亚自生自灭。

要知道,现在的爱沙尼亚人也只有130万。几年后,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已经不足一半了,剩下的多是俄罗斯人,以便于苏联控制爱沙尼亚。

仅在1945年至1949年,迁到爱沙尼亚的俄罗斯工人就有14.5万人。

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认为万恶的苏据时代结束了,自然全力倒了美国。

爱沙尼亚的逻辑非简单:让美军驻扎在爱沙尼亚,俄罗斯就不敢再对自己有非分之想。

俄罗斯进行战略收缩,对爱沙尼亚也算是比较客气气。两国开始谈边界的划分问题,虽然有分歧,但态度比较平和。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对俄罗斯叫得最凶,但爱沙尼亚没有这样的条件。立陶宛没有与俄罗斯本土接壤,只与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

爱沙尼亚就在俄罗斯边上,一旦俄罗斯发狂,真暴打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也不敢保证美国会帮自己。

所以,对俄罗斯的态度,爱沙尼亚在仇恨之间还算保持一定的分寸。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初一十五要上香的规矩(初一十五上香最佳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规矩,初一十五,时间,为什么,最佳

    烧香拜佛,为什么要选择初一和十五?看完你就知道了!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时,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到底哪一天去烧香,最容易得到菩萨的加持呢?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是寺庙里香火最旺的时间,很多人都选择初一或者十五去寺庙烧香礼佛,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信众们都愿意选择初一和十五去烧香,究竟是什么原因?民间认为,

  •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什么(对历史的积极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功绩,运动,作用,积极,突出,在于,什么,戊戌变法

    被现代人所诟病的“戊戌变法”,对于历史有何积极作用?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是,戊戌变法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

  • 相国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古代相国和丞相哪个官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相国,丞相,官位,区别,古代,哪个,什么

    宰相、相国、丞相有何区别,同样是相,权利不可同日可语!我们在看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宰相、相国、丞相这几个字眼,这些都是官名。很多人觉得这些名词之间没什么差别,但事实上,这三个官职虽然都是相,但权利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宰相、相国、丞相这三个名词,很多人会混为一谈,都叫宰相。毕竟这个称呼影

  • 抗日十大名将介绍(八路军抗日名将的战绩出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抗日,八路军,战绩,介绍,出色

    八路军抗日十大名将,战绩最出色的是何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书写了一幕幕英雄的抗日赞歌。以陕北红军为班底组建的八路军,更是在敌后战场给了日寇很大的打击。使得日寇在1940年后,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到所谓的“华北治安战”中,大大减轻了国军在正面战场上遭受的压力,八路军,也成为抗日敌后战场

  •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注释(兰亭集序赏析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亭,集序赏析,原文,感悟,翻译,注释

    王羲之:《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记此次雅集,即作《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

  • 冷军个人介绍及资料(冷军的画作品价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冷军,资料,价值,介绍,作品,个人,多少

    画家冷军:“垃圾画”卖4370万,肖像画卖7000万,他真的值这价吗?这位中国画家,只是画了一堆“垃圾”,竟然卖了4370万元。许多人称他为中国美术的拯救者,同时也引来超多质疑,认为他哗宠取宠。然而,将这幅画放大10倍后,人们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叫冷军,被誉为“超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有的人对他的

  • 李翊君个人资料(琼瑶剧御用歌手李翊君的经典歌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翊君,琼瑶剧,经典,歌曲,歌手,资料,个人,御用

    李翊君|琼瑶剧御用歌手,翊式情歌曾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她曾经唱的电视剧主题曲火遍大江南北,更是琼瑶剧的御用歌手。她的歌声凄婉动人,每个音符都充满真情,如诉如泣,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凭借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和歌声魅力,她的“翊式情歌”成为歌坛一抹亮丽的色彩。然而她却属于典型的歌红人不红类型的歌手,歌

  • 法家思想主张和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内容,人物,代表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中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的政治哲学,一种是法家思想,一种是儒家思想。而法家就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从时间上来看它产生于战国末期,而从流派上来说有一个三家分晋之后的学派出现了两派:一派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一派就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但是到了秦朝时期法家学派就逐渐被冷落甚

  • 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概括(划粥割齑给我们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划粥,割齑,启示,范仲淹,概括,故事,我们

    范仲淹划粥断齑: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若,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 十五夜望月古诗原文及翻译(诗人王建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诗,原文,王建,情感,诗人,翻译,表达,十五,什么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赏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为人激赏的七绝,“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尤其脍炙人口。这首诗以含蓄取胜。清代诗人兼诗歌评论家沈德潜认为它“不说明已之感秋,故妙。”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