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五十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五十三岁到七八十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81岁的老翁了,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没想到运气坏得很,春申君有位门客进谗言,春申君考虑之下,终于辞退荀子。他经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此时秦昭王正和范雎设计“远交近攻”的阴谋攻伐天下,对荀子讲的大道理提不起一点兴趣,荀子只好回到赵国。春申君赶走了荀子又后悔,派人到赵国三请四请荀子,并且再三赔不是,最后拗不过春申君的好意,荀子又回到楚国当兰陵令。后来春申君死了,荀子也九十八岁了,就辞了官,写了三十二篇文章,这就是传留后世的儒家名著《荀子》。荀子认为:一个人眼睛贪图美色,耳朵喜欢好听的音乐,舌头爱好美味。想吃、想玩、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所以人才有七情六欲。这些天赋自然的本能并不是不好,可是如果依人天性顺其发展,必然会引起争夺暴虐,这个世界便成为自私恐怖的世界了。荀子认为:礼是社会上自然形成的公共法则,每个人都得遵守,不能选择,不许怀疑。在他担任兰陵令时,李斯、韩非都曾拜在门下,以后这两个学生把荀子学说发扬光大,成为法家思想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体现荀子思想的故事 及其它有关荀子的资料
更多文章
成语、典故、寓言故事中的哲学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
国学都包含哪些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国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学习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思想,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谐,强调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直接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
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的故事及主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姓名分别是李耳,庄周,孔丘,孟轲,墨翟,荀况.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名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
有故事包含哲学道理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塞翁失马”: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矛盾的转化.启示: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换角度思考问题“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发展观看问题,不能形而上学.启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因循守旧.“邯郸学步”:一切从实际出发.启示:不能照抄照搬.“拔苗助长”:尊重客观规律.启示: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
庄子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
庄子的 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庄子的哲学仍然是话语道理。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话语道理大师。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
庄子的主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哲学思想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急求:故事中的哲学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田忌赛马,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资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合以后的功能大于了部分的累加,围魏救赵指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体现了矛盾的普遍存在性,事事有矛盾,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刻舟求剑则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就是一种发展的观点,郑人买履说的则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