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基本主张各是什么?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基本主张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4/1/20 4:27:58

1、儒家:

孔子,主张“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主张克己复礼,希望能回到西周的礼乐制度,有教无类,主张勤学而好问。孟子,继承并扩充孔子的言论。

主张忠孝义,希望战火不再。荀子,性恶论者,认为人生而恶,只有通过学习礼义等思想,才能渐渐善良。

2、道家:

老子,主张“无为”、“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最神秘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学说。

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时无能为力的。庄子,以无为而有为,认为有无相生,他追求自由,生命的自身乐趣胜过所有名利,他以做官为最不齿最下作的行为。3、墨家:

墨翟,同样的神秘人,主张“兼爱非攻”,对于兵法颇有研究。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4、法家:

商鞅,公孙鞅(一说韩非子),秦国变法大功臣。生性小器,不大方,虽有大抱负大主张,却因为自己的做人失败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他以苛法、严法治国,赏罚分明,赏则重赏,罚则重罚,严格规定等级,设军功制。韩非,法家之集大成者,以法治国,法令颇严。

扩展资料: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简介如下:

1、道家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老子、列子、庄子、慎到、杨朱王诩等。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

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无所不容,不所不包,和谐统一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哲学、逻辑、宗教。

天体科学、生命科学、文学语言、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物理学、气象学、环境学,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等。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道教则是我国的宗教之一,东汉是形成,到南北朝是兴盛起来。

道教徒尊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尊老子为祖教,尊称其为太上老君”。

2、儒家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章太炎语),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

于各地积极办学。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的文化核心。儒家为华夏文明核心部分,信奉由孔子创立的维护周礼的儒家学说。

孟子、子夏、颜回等后来逐步发展以教化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堪称民族脊梁。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在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3、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法是通过具体的刑名赏罚来实现的。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

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

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桑弘羊、王叔文、王安石、张璁、张居正、严复、梁超等。

4、墨家

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家

道家认为老天爷什么事也不干,世间万物却生机勃勃,无所不能,所以人类应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它主要分为老庄和黄老两派,老庄派主张尊重万物自然天性,对万物任其自然;黄老派主张以道生法依法治国法家是从黄老派分化出来,它认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主张用法术势(其实是黄老道家提出的概念)来加强君主专制儒家认为万物尊卑不同,应该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就像天上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斗有序运转一样。同时人们应互相爱护,只是这个爱因为亲疏远近不同而不同,对自己亲人的爱多一些,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少一些墨家是从儒家分化出来,在崇尚圣贤、和平和大同方面没有实质区别,但在其他方面,墨家主张兼爱(类似于博爱)、互利、节约,与儒家不同如果道家是高人的话,法家就是利剑,儒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墨家就是一个黑社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践行核心价值观倡导节俭新风尚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当前,节俭养德全民行动正在各地广泛开展,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节俭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坚守的主流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涵养时代风尚的精神载体和行为方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崇清尚俭已经有了好势头,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更加努力,用“微”行动的涓滴之水汇流成河,聚起激浊扬清的正能量,促进

  • 中国诸子百家有哪些?各自的思想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1、儒家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

  • 哲学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哲学思想?哲学的根本思想是什么?(三):什么是哲学思想?答曰:“——————哲学思想就是人们对世界宇宙事物及世界人类社会人生通过思维意识的观念观点所形成的理性理念理论。这种对宇宙事物社会人生所具有的带有着的理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的学问智慧的理念理论则称之为就是哲学思想”。固辞:思想是通过相应的理

  •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体现的哲学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体现:题干中的安危体现了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

  • 诗词曲这三种文体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句式不同:诗有固定句式,如绝句、律诗,词有词牌名,句式参差不齐,曲有曲牌名,基本上为长短句。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和对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词则需要根据词牌名的要求,有高度音乐性,展现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曲则通俗活泼,更显得自由。2、流行时代不同:诗流行于唐代,词流行于宋代,曲流行

  • 诗词中的押韵和平仄是怎么一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学习格律就不能不了解汉字的四声及平仄。简单的说,四声及平仄就是汉字发音的抑扬顿挫。至于是怎么出现的,就只能说是古人在经过长时间的写作以及对汉语发音规律的总结出来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平上去入”的古音划分是到了齐、梁时期才被文人发现的。“平上去入”构成了古汉语的四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分别对应现代汉语

  • 哲理的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一非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1.学习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还能提升人的气质。,即“腹有诗书气自华”。2.学习

  • 苏轼的人生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很是喜欢唐宋时期的诗人,苏轼是其中之一。其诗词豪迈豁达,飘逸可喜,教人以欣赏之情来看世界,对世界的不完美处能宽容。读其作品,使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朗可以登高望远,飘洒自如,日常的烦恼得失都不再萦绕心头。对于自然的晴天与雨天,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我们大多喜好晴天与顺境,

  • 提升思想觉悟的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看看佛家的那些高僧大德写的诗比如六祖慧能写的朝代:唐代作者:惠能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明代宋应性的科学著作 天工开物 ,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我国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