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易》进高考题意味着什么?

《周易》进高考题意味着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4/1/17 16:10:11

先说一下2019年高考数学卷的《周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

三个阳爻的概率有多少题目如下: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每一“重卦”由从下到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阴爻“--”,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答案是A:5/16。

计算方法如下:

步骤一:计算一共有多少重卦。每一重卦一共六个爻位,每一爻位可能性有两种,阴爻或者阳爻,那么就是2*2*2*2*2*2=64种组合;

步骤二:计算同一个卦中出现3个阳爻的排列组合,计算方法是C6/3=20种;

步骤三:用20/64则得到结果,选A:概率为5/16;

当然,如果考生平时了解过一些中国历史,学习过《周易》或者关的传统化,就会很清的知道,一共有64卦,可以节省步骤一的计算时间。

《周易》进入高考是一个信号上述的题目,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完全可以用abcdef等纯代数的方式来出这个题目,并不影响其考察考生数学能力。

但是,2019年的高考数学题,其重点在于,其以方权威(高考为中国最权威的选拔考试)的形式,为中国的《周易》文化做了某种程度上的正名,这正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所兴奋的地方!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几个重点: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

开承认《周易》是我国古代典籍,是一种进步!任一种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其古老文化经典的哺育,承认《周易》的典籍,并广大的中学生做这种普及,可以说明,官方现在不再将《周易》批判成为一种封建迷信的书籍,而趋向于承认其哲学性和逻辑性的一面。

文(ge)十年动乱,中国人把自己的文化根源从头切断,把古老相传的智慧经典如《周易》、《道德经》、《论语》等批判为糟粕、毒草,甚至打上“封建迷信”的恶名,如今,终于能开始认祖归宗,这是一个现象!

“《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

这句话也是深度概括了《周易》的哲学性,《周易》就是一本讲“变化”的书,甚至其英文译名直就是《TheBookofChange》,我想出高考数学题的其中,一定有精通《周易》的高人,否则根本没必要加上这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对理解题目内容并无任何帮助!在这里写上这句话,恐怕是留给后面5到10年的高考学们看的,因为历年的真题,一定会让大家印象深刻!

《周易》进高考也不必过分激动说句实话,《周易》进入高考数学题,固然说明国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也不比过分激动。

因为,《周易》的真谛,还是少有人知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周易》就是个算命书,是用来占卜算命的,除此之外别无用处;

在另外很多人的心目中,《周易》又是本专门讲大道理的哲学书,是用来“穷天理,灭人欲”的,讲的都是玄之又玄的道理,普通人根本不能理解。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不错,《周易》包罗万象,有鬼莫测之机,确实可以用来占卜凶,同时《周易》又阐述万物兴衰之理,确实能从中学到很多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道理,但是《周易》绝不仅于此。

《周易》还教会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中国人的阴阳、中国人追求的“天人合一”,中国人所信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不源自《周易》。

要真正的认识《周易》,学好《周易》,用好《周易》,我们还有很的路要走,绝不是仅仅把《周易》当作是高考数学题这样简单。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野狐试答题主好,你的问题很大胆,这首诗可以说是精品,也可以说不是精品。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这是一首经典之作庐山山岭连绵,山峰高耸,高低起伏,站在不同地方,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在庐山中看庐山,庐山的真正面目是没法看清的。这首诗即景说理,语浅意深,

  • 有哪些有强烈哲理意味的中国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答:(小时候背过,现在忆不起是谁的了,《七言千家诗》里的[害羞][祈祷])昨夜春江潮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而今中流自在行。[祈祷][祈祷][祈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这句诗来形容今日之青年,一点不为过。看似日落残阳,其实霞光炫彩,充满生机!这句诗字字珠玑,每每读来

  • 有哪些原创的充满哲学智慧的诗词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沙沙小观园来回答。王之涣的小诗《登鹳雀楼》富有哲理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的二十个字写出了做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的情怀。鹳雀楼是古时四大名楼之一,登上鹳雀楼前望可见中条山,下望可见黄河。诗人在诗中着眼点不在鹳雀楼的局部,而是从远山近水角度把握楼的主体特征,让人读过

  • 你都知道哪些诗是形容古代高考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高考号称天下第一考。与高考有关的诗:五千年里数骄子:武羞霸王,文怒苏轼。龙飞凤舞挥巨笔,天下第一。文成武就,金榜提名虚富贵。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因缘。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圣上喜迎新进土,民间应得好官人。品德优秀家声旺,学性达天众楷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 古代哲理诗词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您好!谢谢您的邀请。关于古代哲理诗词,我想您如果读过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您一定会在这所有的品类中找到答案。无论是豪放、是含蓄、是典雅、是洗炼等等等等,每种类型都会让您感受到文字中富含的哲理。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分享一首我最喜欢的吧。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

  • 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这两个人和这两首,都很有名气,但是要论的哲理性,还是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富含哲理。我们先来看看原,再细致的分析一下。先看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此为王安石30岁时所写,当时年轻气盛,借景抒情,对实行新法有着很大的抱复。我们再来看苏轼的

  • 有哪些富有哲理值得学习的古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苏轼《题西林壁。》横春成岭侧或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作者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由此得出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感叹。庐山壮丽,秀甲天下。诗人身处层峦迭嶂之中,放眼望去,丛山峻岭,连绵不绝。横着,巨岭逶迤,侧看,奇峰峻峭,远看,有高有低,气象万千,近看,千姿百态,

  • 你曾读过哪些颇富人生哲理的诗词歌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觉得《好了歌》还行,那是植入我少年之心的句子,几十年了,想忘也忘不了,时值花甲之年,还能倒背如流。《好了歌》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作者曹雪芹借《好了歌》,指出了在“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的虚伪和败坏,也对人们丧失信仰,丧失人性的恶劣行为作了深刻的总结和讽刺。当然,这与当时的时代

  • 高考政治古诗文关于哲学原理的整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把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

  • 将高考比作一首诗,你觉得是什么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高考……日复一日考试日,全神贯注应答题。优秀胜出中状元,心里之路向前行。千军万马独木桥,从容淡定顺其然。天生我才必有用,青出于蓝胜于蓝。……范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