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2/2 20:10:22

野狐试答

题主好,你的问题很大胆,这首诗可以说是精品,也可以说不是精品。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这是一首经典之作庐山山岭连绵,山峰高耸,高低起伏,站在不同地方,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在庐山中看庐山,庐山的真正面目是没法看清的。这首诗即景说理,语浅意深,含蓄隽永,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感染力量。这首诗可以说是这里是中的精品,几十年前,我的老师是这样讲的,我也是这样接受和理解的。

二这首诗很一般四十岁以后,越来越觉得这首诗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前两句所描写的景很概括,在那座山中,谁都能看到,也都能感受得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后两句讲的道理,我们都懂,小时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乘凉,听大人们常说:“人在事中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类的话,道理和老师讲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基本是一样的,也没有像谁说的,揭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唐诗主情,宋诗偏于说理,但诗歌是以抒情为上,总体而论,宋诗低于唐诗,已是共识的定论了,直接站出来说理就是其明显的弊病。唐诗也有说理的时候,但很含蓄,不像宋诗这样赤裸裸的站出来讲大道理,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令人反感。大概宋代理学发达,说理已成习气的原因吧。唐人就不一样了,浩然的《春晓》也包含深刻的哲理,你感觉得到理,但不咄咄逼人,理在景和情的后面,说理也是细无声,没有强加于人的感觉。

三这首诗很不一般前几年看了《苏东坡转》、《东坡志林》,读了苏东坡不少诗词,对苏轼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首诗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首诗是苏轼从黄州贬所迁至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径庐山之作。苏轼和叁廖等友人同游庐山,留下诗作数首。刚入山,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苏轼很开心,也很奇怪,遂作一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读《东坡志林》到此处,野狐在书边批语“山中僧俗识东坡,东坡不识庐山面。”

苏轼在庐山盘桓流连十数天,最后游了东林寺,题壁赠诗给长老,原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第二句改成了“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应当是传抄过程中他人所改,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往往是改的更好。

苏轼是古今少有的全才,大才,天分极高,可他心无城府,口无遮难,不懂识人防人,一片赤子之心,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常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北宋新旧两党对立,新党打击排斥苏轼,旧党也不喜欢他,混乱复杂的政治形势,让单纯的苏轼很是蒙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从惨痛的政治生活中感受出来的,是完全不同于我在大槐树下听到的道理。

听到并理解了的道理,和经历过后认识体悟出来的道理,那时有着质的差别。大道理谁都懂,谁都会讲,“一家不知一家难”、“当家才知柴米价”这些话,我们年少轻狂时都常听说过,都懂得意思,可到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的泥坑中负重前行的时候才真的理解了这些话。

文天祥在兵败逃亡中带着《杜工部文集》,在舟中读杜甫诗,深为感叹的说:此情此景才真的理解了杜甫。此刻我也只能说更好的理解了苏轼,发现我原来觉得这首诗平平无奇,是多么愚蠢,真是应了那句话,对那句“无知无畏”,我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有强烈哲理意味的中国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答:(小时候背过,现在忆不起是谁的了,《七言千家诗》里的[害羞][祈祷])昨夜春江潮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而今中流自在行。[祈祷][祈祷][祈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这句诗来形容今日之青年,一点不为过。看似日落残阳,其实霞光炫彩,充满生机!这句诗字字珠玑,每每读来

  • 有哪些原创的充满哲学智慧的诗词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沙沙小观园来回答。王之涣的小诗《登鹳雀楼》富有哲理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的二十个字写出了做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的情怀。鹳雀楼是古时四大名楼之一,登上鹳雀楼前望可见中条山,下望可见黄河。诗人在诗中着眼点不在鹳雀楼的局部,而是从远山近水角度把握楼的主体特征,让人读过

  • 你都知道哪些诗是形容古代高考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高考号称天下第一考。与高考有关的诗:五千年里数骄子:武羞霸王,文怒苏轼。龙飞凤舞挥巨笔,天下第一。文成武就,金榜提名虚富贵。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因缘。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圣上喜迎新进土,民间应得好官人。品德优秀家声旺,学性达天众楷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 古代哲理诗词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您好!谢谢您的邀请。关于古代哲理诗词,我想您如果读过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您一定会在这所有的品类中找到答案。无论是豪放、是含蓄、是典雅、是洗炼等等等等,每种类型都会让您感受到文字中富含的哲理。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分享一首我最喜欢的吧。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

  • 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这两个人和这两首,都很有名气,但是要论的哲理性,还是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富含哲理。我们先来看看原,再细致的分析一下。先看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此为王安石30岁时所写,当时年轻气盛,借景抒情,对实行新法有着很大的抱复。我们再来看苏轼的

  • 有哪些富有哲理值得学习的古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苏轼《题西林壁。》横春成岭侧或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作者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由此得出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感叹。庐山壮丽,秀甲天下。诗人身处层峦迭嶂之中,放眼望去,丛山峻岭,连绵不绝。横着,巨岭逶迤,侧看,奇峰峻峭,远看,有高有低,气象万千,近看,千姿百态,

  • 你曾读过哪些颇富人生哲理的诗词歌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觉得《好了歌》还行,那是植入我少年之心的句子,几十年了,想忘也忘不了,时值花甲之年,还能倒背如流。《好了歌》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作者曹雪芹借《好了歌》,指出了在“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的虚伪和败坏,也对人们丧失信仰,丧失人性的恶劣行为作了深刻的总结和讽刺。当然,这与当时的时代

  • 高考政治古诗文关于哲学原理的整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把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

  • 将高考比作一首诗,你觉得是什么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高考……日复一日考试日,全神贯注应答题。优秀胜出中状元,心里之路向前行。千军万马独木桥,从容淡定顺其然。天生我才必有用,青出于蓝胜于蓝。……范正伟……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各有那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