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研究一般性问题的学说。一般性问题包括:物质、意识、认识、方法、逻辑等。科学是研究具体性问题的学说。具体性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经济等。在古代,哲学是研究所有问题的学说。如《周易》(周文王)、《道德经》(老子)、《论语》(孔子)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包罗万象。《周易》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随后诸子百家提出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在近代,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纷纷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如《九章算术》、《本草纲目》(李时珍1578)等。在当代,哲学与科学明确分工,哲学负责研究和解决一般性问题,科学负责研究和解决具体性问题。其实,哲学早已融入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成为大众化的知识。可以说,现代的普通人都是哲学家,而那些号称哲学专家学者的人都是骗子,因为他们热衷于讲一些虚假的概念和脱离实际的道理,外加几句鸟语,故意把别人搞糊涂方显自己高明,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是在侮辱人们的智商。哲学并不存在什么深奥的道理。如《王氏哲学》言简意明、通俗易懂,普通人都能理解和掌握。凡是普通人能听懂的哲学就是真哲学,凡是普通人听不懂的哲学就是伪哲学。
为什么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中那么重要?
人伦,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伦,为条理、顺序之义,《说文解字》中言:伦,辈也。人伦,是指儒家思想中所特别重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特别指尊卑长幼之间的辈分关系。《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可见,在孟子看来,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人伦关系是人与禽兽之别的一个基本方面。《管子八观》言:背人伦而禽兽行,十年而灭。这里表达了与孟子一致的观点。《汉书东方朔传》载: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宋代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言:人伦睦,则天道顺。从这些表述中可以发现,入伦已经被提高到与天性、天道同等的位置,可见人伦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思想中的重要性。只是父亲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遗训,不敢违忤。这句话说的是贾宝玉。贾宝玉在《红楼梦》中以性格叛逆著称,但是对于人伦大道这样的圣人遗训还是甚为尊奉的,由此可以推知人伦思想对人的强大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