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诗词曲这三种文体有什么区别

诗词曲这三种文体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1/19 23:49:59

1、句式不同:诗有固定句式,如绝句、律诗,词有词牌名,句式参差不齐,曲有曲牌名,基本上为长短句。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和对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词则需要根据词牌名的要求,有高度音乐性,展现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曲则通俗活泼,更显得自由。2、流行时代不同:诗流行于唐代,词流行于宋代,曲流行于元代3、历史不同:诗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映射政治专权,社会黑暗,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唐诗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宋词代表人物:陆游、李清照等。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扩展资料我国诗歌形式的演变过程我国的诗歌,从现有的可资依据的史料来看,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收集的作品。其中的诗以四字一句的占多数,另一部分是诗句字数不等的长短句。而从句数上看,不论四字一句的诗或是长短句诗,都是有多有少,并不一致。既然《诗经》中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所以《诗经》作品的形式也就是我国诗歌最早的形式。到了公元前三四世纪,有楚国的屈原、宋玉等人写的楚辞流传下来。楚辞的形式是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并在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从汉代开始,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诗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诗和楚辞的地位。当时的五言诗不限句数,可长可短,后人称为五言古体诗。与五言古体诗同时出现的还有乐府诗,乐府诗有五言诗,也有长短句。到三国时,曹丕写了两首完整的七言诗。七言诗一直到齐、梁时才开始逐渐流行,而诗的格律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萌芽。以后到了初唐,近体诗的形式已经确立,从此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形式一直保存下来,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并列。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类,绝句诗每首限定四句,律诗限定八句。另有一种排律,又称长律,不受句数限制,只须保持近体诗的格律,可以由十句到上百句不等。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期,即唐玄宗开元前后,逐渐形成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五代到两宋,是词的全盛时期。宋亡以后,在元代流行的诗歌形式是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套数又称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数是由几首曲组成。曲的形式接近于词,它与词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韵上比较灵活,也比词更口语化。在新诗出现以前,我国的诗歌再没有新的形式出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诗词中的押韵和平仄是怎么一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学习格律就不能不了解汉字的四声及平仄。简单的说,四声及平仄就是汉字发音的抑扬顿挫。至于是怎么出现的,就只能说是古人在经过长时间的写作以及对汉语发音规律的总结出来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平上去入”的古音划分是到了齐、梁时期才被文人发现的。“平上去入”构成了古汉语的四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分别对应现代汉语

  • 哲理的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一非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1.学习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还能提升人的气质。,即“腹有诗书气自华”。2.学习

  • 苏轼的人生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很是喜欢唐宋时期的诗人,苏轼是其中之一。其诗词豪迈豁达,飘逸可喜,教人以欣赏之情来看世界,对世界的不完美处能宽容。读其作品,使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朗可以登高望远,飘洒自如,日常的烦恼得失都不再萦绕心头。对于自然的晴天与雨天,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我们大多喜好晴天与顺境,

  • 提升思想觉悟的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看看佛家的那些高僧大德写的诗比如六祖慧能写的朝代:唐代作者:惠能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明代宋应性的科学著作 天工开物 ,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我国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

  • 古代农耕体现哪些生态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这当中不少理论

  • 为什么说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科学思想之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古希腊自然哲学和科学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认识世界。2、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提出的观点奠定了未来科学产生、发展的方向和基础。3、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世界的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要运用理性和逻辑。相比较而言科学的方法更严谨,还要加上实证才行。古典园林的装饰设计意境指的应该在空白处栽

  • 以人为本的墨家思想为何几乎成绝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思想中有类似于劫富济贫的思想,这次基础沙锅内产生了后来的侠但由于,社会的上层不是,也绝不可能是弱势的贫,所以成为了墨家劫的对象,因此,墨家的土壤是乱世,而不是治世.所以在后来的大统一中国的历史中,墨家也就有原来的两大显学之一沦为了隐学

  • 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二者相合,表达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哲学思想上,这里可归纳为:“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也就是通常说的: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世界。

  • 马克思的生态观的主题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马克思的生态环境观的主要内容--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哲学研究的主题,也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体系的主线.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辨证统一.由此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实现了对以往生态观的超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