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4/1/24 10:24:26

一、以木构架为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木构架房屋以木构架为房屋骨架,承屋顶或楼层之重,而墙壁则成为只承自重的围护结构。古代木构架的主要形式分为三种,即柱梁式、穿逗式和密梁平顶式。前两种用于坡屋顶房屋的构架,其中以梁柱式使用最广,历代官式建筑均为此式;密梁平顶式流行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地区。木构架结构的房屋具有如下特点:1、外观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2、凹曲的屋面和屋角上翘的屋顶;3、重要建筑使用斗;4、以间为单位采用模数制的设计方法;5、室内空间灵活分隔;6、结构构件与装饰的统一;7、油漆彩画。二、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南北的院落被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中轴线上坐落着院落的主建筑。三、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按完整规划兴造的城市。

一、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筑材料和方式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材,首先是因为木材结构性能优良,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古代又便于就地取材。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其次,五行学说认为,木为组成五行的要素之一,出于土地,入于阳光,生生不息,乃自然生命力旺盛之象征,它承天之雨露,向阳而长,乘地之养育,入阴而生,即阴阳合和之产物,采用这种材料,是最为合理的选择,乃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五行中五气之木气代表四季之春天。木气属阳,是人生少年,是出生、生长和统一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地造化之首,而建筑为人所居,乃天地阴阳相聚之处,即阴阳之枢纽。故而建筑须得天地之气(道法自然),选用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要说化上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木材的材质表现出与人亲近的特性。另外木材的不耐久性,也正好适合中国人不要求建筑永恒的心理,就像梁思成所说的,“建筑就像衣服。。。”,经常换换无妨,经常烧烧也无妨也许吧,允说中国人都是急性子,梁先生又加上一条:喜新厌旧。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造台基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屋顶古称屋盖,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2.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3.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5.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6.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山墙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四、中国古建筑结构发展历程1、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结构,后代虽不普遍使用,但在木结构发展史中却有重要作用。2、自商代至战国宫殿遗址中已发掘的平面柱网布置,均纵向成行列而横向常不成行列。据此可推断屋架构造,系以纵架为主,直至汉代仍有应用,故纵架应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构造形式。后来,辽金时期偶然也有使用纵架承托横架的构造,那是经过改进提高的纵架。3、自西周开始已用栌斗作为结合柱、梁的构件,以后逐步发展成栌斗上用拱、昂等组合成铺作(见斗拱)的复杂构造形式。4、现在知道最早的关于具体的结构形式的记录,是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它们的特点如下所述:(1)殿堂结构: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安装,叠垒而成。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平坐)即可。应用这种结构的房屋,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即金箱斗底槽、双槽、单槽和分心斗底槽。(2)厅堂结构:用横向的垂直屋架。每个屋架由若干长短不等的柱梁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铺作。每两个屋架间用椽、襻间等连接成间。每座房屋的间数不受限制,屋架只要椽数、相应步架的椽平长相等,各屋架所用梁柱数量、组合方式可以不同,因此不必规定平面形式。厅堂结构施工较殿堂结构简便,但不宜建造多层房屋。用厅堂结构建造小规模房屋,不用铺作,称为柱梁作,应用普遍。现存实例中,还有一种综合殿堂和厅堂结构的形式,如奉国寺大殿,用纵、横、竖三个方向的柱、梁、铺作等构件,互相交错,组成一个整体,施工繁难,辽金以后未见再用。(3)簇角梁结构:用于正圆或正多边形平面的建筑,每个柱头上的角梁与中心的枨杆(雷公柱)相交,组成圆或方锥形屋顶。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大木大式。普遍应用的柱梁作,称为大木小式。而簇角梁,则称为攒尖,多用于小型亭榭。此外,在长江流域和东南、西南地区,习惯用穿斗式构架。它与厅堂结构同属横向垂直的屋架,但厅堂结构由逐层抬高而减短的梁承受檩和屋顶的重量,故称抬梁式构架。穿斗架用柱直接承檩,不用梁,柱间穿枋仅是连系构件。五、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和环境这两部分内容已经跟“古建筑的结构”这一主题边缘化了,但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又不得不说这两部分内容。所以在此略为一提:装饰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协调的建筑环境。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和基本构造已经只能存在于古代了,现代社会的建筑都已抛弃了祖先们的辉煌智慧结晶,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社会漠的钢铁混凝土做成的盒子,把人禁锢在各自的玻璃窗里面。用刘源教授的话:“在物欲横流、责任沦丧的今天,古代建筑正如同精英文化一样,与我们渐行渐远。复读或重建其历史深处的人文精神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社会使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儒家,除了孔子和孟子外,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儒家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儒家,除了孔子和孟子而外,还有好几位著名的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曾子、子思、荀子、董仲舒、朱子、王阳明。至于曾国藩、南怀瑾这些知名人士,只能称为儒学大师,不能与孔孟相提并论。曾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晚年的弟子,以传承孔子的思想为己任。他是孔子之后的掌门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奉为

  • 我想要一些古代女子好听的名字+形容古代美女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浅月,看淡一切,如月亮一般美丽纯洁。蔚晴,有文采,如晴天一般美好婧雅:女子有文采且高雅慕雪、凝旭、子书雪倩、映、瑭浣、皖……写意思太麻烦了,你自己琢磨一下好了。慕容师师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1、走进屋子,环往四周,明媚的阳光从竹窗洒下来,那的桌子上也洒满了阳光。桌上摆着一张微黄的素绢,旁边放

  • 跪求描写古代房间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

  • 形容古代男子帅的段落或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貌似潘安眼若明星,面如冠玉,肤若凝脂,颜如敷粉英气逼人玉树凌风面如冠玉,唇红齿白面如傅粉,玉树临风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美姿颜衣冠楚楚,相貌堂堂面如傅粉,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姿容既好,神情亦佳。为人洁白皙,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风流倜傥玉树临风1,叔夜之为人也,遥遥若高山之独立.其醉也,巍

  • 哲学有什么实际用处吗?当今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当然是非常有用的,从理论上说,哲学可以提高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为理论提供哲理基础,可以为意识形态提供核心理念;从实际应用来看,正确合理的哲学思想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能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用,实践没有哲学的指导,将是盲目的,迷糊的,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实践才能成功!依笔者看,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是

  • 中国哲学家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0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02、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0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0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05、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0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0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 急需描写古代房间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去找《阿房宫赋》那是最经典,也是本人最喜欢的句子,给你摘录几条.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

  • 古代描述美女的句子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螓首蛾眉,巧笑倩兮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温泉水滑洗凝脂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其形也,,婉若游龙,荣雎秋菊。华茂春松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若流风之日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近而察之,灼若芙渠出鸿波。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衔

  • 古代名人的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2.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

  • 思想家和哲学家有什么区别?老子庄子王阳明这样的大人物可以同时称作思想家哲学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思想家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好,比如孔子,教人们懂礼仪等;哲学家是告诉人们道理、客观规律,比如阴阳学说,告诉人们自然发展规律等。老子严格来说不算哲学家,他也没提出过形而上学很多回答都是在胡扯,我觉得很有必要澄清一点,那就是西方的形而上学具体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