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西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东西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65 更新时间:2024/1/17 8:33:12

由于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科学方法论的区别也很大。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习惯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从神农偿百草,中医的望闻问切、辩证论治,很早提出“革故鼎新”等事例可以看出,东方人具有勇于实践的精神,且实践的对象广泛,实践的手段多样,善于从综合性的整体上、系统中辩证思考,实现革故鼎新,所以东方的传统科学方法论可以概括为“综合实践、系统辩证、革故鼎新”,这种传统科学方法论适用于研究所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发现了“和实生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合仁爱、天下为公等大同思想;出现了瓷器、丝绸、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算盘、豆腐、拱桥、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科学发明创造;留下了《墨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伤寒论》、《本草纲目》、《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科学著作。不仅使中国传统化传承数千年巍然独存,还使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数千年!

古代的西方人由于长期受唯心主义宗教信仰的统治,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了的,一切都要服从上帝的旨意,处在愚昧状态,远离科学创造。仅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物理学》带有朴素唯物论的思想,但在强大的唯心主义宗教统治下,西方人缺乏勇于实践的精神,不重视实践,亚里士多德仅靠臆想写成了《物理学》,其中的四大理论:一、所有物质都由风火水土组成;二、物体靠力推动才能持续运动;三、质量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快;四、白色是最纯净的光。这些理论都是错误的。所以在西方古代,科学还未诞生,不存在传统的科学方法论。

直至16、17世纪的近代,随着东方人发明创造的科学成果如瓷器、丝绸、四大发明等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东方人的朴素唯物论、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著作如《易经》、《道德经》等也传到了西方,西方人受到发,才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才开始重视实践,发动了启蒙运动,特别是伽利略、牛顿开创了“分析实验、逻辑推理、机械还原”的近代科学方法论,使西方的科学突飞猛进,不仅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走上了系统哲学家闵家胤研究员所说的“哲学的科学化”的道路。

由于西方近代科学方法论取得了巨大成功,再加上同时期的我国封建统治者高傲自大,闭关锁国,不愿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在最近两、三百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才远远落后于西方。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急起直追,科学技术逐渐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西方近代科学方法论在原子分子系统的巨大成功,也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思维定势:认为只有运用“分析实验、逻辑推理、机械还原”的方法,得到确定的、可证伪的、能用数学公式计算的、可以重复还原的结论,才是科学,而把中国传统的科学方法论称为“哲学”。这就大大缩小了科学研究的范围,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因为上面的这些要求只有原子分子系统才能达到。量子系统由于特别微小,变化速度特别快,难于观测,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波粒二象性”就违背确定性和可证伪性;生物系统则是不可分割的复杂系统,即使像西医解剖学那样把生物体的各个系统分割开来,仔细研究透彻后,也不可能像装配机器零件那样把生物还原成原本的样子;人类由于进化出了思维系统,组成了人类社会,是超复杂巨系统,更加不能用上面的方法了。陈平教授对这个问题讲得十分形象生动,令人信服。(可见头条上我刚才的转发和评论,)他说的“极大极小,分析科学;因果简明,路线可控。”是对西方近代科学方法论的特点的概括;“生命社会,极为复杂;分层整合,多样演化。”则指明了科学革命的方

科学哲学家库恩研究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和从燃素说到氧化说的拉瓦锡化学革命等科学革命的著名事例后,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一名著中指出:“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现有规则的失效,正是寻找新规则的前奏。”“只有通过放弃某些以前的标准信念或程序,同时用其他新成分代替先前范式中的那些原有成分。”我国科学家周光召指出:“在21世纪里,人类的认识将不断提高,科学将加速纵横分化与综合”,“我们中国科学家要善于捕捉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难题,创立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效地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当前,在科学领域中,迫切需要克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偏见,实现从机械论还原论到辩证论系统论的科学范式转换,推动复杂科学革命,改变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西方近代科学方法论和东方传统科学方法论结合起来,走上科学哲学化的道路,才能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科学难题,才能促使科学向量子系统、生物系统、思维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发展,引领人类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困境,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道家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哪个流派比较接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之道家,与孔子之儒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而称“道儒”,而应该是“老子孔子创立的儒道思想”。而“儒道思想”,又是直接传承自《诗》及《易》及《尚书》。因此,十八世纪出现的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经哲学思想,与兴起于远古中们“文,武,老,孔之儒道“君子无为而治思想”,有“同工异曲,遥相呼应,异途同

  • 中国哲学(广义上)对比西方哲学有什么缺陷与优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闸释的道理,应该是尽人皆知的,哲学家们应该是发现生活根底的人,所以,哲学应当是值得崇敬的学说,哲学家也应当是值得尊敬的人。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等。各个民族的先哲对生活的见解是深刻的,但是,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那个时代,绝不是晦涩难懂的。苏格拉底呼吁人们“认识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更爱

  • 在哲学意义上,思想和理论区别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认知框架来挑战这个问题。从载体上来说,思想的载体是大脑,而理论的载体是书籍。思想跟理论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它们也有联系。但理论与思想是有联系的,而且还是一个强联系学习理论,对理论进行心理表征,书籍上的理论通过学习就会变成大脑里的思想。同样的一个理论,每个人对它的认知解读,会不一样,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一

  •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有哪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惠施荀子公孙龙董仲舒王充扬雄向秀郭象葛洪法藏韩愈朱熹程颐范缜陆九渊王守仁王廷相方以智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熊十力:现代新儒家之开山代表人物.冯友兰金岳霖梁漱溟唐君毅牟宗三一道一儒一释流,三子各话万千秋,到底说了什么话,一字真言笑不休(道字).所谓万法归一,天人合一.儒家讲究浩然

  • 我国成语故事中的哲学道理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成语故事中的哲学1、一枕黄粱相传,古代有个姓卢的书生,家境贫穷潦倒,却贪图享乐,官迷心窍。有一次,在旅店里道士吕翁给卢生一个枕头,并对他说:‘‘只要枕着它睡觉,一切就会称心如意。”当时旅店的人正熬黄粱(即小米粥),卢生便枕着吕翁给的枕头睡去。沉睡之中,他梦见自己被封官拜相,并娶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妻子,

  •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什么哲学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出自《荀子天论〉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在《荀子》一书中,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是《天论》、《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

  •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茶文化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谐一致。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代表大自然以及自然规律。古人认为“道”出于“自然”,即“道法自然”,不把人和自然物质与精神分离,认为物与精神、自然与人是一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强调物我、情景的合一。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对自然美

  • 有人说文化是用儒道等思想感化人,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先生邀请!先生的问题简单!关注非洲就能得出结论,非洲贫穷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人类的愚昧是要靠属于本民族的文化,打开民众的愚昧无知,才能形成文明。西方九大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注重教化,瞅瞅西方宗教信仰教化的结果,宗教信仰教化自杀恐怖袭击吗?宗教信仰教化只对白人存善,对其它民族大开杀戒吗?

  • 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红楼梦有何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一,《红楼梦》,高居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首;二,《红楼梦》文学的造诣,水平,高达章回小说的艺术之巅;三,《红楼梦》生动活泼滴是封建王朝由极盛到衰亡的缩影;四,《红楼梦》,人性的真伪、善恶、美丑形象的成功、完美塑造,活生生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五,《红楼梦》的文学形式,尤其是诗词歌赋,包括章回题

  • 请论述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主张的基本内容和时代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主张:就是要遵循天地之道的纲常伦理,修炼,养性。这一主张的基本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另外就是讲进取,讲现实。儒家哲学主张的核心是“天地之道的纲常伦理”,天指统治者,地指子民,“纲常伦理”指儒家的哲学主张和基本内容。意思是说:我们都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