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分别评价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如何分别评价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80 更新时间:2024/1/16 10:42:05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上的繁荣,化的传播。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其中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对后世中国人的哲学观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百家争鸣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文化自由的重要性,使中国避免单独观点形成文化僵硬。百家争鸣中许多观点对人民的生活和发展产生极大的进步作用。

(1)古代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么有趣这么重要的历史问题。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盛宴,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人的性情,是中华文明的根基。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的纷乱时代,思想家们各自提出了解救和统治国家的最佳方针。据统计,至少有189位思想家,4324篇著作问世。这些思想家以及他们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1.孔子:孔子主张“礼乐”、“仁义”、“中庸”、“仁政”等等观念,提出了一整套道德哲学标准,他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仁爱”,代表作《论语》。这些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汉朝被皇帝定为官方的统治哲学思想,此后经过孟子荀子等后世思想家的发扬光大,儒家思想体系统治中华文明两千多年,影响了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孔子也成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思想家,即圣人。

2.老子:如果说孔子是第一圣,那么老子是中华文明的第二圣!老子的思想集中在只有几千字的《道德经》,提出了“道”的思想,它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大道至简。老子的思想比孔子要抽象许多,蕴含了许多自然科学哲学的思想,后世被逐渐解读演化为道家思想和宗教道教。但是《道德经》依然是一部影响世界的哲学著作。

3.墨子:墨子创立墨家。与前面两位思想比较抽象的圣人不同,墨子与儒家争锋相对,提出了兼爱,尚贤,反对世卿世禄,反对不正义的战争。这些思想代表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因此统治阶级没有使用墨家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墨家后期还研究自然科学,可惜没有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百家争鸣时代,还有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研究用兵的兵家等等,对后世都影响深远。这场思想争鸣的历史意义,可以对比同时期的欧洲。百家争鸣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同时期的欧洲正处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的文明历史,正如同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这就是它的历史意义。

而现实意义就在于,中国已经步入一个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国未来的强大繁荣,需要各种思想的互相碰撞交流,实现新中国的现代版的百家争鸣,为中国未来的千年万年的发展,做好准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老子认为水具备哪些品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生命的源泉来自于水!1,随方就圆,包容力;2,滴水穿石,坚韧力;3,水往低处,谦和力;4,环抱山林,认知力;5,可冰可水,变通力;……水,万物生命之源,水即智慧的原神!这句话出自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悟道的三重境界。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 东西方文明的差别是什么?在对真理的追求上怎么区分东西方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文化在真理的区分:东方神圣,历史悠久,传统5千年古文化的影响,是东方文化的特色。东方文化在儒家、道家学派的影响下,重义轻利,讲诚信,义字当先。而西方文化则重利轻义,只讲个人主义。我们把谦让论作是一种道德体系中的美德思想。东方文化以整体大局为论,有团体性,组织性,统一性,如中国

  • “水能行舟,亦能覆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蕴含什么样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水乃是万物之源,是而平静,时而风起云勇。水面平静,则可以载舟,水大了,照样能把舟给颠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况的《荀子王制》,原文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如同一艘船,老百姓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掀翻淹没。这句话

  •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方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有学堂艺馆,有碑帖雕刻,有民间曲戏,人物易动等传播途径。回答:古代的文化传播,靠的是节度使往来、派遣游学、经商、和亲等方式。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诗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

  • 老子的《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水,水蕴含哪些哲理?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无我无私存厚德,不分贫富意随和。不争名利不求赏,贵不谄兮贱不说。道是什么?怎么得道?这是老子的《道德经》所阐述的核心内容。在讲道的过程中,老子运用了“水”这个载体来说明自己的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里,大众最熟悉的提到水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看来,符合大道的人就

  • 西方哲学中有中庸之道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哲学是客观世界哲学,而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哲学。西方哲学是以客体为立足点出发点来研究、分析并解决问题,而中国哲学是天地、万物与人是和谐共生的。西方哲学是对立统一的,重点突出的是对立。中国哲学也讲对立统一,落脚点核心是统一,因此,中国哲学比较适中圆融,与儒家思想中庸之道是相互关联的,而西方哲学没有经

  • 哲学中的辩证唯物理论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中的辩论唯物理论和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是相互交融、贯通一致、并行不悖的关系。既具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一、产生的时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地理位置不同、组成的方式和对事物的认识观不同。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和中国的辩证唯物哲学观如同孪生兄弟,一同产生于中国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界、对人体、对疾病、对中药

  • 可以简要的介绍一下西方哲学史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哲学史大致分为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近代哲学时期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从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称之为现代西方哲学。1.古希腊时期。分为早期希腊哲学(前苏格拉底时期),主要以探讨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如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巴门尼德的存在等。中期是以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

  • 西方与东方哲学思想有哪些矛盾与偏激或者不被现代社会大多数所认同与接受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固执思维肯定败亡,所谓的傲慢实质是自负,有提升到人类标准的层面,悲哀!丛林法则所致。东方文化发展具有人类性,还要可持续发展,中华文化是人类的方向,东方文化分几级,发展最高文化推毛泽东思想,接台阶登高远…对我们人类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大家园。自人类起始以来,从开始的实践生活常识,到实践语言文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