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个大概念。在东方,传统文化是一体的。而在西方却要分开来谈。
西方社会的哲学与宗教要分开来谈,虽然在中世纪的时候,二者曾一度合体,当时的哲学是作为“神学的婢女”身份出现的。但这也恰恰表明二者本来就是两个东西,只不过在中世纪神学因为有了政治权力的加持,而压制了哲学。
也可以这样说,在西方社会里,对文化影响最深的应该属于基督教文化,就连很多哲学家甚至科学家都是基督徒。
那么基督教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并没有否认人类对宗教这种事物的需求,但在历史上,基督教却是借用这种需求来达到统治底层人民的目的。在中世纪,无论是政教合一的时期还是教皇与君主争夺政治权力的时期,底层人民都是处于被宗教意识形态洗脑,从而心甘情愿被统治的状态,在这其中,人是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的。比如《圣经》里面的经典名言:“要顺服掌权者”。
东方文化,小编在这里主要谈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教导人们要养成大丈夫人格,要成人,在这其中就形成了整个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有自己的独立的对天道的价值追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王权。
(1)古代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
东方和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是对神的态度上。东方文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唯物主义思想,广泛流传于精英阶层,典型代表是老子与荀子,老子认为无人格的道造就了万物,否定神创论,甚至反对占卜。荀子认为万物运转自有规律,与人无关,否定天人感应。
只有下层民众比较信奉各种神明,由于上层没有规定必须信哪个神明,导致中国一直是多神信仰。但由于儒家反对创新,统一了思想,科学思想并未在东方发展起来。
西方文明从上到下一直都在神权之下,现代科技的发现,其目的也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不是否定神权。
当然,现代科技传到东方,又被东方文明快速接受,使得2000多年前的唯物主义思想占据了东方文明主流
现在的东西方文明,主流并没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