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

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39 更新时间:2024/1/17 5:26:08

相同之处: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积极作用:西方的人文主义推动了商品经济、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1、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以“礼”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中国法制史》)。2、“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统一法典结构,一部法典把民法、刑法、诉讼发、经济法的内容都装进去了。3、宗法制度的影响很大。4、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原心论罪论。中国法律主要起源于早期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古人将这些战争称为刑征或刑伐.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有统一的纪律,于是首领的军令成为每一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军纪军规成为中国法最早的一个形式。<<甘誓>>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这种在作战前当众发布的誓词或者说军令就是一种比较多见的法律形式。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左传昭公六年》)不仅如此,一些最初的刑罚方式也来源于此,比如死刑中的殛刑便是黄帝蚩尤战争中产生的,蚩尤战败后,黄帝对其施蚩攴刑,蚩即蚩尤,即杀,殛蚩攴同音假借,故称殛刑。肉刑是苗族攻打异族时创造的,《尚书吕刑》中有记载爰始淫为劓、、、黥黄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相虐以威,遇绝苗民,无世在下。其中劓、、、黥就是肉刑的几种方式。也就是说,中国法律从一开始便和异族联系,和暴力制裁联系,这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大多数人仍把法和刑联系在一起,认为法律就是制裁那些品性不良,不顺教化,即是和自己不处于同一范围的人,因此得出结论,对这些人以重刑惩罚,便是理所当然。中国古代刑法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一种人性本恶的指导思想上的。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享乐,好逸恶劳,趋利避害,这是犯罪的根源。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因此主张以毒去毒,以刑去刑,商鞅认为:刑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所为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韩非子也说过:重罪者人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所谓重刑者,奸之利之者细,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蒙大罪,故奸不生也。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也,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以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既然轻刑不能制止犯罪,就加重刑罚.中国人的重重刑传统使得整个封建社会法律所采用的刑罚普遍较严厉。就以死刑为例,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章可循的就有斩、枭首、弃市、戮、戮尸、肢解、剖心、炮烙、射杀、凌迟、醢(捣成肉泥)、车裂、活埋、磔(分裂人体)、具五刑(五种极刑并用)等等。直到近代,伴随西方法律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法制逐渐走向现代化,法律的轻刑化才逐渐得以实现。这个观点在实际也得到证明:以刑法本身为例,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民法,没有违法犯罪之分,而是刑法一统天下。而如今,一大批部门法产生,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由全面保护各种利益逐渐演变为其它法律的保障法。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潮流和趋势,中国法律的发展进化必须与之相吻合。但我国刑罚轻刑化和死刑的废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与世界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政府不断的努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简要说明中国哲学关于本体论的思考先后出现的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

  • 求冰心的的每首诗所蕴涵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繁星春水诗歌精短而警策,如醍醐灌顶,足以使那些昏聩的头颅猛醒。《春水》之一七四: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赏析]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劝勉诗。诗歌开篇用呼告手法,采用倒装句式,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去“珍重的描写”自己的人生诗篇。不要懈怠,不要蹉跎。然后,用一拟人兼比喻的修辞

  • 老子的道德经从哲学角度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客观唯心主义。老子核心思想的“道”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基本一致。另外老子的朴素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老子的“道德经”与拥有“合理的内核”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大(小)逻辑”可以互相印证参考学习。[灵光一闪][呲牙][捂脸]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没有正确地解决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不是真正哲学的理由。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从中国马克思的立场而言,他们只是将个别的具体感性物质、元素当作世界的本源,这样未免简单化,无法抽象出具体物质背后的统一性。当然,如果从广义哲学史角度而言,古希腊早期的包括米利都学派(水、无定形、气),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火),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爱利亚学派(存在),以及再往后的元素派,这些前苏格拉

  • 了我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思想主线: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晋由儒学衍生出玄学,佛教开始大规模传播宋元朱熹理学成为官学明朝王阳明心学成为官学分支:两汉古今文之争(本质为士大夫和地主贵族之争)两晋玄学的三次演变(中央皇权和门阀士族之争),谍谱学的兴起(士族与庶族之争,一直延续

  • 庄子的哲学思想及简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点?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原初物质”,如水、气、火、风等,它们坚持了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在不同的程度上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成分,但普遍存在直观性的缺点并且缺乏科学的论证。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坚持用原子来解释整个物质世界,把科学发展与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反对封建神学,从而形成了唯物主义发

  • 庄子的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

  • 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克服这些局限性上取得的哲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缺乏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主张世界物质性的同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存在形而上学的错误。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

  •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首诗经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