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代王维的诗,感觉意象、意境均“空灵”,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吗?

唐代王维的诗,感觉意象、意境均“空灵”,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82 更新时间:2023/12/11 5:18:24

盛唐时代,儒、释、道三家在中国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人墨客们在各种思想的浸润下,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象,维也不例外。

然而,从他的整个生涯来看,王维的诗歌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最深。

生于信佛的家庭,一生与佛结缘据《旧唐书》记载: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不仅如此,王维在去世前写给朋友的书信中,仍然殷切地敦促友人“奉佛修心”。因此,后世给王维的称号为“诗佛”。

那么,王维这种偏爱佛法的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

第一个是他的母亲,崔氏。《旧唐书》对于王维有这样一个评价:事母崔氏以孝闻。

可见,王维不仅是一个孝子,他的孝行甚至被载入史册,举世闻名。母亲去世后,王维“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崔氏对于王维的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这样一位母亲,是一个忠实的佛教信徒。

王维曾经上书,请求皇帝施舍一座庄园,建为寺庙。在这篇《请施庄为寺表》中,他深情地怀念了自己的母亲,并且表明了心迹:

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馀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母亲去世后,王维“当即发心,愿为伽蓝,永劫追福。”

第二个人是道光禅师这位禅师的名声不大,至少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事迹。然而在王维看来,道光禅师却犹如圣贤一般。

在王维为他写的祭文中,这样说道:

其世行遗教,如一切贤圣。维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

我们可以知道,王维与道光是十年的师徒关系,整篇祭文洋溢着崇敬和赞美之情,在文末也表露了王维打算继承其遗志的想法。

道光禅师对于王维的影响力之深,可见一斑。

王维的作品中有浓浓的禅韵都说王维的诗意境空灵,不同凡响。这种味道,更偏于佛家的“禅”,而不是道。

“禅”是佛家的一种修持方法,提倡“静坐”,排除世间一切杂念。可以说,“静”是“禅”的核心特点,而这个特点,道家是没有的。

王维的诗里面,处处体现一个“静”字,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在写下这些诗句时,极有可能是在某处幽僻的环境中,安然地“坐禅”,否则,他的心境不会这样平静自然。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非《过香积寺》莫属: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里,王维不但详细描写环境的“幽静”,而且直接写明自己是来坐禅的(安禅制毒龙)。如此直抒胸臆,已经不需要怀疑了。

“佛”与“道”究竟有何不同?佛与道,在很多方面都是想通的。它们都提倡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高深的真理和境界。

因此,很多人认为王维的诗歌受到道家的影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佛与道至少有两大不同,决定了王维的诗歌更偏向于“佛”,而不是“道”。

第一个不同,前文已经说过:佛家提倡“静修”,在打坐之中参悟禅理;而道家提倡“逍遥”,动静结合,顺其自然,没有具体的形式要求。

第二个不同:佛家重视“人心”的修炼,提倡要从自身出发,提高修为,免受轮回之苦;而道家更多的是追求外在真理,崇拜自然,从道家衍生出来的道教,提倡“修仙”、长生不老。

而王维的诗歌,处处体现出“静修”的味道,凡事皆从内心出发。其中不牵扯自然或者宇宙,也没有太多的神秘色彩,和道家是不沾边的。

因此我认为王维的诗,并非受道家影响,而是佛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有哲理意味的诗枚不胜举,俯拾皆是,如: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左思的“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

  • 哲理诗算诗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哲理诗是诗词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要明白这一点,必须弄清什么叫哲理诗及其特点。一、哲理诗的定义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它阐明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哲理诗往往把抽象的哲理同具体的形象熔为一体,以生动的意象来晓人以理、动人以情。如,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

  • 诗有没有哲学表现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有,如苏轼的诗词,就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并且贯彻在自己的人生中。杜甫的很多诗词,都体现了孔孟的那一套哲学。王维的很多诗,也蕴含着佛理和禅机。不仅是以上这三位,应该说,把哲理融入诗中,在中国的古典诗词里面,比比皆是。像宋朝的诗人,专门以理趣入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

  • 唐代诗歌体现了哪些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唐代是诗的时代。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宣示着我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明和精美的艺术。唐代的诗人们以刺破苍穹的凛然正气、通透宇宙的深刻思想,或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或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写尽了世间的人和事,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气神。其表达的主要精神有:炽热的爱国精神

  • 为什么宋代绝句中,有不少哲理佳句流传至今?能举出一二例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在宋代绝句中,表现哲理佳句的诗可以说数不胜数,,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莫过于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与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先说说朱熹的绝句这首诗是朱熹于庆元二年(1196年)为躲避权臣韩胄之祸,在江西省南城县应上蛤蟆窝村民邀请讲学期间,在该村写下的一首诗。后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上蛤

  • 我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中,哪些方面最具现实意义?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中国人应该发挥自己的绝对优势。你现在就认识到了哲学的重要性,将来前途不可见量。看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太浮浅,只涉及到思想而没有接触人类发展的规律。中国哲学是培养一个人成为强者的哲学,千万不要被鸦片战争后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干扰你对华夏文明的信念。将中国古典哲学按天地人三才分类,分成三大类,其中“人”又

  • 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的意义何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穆斯林学者努力用儒家的思想、语言,系统地研究整理伊斯兰教教义,使之系统化、理念化、哲学化,从而使之更趋具体、完备并富于中国的哲理性,带上浓郁的中国哲学的风格与特色。同时,这种哲学与儒、释、道诸家均有一定区别,保持了最基本的伊斯兰教信仰和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无疑是一种补充和丰

  • 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现代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仁”可理解为现代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至于“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一个人能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不偏不倚,不为外界所诱,并不轻易改变这一立场,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庸之道。最合理的地方是:他被打倒了.批的就是仁和“中庸”.这也是现代意义.

  • 诸子百家中提倡环境的思想家是哪两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和庄子。“道”的本质是“自然”。“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其整个思想的实质所在;它既是事物存在的法则,也决定着人类的价值理念。这个哲学概念的创制,标志着中华民族先人对自己生存模式的理性认识,预示了中国文化走上了高度亲自然、重视环境因素的发展道路。在世界多元文化之林中,如此明确地标榜这样强的

  • 鸠罗摩什译的经书中能体现生态哲学的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生态哲学具体指什么呢?如果是跟环境保护相关的思想资源,那么《维摩诘经》里的“心净国土净”算一个,《大智度论》里“依正不二”也算一个吧。------------------------------------ps:天人合一那是中国儒家思想,跟佛教没啥关系。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里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