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育?这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美育是德育的部分,或者说,美育是实施德育的手段(工具);也有人说,美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还有人说,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更有人说,美育是个体的审美心理的建构的教育…………以上林林总总的说法都有道理,然而都有小小以偏概全了。美育和德育在性质上和社会功用上都有区别,两者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代替。德育在某种程度上以美育为手段,而美育在某种程度上也以德育为内容之一,两者有联系,但绝对有区别,不能划等号。说美育是艺术教育,在逻辑上就不通。毫无疑问,美育既然是与美有关的教育,其具体的实施必然要体现在诸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上,但我们只能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美育的实施并不排斥其它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却不能说美育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仅是美育的一个类而已。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吗?康德的哲学体系将人的心理能力分成“知”、“情”、“意”三部分,并认为美是专门研究情的部分。王国维、蔡元培等都直接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将美育当作了情感教育。而实际上,人的感受兴力、想象力、创造欲等一系列人文素养的陶养也是美育的内容,情感教育还仅仅是其中之一。说美育是个体的审美心理的建构的教育,是实践美学对美育的看法,而且在当代中国比较流行。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即终极目的。然而,审美教育终究不能包括美育,相反,它被美育包含着。综合各家意见,我认为,美育是使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受美体的陶养感发,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进而建构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和自觉创造美的意识,并最终使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其它教育内容得以更好地实施的辅助手段,它讲究情感性、趣味性、和谐性和主动性。美育的特点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主要还是体现四个方面:(一)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显著特点。美育是从观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让受教育者通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蕴。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它们首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二)娱乐性。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强调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们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三)自由性。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一般来讲,智育、德育等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要采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智育、德育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多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形式。而美育的特点,恰恰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四)普遍性。美的普遍性,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就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尤其是现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美和美育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只是在学校的课堂或校园中进行,而是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完全可以说,美育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服饰打扮、家居装饰等等,都离不开审美和美育。审美教育在现当代社会的生活化趋势,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美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教育或人生教育。三、美育的作用美育使人懂得美,懂得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最终使人形成完整和谐的人格,其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美育能修养道德。一个人有了健全的体魄、聪明的头脑、丰富健康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还算不上和谐和完整,一个真正和谐完整的人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是维护社会正常发展的潜在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而道德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能完成的,它必须依靠美育。美是善,是崇高,是“高尚之嗜好”,美育之最精妙处在于一个“陶”,它让人的心灵在美中被熏陶,被感染,并被促使体悟,进而得到慰藉和净化,培养起高尚的审美趣味,从而向善向崇高。自然美也好,社会美也好,人性美也好,在对人的心灵和长期陶养感发中,会使人逐步形成强烈的是非美丑观念,进而自觉地去恶存善,远丑近美,于是乎逐渐“摆脱平庸,放弃私利,超越小我,实现李泽厚所说的‘自由意志’”。到此时,人的道德感便培养起来了。(三)美育能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的智力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一个真正智力发达和有创造力的人,其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必定同样强健。抽象思维在我们的教育中向来是被高度重视并反复训练的,而形象思维恰在我们的教育中被忽略。时代的发展使社会越来越多地需要创新型人才,于是,形象思维的训练必须被重视起来。美育恰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好途径。人的智力具体说来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美育就能在每一方面都发挥其作用。(四)美育能促进体育的发展俗语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建设,什么创造,诸事免谈。如果一个民族身体素质普遍低下,其未来必定是黯淡的。我国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体育被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来了。在体育的开展中,我们也可以发挥美育的作用。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目前我国政策上重视了,而实践中却未见很重视,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认真地将体育开展起来。而体育的开展,应与美育结合起来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美”中参与体育,享受体育,从而让我国的体育在“美”中得到长足的发展。综上所述,美育其实是美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但它不仅仅被局限于“运用”,它本身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德智体各育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合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必须重视美育,而且要将之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受教育者最终由“受教育”变成“享受教育”,在身心俱悦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更多文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装饰设计意境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什么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你所说的古典园林的装饰设计意境指的应该在空白处栽种花卉等植物,体现了古人阴阳观念,建筑为阳,植物为阴;又体现了在狭小空间里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天人合一与万法自然。
《开工天物》 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绝对是《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所以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应该是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一类的。美
美学与美育联系实际谈谈美育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美育的功能体现在A.社会整合B.文化建构C.教育创新2、简介美育的功能(一)美育的直接功能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育美”。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本位、宗法意识、等级观念、礼治主义。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其核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其宇宙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中国文化十分强调“惩恶扬善”和教化作用。如中国古代文学历来就强调“文以载道”,十分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提倡美与善相结
简述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虽不成系统,但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设计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概括地看,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一、“坚而后论工拙”以实用为根本中国古代设计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这一点是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和工艺家都十分强调和重视的,“坚而后论工拙”就是要求产品设计首先要有实用的
请举例分析中国古代的追求自然,和谐的美学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
试用你所学过的哲学原理阐述中国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辩证地继承和发展。高举社会主义大旗2、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自己发展自己,自己联系自己,吸收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剔除消极部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立足于实
归纳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容是? [学习帮助]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玉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饮誉于世,被应用于礼仪、祭祀、丧葬、装饰和生活用品中。汉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生动、奇特、优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玉雕艺术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亦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汉代是我国玉器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中美学思想的体现有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既包括建筑、花木、理水、叠石,也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诗词,承载着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受此思想的影响,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中国古园林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人的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社会中,全面发展了社会进化思想,论证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2、问卷调查。摩运用考古学的方法,“指出古代和现代的每个民族在一般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用某种比较客观的尺度来衡量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比较提供了可能。”这种方法无疑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