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墨子、孔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孟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墨子、孔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孟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73 更新时间:2024/1/24 12:47:33

墨子主张: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孔子主张: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2)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逐步改良政治3)保守部分: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克己复礼”,“贵贱有序”;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发展私学老子主张: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庄子主张: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荀子主张: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韩非子主张: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孟子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简介: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墨家思想主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兼爱”是指不分阶级差别的爱,即平等。“非攻”是指反对不义战争。“尚贤”是指任人唯贤,反对奴隶主贵族的任人唯亲。“节用”是指反对奢靡,提倡节俭。“节葬”是指反对厚葬,提倡薄葬。“非乐”是指反对繁饰礼乐。“非命”是指否定天命。“天志”是指以上天的意志为法令。“明鬼”是指承认鬼神的存在

  • 你对庄子思想有哪些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278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帮子文人知识分子,在文化思想的舞台上,展开了空前的大争论,各树旗帜、各建流派、各自发出对于思想文化的不同声音。这就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韩非、李斯、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当然,还有以孙武、孙膑为

  • 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谈谈对科学技术两面性的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群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违背伦理道德但又不违背法律等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时,可能我们中间的一些大学生就不再坚持自己心中的优良道德价值标准,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

  • (最好是古文)有没有关于辩证地看问题、事物两面性的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万事万物有他的两面性。【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释义:遭遇灾祸,福禄倚靠着;得到福禄,灾祸潜伏着。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

  • 用哲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事物运动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所以事物总具有两面性,既对立又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所谓对立,是指矛盾

  • ”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简单说,就是强调事物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性,和事物间相互转化,辩证运动的意思。比如说,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为什么到三就生万物了。淮南子是解释为三是阴阳的和合。但你可以这样想,一为奇数,二为偶数,它们之间是不是有奇偶的对立性呢,但他们又都是数呀,而且经过想合又成了三,使得三具有了超

  •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主张和主要思想是什么,他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是朴素的辨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但是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圣经是传教士主

  • 医学和道德都是相辅相成的?道德高者一定也是医法医术高明者?一定通晓宇宙五行,天地阴阳?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富哲学味道的理论构想,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称它是“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原终原理”。阴阳、五行与气等学说相互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观念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基本要素。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可见阴阳家的重要地位了。阴阳与

  • 列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道家著作,八卷,相传为列子所撰,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后。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天瑞》、《力命》、《杨朱》三

  • 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试述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内容及其意义。内容:(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