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亚夫军细柳选自什么史书(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谁)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什么史书(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27 更新时间:2024/1/19 8:55:00

读《周亚夫军细柳》后谈当时的背景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先看《史记》原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

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

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解读背景:

一、时间

汉文帝后元六年,即公元前158年。

二、人物

1、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时年45岁,再过一年46岁去世;

2、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第二子,时年42岁,从河内守任上调细柳军为将军。

3、军臣单于,栾提军臣(前161年-公元前126年在位),历经汉文、景、武三朝,在位三十六年。

三、事件

汉文帝后元六年,军臣单于四年,即公元前158年,匈奴拒绝和亲,派6万骑兵,分兵入侵上郡、云中,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杀死许多汉人,抢掠大量财物。

汉文帝随即调派三位将军带领部队进驻前线,屯驻北地郡。

屯军北地的是将军张武;屯军代国句注的是故楚相将军苏意。句注即雁门山,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西北;屯军赵地飞狐口的是车骑将军、中大夫令免

又安置周亚夫等三位将军率兵驻守首都长安周边,长安东北的霸上营,驻刘礼军;长安北边,渭河以北的棘门营,驻徐厉军。

长安西边的细柳营,驻周亚夫军,以防御匈奴。

四、为什么文中“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惊什么?

1、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

2、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3、为周亚夫敢怠慢皇帝,挑战皇帝权威而惊;

4、为文帝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而惊。

五、为什么匈奴已经和汉朝和亲,还不断侵扰入侵?

深层原因在于,草原游牧与农耕帝国不同的财政来源,决定了不同的权力结构,游牧民族会定期迁徙,单于和龙庭都在不断地迁徙移动,更何况小的草原部落了。

都是游民,不好管理,也没法收税,那么,既然匈奴单于没法收税,怎么维系草原帝国的统治呢?

很简单靠收买,对,不仅不向各个部落伸手要钱,反而还要分给他们钱。那么单于的钱从哪儿来啊?有两种途径:

一、收税,匈奴垄断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交通路线,货物流通,匈奴就收税;

二、贡品,汉朝每年送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贡品。

或者收税,或者贡品,基本上由匈奴单于先分配给龙庭内部享用了,最多再分配给握有大权的左贤王庭和右贤王庭一些,再往下的那些小部落,根本分不到一杯羹。

他们遭遇天灾时,往往会不听单于王庭,单独自己或者联合其他部族去抢劫,从长城的南边,农耕民族那里抢,抢财物,抢人口。

标签: 周亚夫细柳作者史书什么

更多文章

  • 明朝朱棣皇后徐氏介绍(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徐氏,介绍,徐皇后,深情,明朝

    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子女几乎全是皇后所生,在她生前未立一妃。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在金陵即位,年号永乐。在位期间,朱棣主持编修《永乐大典》,让后人对明朝历史更加了解;经营东北,让中国北部边境防线更加稳固;迁都北京,兑现天子守国门的诺言;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中原文化;占领安南,五征漠北,完成勒石

  • 清平乐宋黄庭坚的翻译和中心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庭坚,翻译,中心,思想,清平乐宋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北宋黄庭坚有一首《清平乐》,写得凄婉而美好: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以问句起笔最容易引发思绪。而他又问了一个奇特的问题:春归何处。这个问题问得太无端了。春天回到哪里去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谁(李之仪卜算子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头君,长江,李之仪,卜算子,赏析,作者

    每日一诗|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很多思念无奈,很多相思凄美,可是也有一些诗歌里的告白,充满了永恒的遗憾和深情。比如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诗歌很像民歌,情绪饱满直接,真如长江之水,奔涌而

  • 海的女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篇写给女孩子们看的警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警示,道理,女孩子,女儿,告诉,什么,我们

    《海的女儿》,不是“童话”,是一篇写给女孩子们看的警示。导读:小时候不懂,天真的以为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都是温暖的,甚至是圆满的,长大以后才发现,童话故事大多都是现实的,是悲惨的。《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小的时候看这个故事,是不太能看懂其意义的,青春时期再看这个故事,会觉得故事很美,小美人

  • 济公是哪里人(活佛济公出生于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济公,活佛,出生,地方,哪里人,什么

    天台县,“活佛”济公的出生地。济公活佛家喻户晓,济公故事广为流传,到天台怎能不去济公故居,怎能不去了解济公由人到“佛”的历史渊源,怎么不去感受济公文化的影响。记得80年代游本昌主演的电视剧《济公》火遍大江南北,那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曲传唱于大街小巷。从此济公活佛高僧才立体化的走入人

  • 题破山寺后禅院思想感情(唐代诗人常建抒发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禅院,破山寺,常建,抒发,诗人,内容,思想,唐代,感情,主要

    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绝佳五律——《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与王昌龄同年考中进士,仕途也不顺遂。他一生沉沦失意,大部分时间都在游览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他的诗作与“王孟”相近,也是田园山水一类。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更多地表现出“淡泊”的况味。与北宋的王

  • 北京百子湾什么梗(北京百子湾被称为网红聚集地)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百子湾,聚集地,北京,称为,网红,什么

    北京一“神秘”城中村:被称为网红聚集地,上万北漂女孩的拼搏处。北京是个不用太多详细介绍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很了解的城市。它在大家心里的形像通常与“政冶”、“热闹”、“高新科技”、“互联网技术”、“优秀人才”、“朝阳大妈”、“雾霾天气”等词相联络。而在大部分年青人心里,北京市几乎可以与“将来”和“梦想”划

  • 叶公好龙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叶公好龙寓言故事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叶公,寓言,讽刺,道理,故事,什么样

    好龙的叶公,还有不为人知的与孔子“论政”的故事.现代的小学生都知道叶公好龙的故事,用以讽刺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叶公却是春秋末期楚国一名治水开田、平定叛乱,颇具治绩的政治家、军事家。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留下了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的

  • 老人与海推荐理由(老人与海作者及内容读后感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人,读后感,作者,内容,介绍,推荐,理由

    你读过几本好书?如果让你推荐好书,你会推荐哪本?有哪本书让你念念不忘记忆犹新;有哪本书能让你改变思想指引前行?扫码找书名,有一本书我想解锁分享给你:这本书就是《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海明威:以书之名我推荐《老人与海》,为什么推荐呢?因为《老人与海》描述的那种精神,而这种被称为永恒的精神:一

  •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卜算子咏梅,诗意,作者,思想,表达,感情,怎样

    正是山花烂漫时: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赏析。从古至今,咏梅的诗词很多,而其中最让人喜爱的是毛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是毛主席于1961年在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时写作的。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