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书愤陆游原文及翻译赏析(陆游表达了什么情感)

书愤陆游原文及翻译赏析(陆游表达了什么情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1/20 13:52:51

陆游用七律《书愤》慷慨陈词:愿以身报国,叹无处效忠!

公元1186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已经年过花甲,此时闲居在山阴老家五年有余。

对于临终前都不忘告诫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来说,尚且未到告老还乡之期,只是迫不得已的蛰伏罢了。

此前五六年江西发大水,事急从权,陆游号令各地开仓赈灾,并且越级上书朝廷,后来回京述职遭到给事中赵汝愚弹劾“行事越矩”,陆游愤而辞官,也不曾得到任何挽留,于是挂着空衔回家乡蛰居。

所谓“身在朝野心在朝堂”,陆游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期盼着收复河山,再看看自己,垂垂老矣,报国无门,心中不免升起一腔悲愤,一点点积攒着,直到无法控制地喷涌而出,信手挥毫胸中的愤怒: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的亲身经历

诗的开篇,陆游坦言:年少轻狂的时候哪里会知道世事如此艰难,时常遥望那北边的中原大地,回想起曾经立下誓言时的热血沸腾,怎知如今会遭受这层层阻碍,寸步难行呢?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陆游仕途生涯中少有的光辉瞬间,却是昙花一现,瞬间化为泡影,失意落寞油然而生。

陆游37岁时在镇江府任通判,隔江相对的便是瓜洲渡,是当时边防重地。诗人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恰逢主战派的张浚作为右丞相总督江淮兵马,时常乘坐楼船往来镇江和建康巡防。

公元1163年,张浚统帅江淮兵马渡过淮水北伐,收复安徽宿州等失地,虽是一点点的成功,对于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都是极大的鼓励,奈何张俊部下未能齐心协力,结局到底还是败北了。

陆游48岁时得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赏识,招为幕僚。 王炎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陆游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很欣喜,到任后常到边塞各地实地考察,其中包括大散关。

著名的“平戎策”就诞生于这期间,这是陆游人生中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的军旅体验,切实感受到了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豪情万丈,可惜很短暂。

因为没过几个月,朝廷就驳斥了王炎提交的“平戎策”,并将王炎调入京中,失去了驻守边关兵权,北伐的计划再次功亏一篑。

陆游仕途生涯中这两件光辉闪耀之事足以回味终生,然而快乐的日子实在太过短暂,结局总令人心伤,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之下,心中不为人知的痛苦压抑几乎到了极致,迫切需要宣泄出来。

忆往昔风光,叹现实悲怆。

陆游的愤怒与无奈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就是现实,无论过去多么豪迈,空有凌云壮志,却到了英雄垂暮之际,仍然未有大展宏图的机会,心中是无限的痛心疾首。

陆游自诩的“塞上长城” ,实际上是刘宋名将檀道济,其为刘宋立下赫赫战功,却因功高震主被害,临终前愤恨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后来刘宋面对北魏军队节节败退,无力抵挡。

一个“空”字让所有的热血沸腾、凌云壮志全都落空,曾经的理想通通幻灭,陆游拿着镜子看那里面苍老的容颜,青丝夹白发,两鬓斑白成雪,如何能不痛苦呢?

理想和现状,隔着天与地的距离,而这一切并非诗人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坚定、不够奋斗,而是世事难料,奸臣当道,小人误国啊!

就连塞上长城檀道济都不免为小人所害,何况自己空有理想抱负,尚未有成就的呢?一股有心无力的悲怆于无形间弥漫开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穷尽一生北伐五次,真正做到了出师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最终功亏一篑,然而千百年间却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陆游的诗里盛赞诸葛亮“北伐收复中原”之志,甚至羡慕其能够征战沙场,运筹帷幄,他期待着千百年后自己也能成为这样名留青史的人物。

或许因为现实的无奈,才会有遥远的期待。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再次加重了陆游心中的“愤怒”,堪称点睛之笔、志向所在!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种面对结局的遗憾感慨截然相反,陆游显然更看重奋斗的过程。

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要去努力,要有努力的机会,倾尽全力,生命才会不留下遗憾。至于结局,已经不重要了。

标签: 陆游书愤原文赏析翻译情感表达什么

更多文章

  • 寺与庙的区别在哪里(看完不同之后你会出乎预料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出乎预料,区别,之后,不同,哪里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其实一般人还真不懂,看完太出乎预料了!佛教在我们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也喜欢到寺庙里面求神拜佛,以此来保佑自己身体健康、事业亨通、婚姻幸福美满。很多人都会把寺庙混为一谈,认为二者也没有什么分别,顶多就是寺大一些,而庙却要小一些,其实寺庙可是有区别的,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弄清楚!佛

  • 武则天一生有多少男人(历史上武则天有多少男宠)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男宠,武则天,历史,男人,一生,多少

    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的女皇帝武则天雄才大略,风流放荡,她一生除了两个合法丈夫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以外,她还有很多情人或者叫男宠。那么武则天到底有多少男宠呢?据史籍称武则天有男宠三千,但此类传说故事成分较多,并不大可靠。第一位和尚薛怀义武则天第一位男宠就是一名和尚,他本名叫做冯小宝,早年在洛阳城

  • 效坤诗钞是真的吗(军阀张宗昌出了一本诗集《效坤诗钞》)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效坤,诗钞,诗集,军阀,张宗昌

    军阀张宗昌《效坤诗钞》成笑柄,粗人为什么就不能写诗?“混世魔王”“狗肉将军”张宗昌,奉系军阀之一。在青少年时期闯关东,当过伐木工,铁路工人,还在俄罗斯打过杂工,后组织工友,成为土匪。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绿林兄弟投靠山东革命军都督胡瑛,后随军转到上海,成为沪军都督府都督陈其美手下的光复军团长,从此

  • 心境淡然的古诗词(形容一个人安静淡然的六首诗句名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诗词,名篇,诗句,淡然,心境,形容,安静,一个

    六首淡然诗词:人间一趟,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有人问郑渊洁:既然活着就会面对无数痛苦,那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呢?郑渊洁回复说:因为还要面对无数快乐。爱情,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朋友,是温暖的,也是孤独的。人生,总是苦痛与甜蜜交织。生活,不会总是快乐,也不会永远都是痛苦。人间一趟,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六

  • 玄奘西行用了多少年(唐朝僧人玄奘的西行之路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玄奘,唐朝僧,意义,多少

    乱世孤旅——玄奘的西行之路。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了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

  • 易水送别古诗注释翻译(作者骆宾王借此诗表达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诗,骆宾王,易水,翻译,意思,作者,注释,表达,送别

    讨伐武则天的骆宾王诗作:《易水送别》。七岁时就作出《咏鹅》诗的骆宾王,堪称名副其实的神童。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他的性格十分刚强,如同他描写的那只鹅一样,终生都在昂着头“颈项向天歌”,从不“低眉事权贵”,看到不平就要大声说出来。因为这种宁折不弯的性格,骆宾王一生遭遇非常坎坷。当初

  • 中唐时期文学家元稹代表作(遣悲怀三首堪称悼亡诗不朽名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遣悲怀,名篇,元稹,文学家,悼亡,堪称,代表作,时期,不朽

    元稹代表作《遣悲怀》三首,悼亡诗不朽名篇。悼亡诗的题材在中国诗歌史上自古有之,并越来越成为作者作品的一部分。如《诗经•唐风•葛生》是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自潘岳《悼亡诗》三首后,对后世悼亡诗创作影响巨大,悼亡诗开始成为伤悼亡妻的专称。脍炙人口的悼亡作品有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元稹《遣悲怀

  • 赞美扬州的著名诗词(描写江南扬州美景的8首经典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扬州,诗词,诗句,美景,经典,江南,描写,赞美,著名

    提到扬州,你首先想到的是哪句诗?史上经典的8首扬州诗排行榜!扬州、杭州、苏州、洞庭湖、庐山都是自带诗意的地方,自古至今出现过众多的诗词佳作。扬州,古称广陵,古曲有《广陵散》,词牌有《扬州慢》,更是自古有“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美称。那提到含有“扬州”的诗句,你首先想到的是哪句?本文就分享其中最经

  • 赠外孙王安石古诗解释(整首诗透漏出教子成才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教子成才,外孙,古诗,透漏,王安石,解释,秘密

    王安石写给外孙的一首诗,透漏出教子成才的秘密,给人启迪!现在的孩子们非常宝贵,是家庭的中心,也是祖国的花朵。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当然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热情地赞美孩子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智”、“强”,成了家长

  • 张翰多少岁数了(37岁张翰谈一个人独居的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翰,岁数,独居,生活,多少,一个,37

    37岁张翰一个人独居,吃奶粉泡米饭想爸爸落泪,谈及感情观变化大。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到: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孤独,对于有一些人而言,是惬意的二人时光。比如王子文和吴永恩。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王子文和吴永恩来到了云南的郊区,对于简单的生活,他们是享受的。断舍离,也是他们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