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描写八百里秦川霸气诗句(王维形容秦川的《终南山》赏析)

描写八百里秦川霸气诗句(王维形容秦川的《终南山》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1/18 0:38:11

王维很著名的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短短4句豪气万千。

几年前一次西安之旅,住在一家青旅里,听老板给刚来的游客介绍西安古城之名胜。

他的这一套说辞已经沿袭了好几年,从来没有过更新换代。有一位是画家的客人免费帮他在接待厅墙上画了一幅西安地图,老板就对着一个一个景点地讲,还要给人家安排路线。

他讲的那些历史对我来说都不怎么新鲜,毕竟去西安之前我也是做足了功课的。唯独一个地理上的词汇,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八百里秦川”,秦岭淮河这一条线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但我也只是在高中地理课本上见到过秦川,还真没想到这一条山脉有八百里那么长。

我同样也没有想到的,是秦岭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终南山。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因此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绵延八百余里的秦川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同时也分隔了南北两地的人情地貌。

今天就来看一首有关于终南山的诗,来自诗佛王维。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历史上写终南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毕竟靠近长安,是享有盛名的一座山脉。

浩然曾念给唐玄宗听“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里面提到的南山就是终南山之称,那是初盛唐隐居的圣地。

很多有才之士在入仕之前就隐居在终南山积累自己的名气,后来这条路就被称为终南捷径。

诗仙李白也同样到过终南山,他笔下的秦岭又是另外一番风采。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这首诗也很有名气,是李白进京为官的三年间写下的。

很巧的是,王维这首诗也是在公元741-公元744年这三年里写下的。王维从政的后半期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隐居在终南山脚的山水之间。

王维和李白这时间都在长安,又都爱着终南山的美景,两人中间有没有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历史的记载是没有的,而且两人的关系好像还有些微妙,隐隐有各玩各的,互不交往的意思。

这些诗人间的关系其实也有学者专门考证过,还挺有意思,有机会会单独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前面提到孟浩然和李白在终南山的诗歌,但最能打造终南山知名度的标签还是王维创造出来的。

毕竟,孟浩然、李白还有其他许多诗人,他们只是终南山的过客;唯有王维,是在那里买了别墅的常住居民。

这首诗的题目可谓开宗明义,先告诉大家我今天要写的是终南山。

紧承着第一句,从大处着笔,介绍终南山在整个的宇宙时空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太乙,也叫太一,是唐朝时候终南山的别名之一。《元和郡县志》中记载:"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高耸入云的终南山,是尘世间最为接近天宫的地方。八百里秦川绵延不绝,一路沿着中原大地延伸到遥远的终极,大海之滨。

后一句当然有所夸张,但也是盛唐诗的应有之义,如黄河入海流、月涌大江流、江入大荒流等句,哪个又不是夸张呢?

诗的颔联,王维将角度从云端上帝视角切换到了半山腰的第一视角。

登山登到一半,回首望去:白云滚滚,已经淹没了来时的路。再抬头呢?青霭茫茫,将峰顶一整个包裹在混沌之中,慢慢向云雾中走去,云雾便随人而退却。

有过登山经验的读者应该都很能理解这两句的感受。

颈联,诗的视角再度广阔起来,从人间变幻到天上。终南山占地极广,以至于中峰两侧在天文学上都不属于同一分野。

分野,古代有二十八星宿,每一个星宿分别对应天上的一片空间。《赤壁赋》中苏轼的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就是两个不同的分野。

也因为占地广阔,山峰高低不一,众壑有阴有晴,姿态万千。

对终南山景色的描写,随着前三联的结束而告一段落。

在第四联中,终于有了主人公的出现,以人之生气破山之空灵,更使两者交相辉映。

在山中游玩不觉天色已晚,想随便找个人家借宿一晚。

借宿这种事情,放在农村还好,村里村外基本都是熟人,但放在现在的城市里,我想几乎不会有人会收留一个身份不明的陌生人在自己家里过夜吧。

王维的做法可能会让现在的许多人大跌眼镜。他找谁借宿呢?

隔着一条溪水,问与自己对岸而行的樵夫,家里是否方便住宿?

民风之淳朴,人心之善良,感慨系之矣。

仔细想想,自己对借宿这件事情的概念最早还是来自《西游记》电视剧,唐僧的那一句经典台词:“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而去。”

僧人毕竟是地位高,又看着人畜无害,人人尊敬的身份,借宿自然容易一点。但王维身为朝廷命官,竟然可以随便借宿在樵夫家中,真的让我不得不感叹。

我是大学毕业之后来到深圳,呆了也有一段时间。深圳是好多人的梦想之城,工作机会多,工资也高,有好多好多大厂招人。

但来到深圳之后,对于所谓开放并包的文化并没有多少体会,反而是觉得在这城市里很难交到几个知心朋友。

也和几个身边的朋友聊过想法,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种紧凑的、大压力的生活,但是也舍不得放弃深圳那么多机会。

我想,终南山所代表的,就是都市文化的反面。有些人就适合呆在一个全是熟人、民风淳朴的小社区中,开开心心的活着。

大家觉得呢?

标签: 秦川赏析终南山诗句王维形容霸气描写八百

更多文章

  • 放牛班的春天故事梗概(电影启示我们伟大教育应该深入人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放牛班,梗概,启示,教育,电影,故事,伟大,深入人心,应该,春天

    解读《放牛班的春天》:伟大的教育应该深入人心,拯救灵魂。几乎每个人的一辈子都会遇见许多位老师,好的老师可以带着我们走出困境。为我们指点迷津,而坏的老师却有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至此陷进曾经的困惑当中。但值得众多教育者们深思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深入人心的教育?身为教育

  • 中国最强的神兽之王(上古神话哪只神兽的实力最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神兽,神话,实力,中国,上古

    你知道在上古神话中,哪只神兽的实力最强吗?你知道在上古神话中,哪只神兽的实力最强吗?既不是饕餮,也不是穷奇,第一名可吞天地。现在就带大家盘点一般十大神兽实力排行。第三凤凰自古以来,凤凰如同神龙一样,是汉族的民族图腾,其中雄为凤,雌为皇,在中华文化和信仰中占据极高的地位,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

  • 宋康昊主演的高分电影(宋康昊出演的好看电影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康昊,电影,排行,主演,出演,好看

    《掮客》斩获戛纳影帝,宋康昊的10部高分必看电影!宋康昊可以说是“韩国版的黄渤”!两位影帝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非影视科班出身(宋康昊以舞台剧演员出身,黄渤以歌手、主持人出身);都是以喜剧角色崭露头角;都善于演小人物,但戏路很广,不论是动作、剧情、古装、科幻,演技都像神一般存在于影坛上。在众所周知《

  • 杨锁真实故事介绍(中国头号懒人杨锁后来生活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锁,懒人,介绍,故事,真实,中国,生活,后来,头号,怎么样

    中国头号懒人杨锁:因溺爱丧失生活能力,后来怎么样了?说起关于懒惰的故事,《守株待兔》想必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懒惰的农夫在田间偶然看见一只兔子自己撞死在木桩上。于是这位农夫不再劳作,天天跑到田里去等待撞死的兔子,最终荒废了庄稼。无独有偶,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寒号鸟》也讲的是寒号鸟因为懒

  • 蒲松龄的故事简短介绍(聊斋先生蒲松龄的一生传奇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蒲松龄,传奇,聊斋,介绍,简短,经历,先生,一生,故事

    聊斋先生——蒲松龄的一生!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最后范进为何会疯?如果你了解他的官职,想必一般人都会疯。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不是范进,他比范进还惨上百倍。年过七旬不言弃,此人一生都热衷科举考试,直到72岁才被录为岁贡生,但死后却享誉海内外。他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有志者,

  • 形容加油的诗句(十五个诗词名句给你鼓励加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名句,诗词,诗句,形容,鼓励,加油,十五

    十五个诗词名句,给你加油打气!我们努力奔跑,只为早点迎来晨曦。我们静静等待,因为阳光从不缺席。——送给所有的高三学子离高考还有两个月,5.1后,全国的高三学生基本都坐到了教室里。这几个月,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格外的不同寻常,他们也真的不容易。希望这些振奋人心的诗词名句,能给将要高考的学子们一些信心,一些

  • 形容暴风雨很大很猛烈的诗句(十五首有关暴雨的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诗词,暴风雨,诗句,暴雨,形容,猛烈,有关,十五

    当暴雨遇见古诗词,十五首有关暴雨的诗词,欣赏暴雨的气势与景象。夏雨绵绵,时而会有暴雨,虽然时间短,但是却十分壮观。正如苏轼笔下的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当暴雨遇见诗词,十五首有关暴雨的诗词,欣赏暴雨的气势与景象!暴雨唐-韦庄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 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意思(李白赠汪伦创作背景及表达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汪伦,情感,意思,李白,创作,背景,表达,不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绚丽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今天复习李白的《

  • 半匹红纱一丈绫的意思(卖炭翁的真实历史背景与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炭翁,红纱,赏析,意思,历史,背景,真实,丈绫

    千古一文《卖炭翁》:初读不知文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

  • 七十古来稀是什么意思(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全诗表达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酒债,行处,杜甫,情感,意思,表达,寻常,七十,什么

    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什么意思?为何上半句无人提及?在物质匮乏、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古人结合现实规律把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生活经验编成诗句,这些诗句流传至今,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参考意义。它不仅影射了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也蕴含着众人的价值追求,比如今天所说的这句诗:“人生七十古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