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理解整首诗是什么意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理解整首诗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4/1/22 20:03:3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鉴赏杜甫《望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生曾(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今译】

泰山的面貌怎么样?绵延不绝的青色在齐鲁也看得见。大自然在这里聚集了英灵之气,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与晚上。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极力看见想要归巢的飞鸟。应当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鉴赏】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诗人或许也钟情于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泰山的深远,巍峨。而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从这两句富有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也写出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标签: 绝顶赏析一览意思理解什么

更多文章

  • 寇准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刚直清正善断大事的一代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朝代,清正善断,宰相,寇准,大事,人物,刚直,哪个

    寇准:刚直清正善断大事的一代名相在中国历史上,寇准算得上是一代名相,给历代后世人留下的印象是刚直、清正、善断大事,但他在仕途上却是屡进屡退,最后竟客死于偏远的雷州。是啥原因呢?本文专门聊聊他的故事。1.勤奋好学入仕为官寇准出生于名门望族,远祖苏忿生曾在西周武王朝任司寇,因多次立大功,遂以官职为姓。曾

  • 名成八阵图描写的是哪个人物的形象(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八阵图,赞颂,诸葛亮,丰功伟绩,形象,人物,描写,哪个

    杜甫《八阵图》:借古怀今,渗透“伤己垂暮无成”抑郁情怀。《八阵图》——唐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作为唐代爱国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杜甫在中国古代古典诗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被后世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同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众所周知杜甫是一名爱国诗人,多数作品都是

  • 潘仁美事件是什么(潘仁美南征破敌数十万以少胜多灭南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潘仁美,南征,事件,南汉,数十万,什么

    “潘仁美”的人生巅峰:南征破敌数十万,以少胜多灭南汉。在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潘仁美是个反面人物,他公报私仇,迫害杨家将,是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不过,潘仁美的原型人物却是一位名将,而且立下赫赫战功,是北宋统一天下的功臣之一。此人名叫潘美,可是说是戎马一生,不过他最巅峰的时刻还是他领兵南征南汉,那么这

  • 关于描写绣球花的诗句(表达赞美绣球花的优美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绣球花,古诗,诗句,描写,表达,赞美,优美,关于

    有关绣球花的诗词,在暮春时节欣赏绣球花的美丽。暮春,绿肥红瘦,正是绣球花花开的时节。那一簇簇、一团团的绣球花,正怒放枝头。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粉团花、紫阳花,虎耳草科落叶灌木,晚春开放,花开初带绿色,后转为雪白色,具有清香。另有忍冬科木绣球花其变种为白色,其花型似球,故名。《花镜》曰:“一蒂而众花攒

  • 不第后赋菊表达了什么情感与精神品格(黄巢表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赋菊,品格,表达,黄巢,情感,意思,第后,精神,什么

    黄巢是谁?黄巢起义是怎样的?《不第后赋菊》讲了什么?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出生于一个盐贩的家庭。他善亍骑射、粗通文墨,虽多次参加科举,但是每试不第。唐朝末年,蕃镇割据,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官吏造成贫富不平的罪恶,后来黄巢也兴兵响应,史称黄巾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

  • 关于叶赛宁的资料及作品介绍(俄罗斯乡村歌手叶赛宁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叶赛宁,乡村,简介,歌手,资料,介绍,俄罗斯,作品,关于

    那些选择自杀的诗人:“俄罗斯乡村歌手”叶赛宁。1925年12月28日,叶赛宁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里,叶赛宁用一个皮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位俄罗斯田园诗人去世时年仅30岁。叶赛宁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自小随着外祖父生活。叶赛宁9岁开始写诗,15岁因《给母亲的信》时引起诗坛关注。你无恙吧,我的老妈妈?

  • 李清照蝶恋花最有名的两句(李清照绝美宋词蝶恋花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蝶恋,李清照,宋词,花赏析,绝美,有名

    原文: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译文】雨丝和暖,微风轻软,大地开始解冻复苏。绿柳初长,如媚眼微睁;红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已经察觉春心开始萌动。但是一腔酒意与诗情有谁可以与我共同分享?泪

  • 观海听涛是什么意思(观海听涛的表面和深层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观海,听涛,含义,意思,表面,深层,什么

    启功、沈鹏等书法名家书写“观海听涛”,最后一幅赠送奥巴马总统。启功、沈鹏等书法名家书写“观海听涛”,最后一幅赠送总统奥巴马,有何寓意?谁的书法作品赠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有不少的书友会感到疑惑,那就是“观海听涛”这个四字词语出自哪里,其意思是什么,为何那么多的书法家会以此为内容进行书法创作。随着诸位中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古诗赏析(翻译这首古诗的诗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诗,春行,钱塘湖,诗意,赏析,白居易,翻译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早春诗。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或长庆四年(824)早春时节。当时,白居易正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为官期间,他除了疏通六井之外,便是整治西湖——筑建湖堤。他专门写了一篇《钱塘湖石记》,详细地记载了湖堤的功用,以及蓄水、放水和保堤岸的方法。他还在《西湖晚归回望

  • 大忠臣景清简介(想要刺杀朱棣失败结果九族被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忠臣,景清,刺杀,简介,朱棣,失败,结果,九族

    景清:建文忠臣,想要刺杀朱棣失败,九族被灭,家乡邻居也遭殃。景清是建文年间的大忠臣,出生在陕西邠州宜禄驿,也就是今天的长武县芋元乡景家河村,他原本应该是姓耿的,但不知道怎么被人讹传成景姓,以至于现在后人也习惯性地将其称呼为景清,而非耿清。景清从小就父母双亡,被人寄养在陕西真宁县辛庄里寨子村外祖母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