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班的一些小故事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二、关于鲁班发明的故事
鲁班造伞
这项发明最终一句话归于鲁班的妻子。在古时候,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许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让人们在狂风暴雨的季节自由地外出活动。鲁班的妻子这时照着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样式,制成了一个重量轻的竹亭子且带油纸--这当然就是雨伞。他的妻子对鲁班说:“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动。我的伞,能带它到处走动并可以在各种季节里提供防护。”
三、鲁班成语故事
鲁班成语故事:班门调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四、鲁班的故事
鲁班,中国春秋末叶时期著名工匠,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鲁班并非其本名,只是其流传最广的称呼,其真实姓名众说纷纭,到现代已难以查实,依古籍记载有公输班、公输盘、公输般等,有些古籍则尊称鲁班为公输子。鲁班乃木工匠开山鼻祖:镇宅重中之重要是地,鲁班符咒记载:伏以,自然山水,镇宅地板,抵抗一切灾难,家宅吉祥如意,家庭兴旺发达安康。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以上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