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凿壁偷光"这一典故与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凿壁偷光"这一典故与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27 更新时间:2024/2/3 1:21:06

凿壁偷光说的是西汉匡衡的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关于程门立雪,凿壁偷光故事简介

1、程门立雪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不管遇到什么的困难他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从别人那里获取。主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要做到。那一年,杨时已经四十岁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提前约好了一起找程颐,程颐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杨时和他的好朋友游酢走到程颐家的时候,得知程颐当时正好在家里面睡觉。由于杨时是一位很懂礼貌的人,于是他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老师睡觉的时候去打扰老师,即便是自己很渴望马上学到知识。就这样杨时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地站在老师的门口,等待老师醒来。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渐渐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也开始变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但是老师还在睡觉。他们依然很有礼貌,没有打扰老师,而是在大雪中等待。这时候,杨时的朋友游酢因为寒冷的冬雪天气已经坚持不住了。他有好几次想要把程老师叫醒,但是杨时没有让他这么做。他们两个人在大雪中坚持着,坚持站着等待着老是醒来,等待老师醒过来给他们讲解问题。当程颐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2、凿壁偷光匡衡是西汉人,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得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过了不久,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仅有的几册书早已被读得滚瓜烂熟,却一直没有钱买新的,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钉子,他又开始苦恼起来。当地有个叫“文不识”的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便请人介绍,去文家当长工。到了文家,他干活既卖力又不要一文工钱。“文不识”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道:“你为什么自愿做工,而不要工钱呢?”“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让我好好阅读。”“文不识”答应了他的请求。匡衡一得到丰富的图书,就像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得到美食佳肴一样,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啊读啊,读完一册又读另一册。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着名的大学者。扩展资料主要人物简介:1、程门立雪杨时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作诗文,被人称“神童”。幼时读佛学,少年攻读儒学。八岁能赋诗,九岁能作赋。得到人们称赞。杨时少时在将乐含云寺读书。十五岁时,在邵武游学有名声。二十一岁,赴礼部考试。下第,补太学生。归乡后,在含云寺读书讲学。并作有《札记解义》《此日不再得》,年二十四,登状元徐铎榜进士。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2、凿壁偷光匡衡匡衡,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匡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鸿门宴》中三起三落,说出三个主要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刘邦赴宴刘邦在谋师张良的小道消息中得知,此次鸿门宴是项羽为其而设,虽然宴会不乏美酒佳肴,但其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除掉自己。刘邦此时进退两难,在张良的谋略建议下,最终刘邦选择相信张良,前去赴宴,以此拉开了鸿门宴的序幕。2、范增举珏,项庄舞剑项羽的谋士范增在宴会中多次暗示项羽刺杀刘邦,项羽却多次无视

  • 金华市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写金华的,把金华改成绍兴,是写绍兴的名人和名胜古迹...艾青,20实际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爱。我做过这道题,这是绝对正确答案,加点分吧!以下为正文◆胡适曾赞《金华丛书》“多么了不起”◆永康胡凤丹、胡宗懋父子为编撰《金华丛书》倾尽家

  •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论证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成功的塑造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的品质。《史记》的诞生,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

  • 推荐几本历史 古文 人物传记方面的书,比如《史记》《资志通鉴》《古文观止》《抱朴子》之类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经部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其他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东坡易传周易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传记。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

  • 约法三章有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当然是与刘邦有关了。约法三章【拼音】:yuèfǎsānzhāng【解释】: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成语故事】: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

  • 孙二娘生平传记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孙二娘生平事迹:在《水浒传中》孙二娘是菜园子张青的妻子,外号叫做母夜叉,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孟州道十字坡开了一家酒店,卖人肉包子。武松在被官府发配到孟州的时候路过了孙二娘的店铺,差点遭到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自己喝醉了酒抓住了孙二娘,孙二娘见自己打不过武松便向武松求饶。随后武松便与孙二娘夫妇相识,武松后

  • 唐代小说有哪些与道教有关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唐代小说中的名篇如《柳毅传》、《无双传》、《虬髯客传》以及《杜子春》、《张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关。晚唐五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弥漫一时,杜光庭就是一个神仙传记的大作家,《太平广记》里收了不少他的著作公元1117年,宋徽宗在道士的蛊惑下,说自己是元始天尊下凡,就是玉清教主,给自己上道号:玉清教主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匡衡,字稚圭,苍山县鲁城匡王村人,汉建昭三年官拜丞相,封乐安侯。匡衡幼时家贫,为人佣作,“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烛光而读之”。历史上流传的“凿壁偷光”苦学成才的故事即由此而来。匡衡凿壁偷光

  • 胸有成竹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黄山谷善画竹,风、晴、雨、露之中的竹子栩栩如生。苏东坡赞曰:“山谷胸中有成竹,乃一会儿就。”黄山谷,就是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

  • 关于扭曲过去的历史人物议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曹操是有野心,但是他也有远大的志向一统天下。读了《被误解的中国历史》我知道了他们是被误解了我眼中的李白,是矛盾的集合体,他是将儒仙侠三者合以为气的第一人,他有那种天上地下独来独往的气概,又有用世济时,汲汲于功名的壮志。这种矛盾并没有困惑他的心志,而是勾勒出李白的棱角分明,狂放豪迈的真性情。我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