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廉颇蔺相如列传字数?

廉颇蔺相如列传字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4/2/3 1:57:22

一共2066个字,《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这篇传记共2066个字,是史记里的名篇。

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是谁?

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是廉颇。

廉颇负荆请罪大家都耳熟能详。廉颇身为赵国一员大将,还与白起,李牧等同位列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的功勋是靠大大小小的战役换来的,而市井出身的蔺相如只干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儿,就位列于廉颇之上,廉颇自然是不服的。廉颇本就是一员武将,哪里会什么隐藏,能说出来就不会憋着,所以廉颇不喜欢蔺相如是人尽皆知的。

后续

但是当廉颇知道蔺相如为了大义、为了赵国不不计较的时候,廉颇主动负荆请罪。然后两人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一时间,秦国也不敢挑衅赵国了。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庭怀古》里曾经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王想起廉颇,派人去魏国打听廉颇的饭量还好吗?言下之意就是打听廉颇还能不能用,这说明廉颇当时人在魏国,而且赵王对廉颇根本不了解。廉颇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体好就吃了很多,还换上自己的盔甲,骑上战马,还耍了两套拳。

负荆请罪人物都有谁?

负荆请罪人物有廉颇和蔺相如。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看见廉颇骑着马走过来,他赶紧叫车夫掉头往回走。蔺相如的门客对廉颇的行为非常不满。

但蔺相如却告诉他们,自己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有自己和廉将军。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后,廉颇羞愧不已。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成语寓意:

廉颇由于蔺相如位居其上,心怀不满。后来明白蔺相如的苦心后,身背荆条上门请罪,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领导人应该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知耻近乎勇。耻之于人大也,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此改过之要机。亦是国家世界安定祥和之要机。”常人犯错在所难免,犯了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错、认错、改错的勇气和决心。

负荆请罪主要人物

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讲述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故事。蔺相如“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廉将军容忍、退让,把国家危难放在前面,廉颇羞愧,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讲述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故事。蔺相如“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廉将军容忍、退让,把国家危难放在前面,廉颇羞愧,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是谁

战国时的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典故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和廉将军两人。如果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己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谁能帮我介绍几本商界名人的自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胡雪岩》,作者是钟源、瀛泳,文章介绍了他作为中国近代第一豪商,在商界孤注一掷,善于官商结合,精于商战谋略,巧于笼络人心,留下的无尽风流佳话,但胡雪岩不知天道憎满,未能功成身退,终招至商海倾舟,抄家摘顶,未得善终。2、《洛克菲勒的忠告》,作者是洛克菲勒,其内容梗概是关于而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洛克

  • 与“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

  • 成竹在胸这个四字词语故事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成竹在胸【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语出】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人物】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

  • 贵州历史名人故事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那轮明亮而又似玉盘的朗朗明月高高挂在皎洁的夜空中,每年的中秋节都能引起不同的遐想和回忆。然而因人而异的这个中秋对于我个人来说非常有趣,现在回味起来丝丝甜蜜侵入心扉。傍晚时分,妈妈如往年一样早早的在阳台放好香案,摆上五颜六色、鲜嫩欲滴的水果、各种各样的月饼,对着天上又圆又亮的皓月,

  • 邯郸市滏阳河演变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在邯郸市境内段为最上段,自东武仕水库流经磁县、邯郸县、邯山区、丛台区、永年县、曲周县、鸡泽县至邯邢边界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其中东武仕水库坝下2407平方公里。滏阳河地处邯郸市腹心地带,西部为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区,西高东

  • 我想找一下《读者》有篇介绍胡雪岩的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着实把胡雪岩吓了

  • 裴松之注解三国?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一、裴松之补注《三国志》这个人,姓裴名松之字世期,南朝宋代人。他最为后人熟知的事迹,就是为《三国志》作注。陈寿作《三国志》,囿于史实的缺乏,许多人物传记都相当简略,并没有很好地反映三国时代的原貌。到了裴松之生活的时代,魏、晋两朝收集的官方档案、文书和史料逐渐流出,为补全《三国志》提供了材料基础。裴松

  • 只行动不思考的名人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富兰克林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参加过独立上星期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代表美国同英国谈判,后签订巴黎和约,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著有《自传》。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

  • 凿壁偷光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匡衡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祖籍东海承(今苍山兰陵镇),至匡衡时,始迁居于山东省邹城市城关羊下村。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西京要记》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少家贫,好读书,夜无油。邻舍秉烛,衡凿壁引光读书。[白话]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

  • 邯郸学步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出处】1、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2、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耳④。《汉书》邯郸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人就在这里创下了辉煌文明,据有关资料记载,邯郸仅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