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历史:北魏(386年557年)是鲜卑族拓跋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5年拓跋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从386年道武帝拓跋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延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年代表(远古北魏)
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时代位于今日华北地区的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拓跋鲜卑氏建立,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帝王世系庙号谥号姓名年号使用时间献明皇帝(北魏太祖追崇)拓跋北魏太祖(初谥烈祖)(西魏文帝改为烈祖)道武皇帝(初谥宣武皇帝)拓跋圭登国386年396年皇始396年398年天兴398年404年天赐404年409年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永兴409年413年神瑞414年416年泰常416年423年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始光424年428年神428年431年延和432年434年太延435年440年太平真君440年451年正平451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承平或永平452年北魏恭宗(北魏高宗追崇)景穆皇帝拓跋晃北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兴安452年454年兴光454年455年太安455年459年和平460年465年北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天安466年467年皇兴467年471年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1](拓跋宏)延兴471年476年承明476年太和477年499年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景明500年503年正始504年508年永平508年512年延昌512年515年北魏肃宗孝明皇帝元诩熙平516年518年神龟518年520年正光520年525年孝昌525年527年武泰528年元氏528年元钊建义528年北魏肃祖(北魏敬宗追崇)文穆皇帝元勰孝宣皇帝(北魏敬宗追崇)元劭北魏敬宗孝庄皇帝(初谥武怀皇帝)元子攸建义[2]528年永安528年-530年长广敬王元晔建明530年-531年节闵皇帝元恭[3]普泰531年-532年元朗[4]中兴531年-532年武穆皇帝(孝武皇帝追崇)元怀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5]太昌532年永兴532年永熙532年-5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