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无论是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一座丰碑.
在史学方面,它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此前的中国史学,《尚书》是纪言体,《春秋》是纪事体,《左传》是编年体,《国语》和《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之后,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就成为了我国的主流和正宗.这不能不归功于《史记》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在文学史方面,《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它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千百年来让人荡气回肠,难以忘怀.日本近代学者斋腾正说:“读一部《史记》,如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这决不是溢美之词.后代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也无法超越《史记》这座高峰.《史记》的艺术成就,诚如鲁迅先生所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国近代名人轶事
齐白石没出名之前,到北京卖画,但是生意极不好,自己苦闷之极。陈师曾看过他的画教导说:“画吾自画自合古”,于是白石醒悟,此后精进,声名达于中外。当陈师曾去世的时候,白石感慨:“微师曾,无我今日之名。”陈师曾和齐白石性格决然不同,陈以书画赠人,从来不考虑自己的画价值几何,性情所至,随手而赠。但齐白石鬻画为生,把润笔单挂在自己的画室里,曰:“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齐白石晚年待客,在自己橱子里总放有两盘点心,一盘是月饼,一盘是花生,黄养玉去拜访,看到的是月饼只有三块半,那半块被掰掉了一半,里面似乎都结有蛛网,而花生壳里隐约可以看到有蠕动的小虫子.同来的朋友告诉他,这食品只是用来看的,你要真的吃,可是真要闹肚子滴.齐白石喜欢吃螃蟹,有次黄养玉带了一大串螃蟹去看他,老头很高兴,马上安排保姆去煮,那保姆本来拎着螃蟹走了出去,但转眼又拐回来,把螃蟹摔到齐白石跟前说:你查下哈,是十三只(大概是这个数),不要赖我偷吃了.原来,老头经常怀疑自己的螃蟹被保姆煮的时候偷吃,看来还不是一次,所以每次保姆煮螃蟹之前都要老头自己数一下.行了,搞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