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前390年-前338年),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政治家、统帅,法家法派代表人物。
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
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军收复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部分失地。但商鞅在变法改革过程中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打击旧贵族,招致极大的怨恨,商鞅本人也遭到旧贵族势力的报复,最终身亡。
“移木建信”商鞅的故事?
商鞅立信于民
战国时,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惟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腰圆的小伙子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去把城门那木头搬走,要是官府赏钱,就说明他们还讲信用,往后咱们就听他们的;如果不赏给,就说明他们是愚弄百姓。他们往后说得再好,我们也不信他们那一套了。说罢来到城门前把那根木头搬走了。商鞅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五十金,一边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商鞅这才下令变法。
移木立信
秦朝达人商鞅
他不能跑,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太子本来就对他有怨气,加上贵族诬告,他跑也跑不掉,秦国四周的国家都被他得罪过,没人敢也没人愿意收留。国内由于商鞅制定的制度,也没人敢收留。他还是跑了几下,但是跑不掉,就被弄死了。
商鞅最杰出历史成就是什么?就历史成就会导致秦国怎么?商鞅最终为什么被五马分尸?商鞅的代表作
商鞅变法的成就就是使秦国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制国家,加强了君主权威打击了奴隶主豪强势力,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为后代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功高不可盖主,商鞅是因为功劳太大遭人忌被杀的,客观原因是他和后来继位的太子关系不融洽,改革者大多都无好结果。商鞅的政治观点改革措施都记述在《商君书》之中,《商君书》是商鞅的代表作。
商鞅变法--《史记商君列传》
1:既:随后乃:于是辄:就以:来2: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招募百姓,有可以将木头搬迁至北门的就给以十金。3: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4:读完短文,联系实际,请从治国和做人2个方面各写出你受到的启示。人无信不立,国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