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人大爱: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一直觉得中国古典诗词比外国翻译过来的要有韵味些,因为看外国的毕竟隔了一层。所以把自己喜欢的与大家分享了。上学时侯被强迫背,根本不解其中味,现如今读来,感触颇深。
柳宗元被贬后,写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历史上还有那些人遭遇坎坷而写以文章著天下?急用!!!!
李白(这个,你应该知道的)文天祥(那句最有名的不就是...)刘禹锡(那个什么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永(白衣卿相。坎坷的一生)好吧其实我想说老师讲一般以文章出名的命运都挺坎坷的。正是因为坎坷的命运才造就了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所以你随便想几个有名点的人物应该都可以在百度上搜到他们遭遇的挫折.真的相信我。
柳三变是否存在?
柳三变就是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为什么历史对柳永的评价褒贬不一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有许多人对他倍加推崇。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所以又有不少人对柳永的品格大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