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纪年,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纪年,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3/12/18 16:17:53

说明在没有轩辕黄帝的时候已经有了徐州。丰县在没有纪年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意思是指历史更加悠久,徐州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丰县历史更加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丰县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这是一句“准确描述了事实”的平常句子。

这也是丰县人自古就具有“文化自信”的体现。

为什么说这是一句描述事实的平常句子?地形图最能说明问题,请看地图:地图首先显示的是好大一块绿油油的平原对不对?

然后,徐州是一块高地对不对?丰县也是一块高地对不对?一个历史常识,在远古时代,人类的敌人绝对不是人类,而是大自然。

那个时候,人类不需要去争夺人类的财富,因为谁也没有剩余财富呀!人类需要的只是向大自然索取。

远古时代,大地之上,陆地是很少的,要么大森林,要么沼泽地,要么根本就是江河湖海。

一般平原就是沼泽地,山区就是大森林,剩下的就是江河湖海。

而,淮海地区是一个大平原。

在远古时代,在微山湖还不叫做微山湖的时代,微山湖是作为“沼泽水地”存在的,并且一定是比现在还要大的多的存在,一片汪洋,泥水荡漾,水茅草横生。

什么沛县,鱼台县,砀山县,金乡县,单县,萧县,宿迁,睢宁,邳州,贾汪区,台儿庄,枣庄等都是不存在的,他们都还是水茅草以及各种大鱼水兽和飞禽的栖居地,绝对还没有成为人类的栖居地。

没办法,他们这些地区的地势委实太低了,不宜于原初民栖居,只有徐州和丰县这两块“泥沼中的高地”生活着不多的一些“原初民”。

相传曾经有大鸟“凤凰”飞的累了,落于丰县休息,凤凰其实也是没办法,一眼望不到边的泥沼水汪洋,你是凤凰你也会选择在丰县休息一下。

说真的,在淮海这块大平原地区,远古时代的先民们谋生很容易的,随便渔猎一下也就可以生活了,犯不上辛辛苦苦的去发展农耕技术,也没有地方去发展农耕。

并不用学着中原的那些华夏部落民被黄河水逼着四处迁移,徐淮地区一开始的先民并不是华夏民,都是夷人。

夷人“善射惯行舟,”社会生产活动就是在沼泽地里划着独木舟渔猎,把徐州和丰县这两块高地当做永远的定居根据地。当然了,他们也只能有这两块高地可以栖居。

而中原的华夏先民呢,在森林或者灌木丛中四处搬家,因为全是陆地呀,有条件四处为家的。

世间事就是这样,辩证的很,有条件四处为家的反而没有先有家。

只是后来生活所迫,也许是天命所归,中原的华夏先民慢慢发展出来了农耕定居经济,也学会了某些水利建设技术,才出现了领袖人物轩辕。

才开始了定居地建设,才开始有了村落和城市。

而,徐州和丰县作为夷人的定居村落和城市早就存在很多很多年了。

即是说,徐州和丰县这块地方出现定居的居民是远远的早于中原地带的先民的。所以才有“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之说,这是事实。

只是后来,华夏民因为有水利技术,把沼泽地变成了良田,夷人要么被打跑了,要么被归化了。

但是,在被归化被打跑之余,完全有资格说一句,“以前我们比你们可厉害多了,起码我们先会搞的建设定居地。”

我们比你们先有的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甄传是不是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甄传的主角甄是小说人物,现实并不存在,而人物传记的人物记载是现实真实存在的。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关于人物传记的定义介绍: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名人(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甚至艺术家等)。记载人物经历的作

  • 北魏为何会分裂成东西魏?隋皇室又是如何在此期间发家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强盛的北魏(386534),自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499515在位)时起,国势便开始有些走下坡路了。及至其幼子即位、妻胡太后秉国政,颓势便益发加剧了。515年正月,宣武帝驾崩,六岁的皇太子元诩嗣位,是为孝明帝。新君年幼,无法亲政,其生母胡太后遂走上前台,临朝称制,行使起皇帝的权力,执掌国政了。胡太

  • 清代有人因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丢了性命,你对清代的文字狱有何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满清在入关前,是一个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得到了天下后,是非常的不自信,所以,满清实行了杀戮政策,杀戮之后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这一政策,就是直接使满清与世界彻底脱轨,无法接触到西方世界工业变迁的洪流,使原本处于世界巅峰的国家逐渐沦为侵略者们眼中的一块肥肉。可以这样说,后来发生的打着各种旗号

  • 都说赵云赵子龙是常胜将军,不谈三国演义,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赵子龙,数百年来一直是有口皆碑、最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三国英雄,甚至相当程度上可以去掉「之一」。但凡有关三国的小说、戏曲、影视、游戏,赵云通常都被设定为剧情众多、能力超卓的重要人物。而随着21世纪网络的发展,知识的普及,大众需求也自然会跟着提高层次。因此,当一些读者发现真实历史《三国志》记载的赵云,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到底有没有妻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有!因为柳永后来当了余杭县令!在以孝道做为最高伦理标准的社会里,男人不结婚只能是结不起婚,或法律上允许不结婚。否则一顶不孝的帽子落下来,谁都受不了!何况是官员!没有妻子就意味着“无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依照宋朝的婚姻法,妾是不能成为妻的,否则要判刑三年。做为官员,可以有妻无妾,但不能有妾无妻

  • 作为武将的赵云,历史形象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虽然在演义中对赵云有极大的神话,但也并不意味着就是现代人认为的“保镖”、“没有战功”、“战绩平平”。只不过是演义侧重突出强化的是武力,而历史上赵云是以将领的品质才能而闻名。在《三国志》中陈寿对赵云的评价是:“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陈寿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 胸有成竹的历史主角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典故】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

  • 成语 (破釜沉舟) 相关故事( ) 相关的人物(项 羽)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为报叔父项梁之仇,亲率二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返顾。项羽【成语】:破釜沉舟【拼音】:pòfǔchénzhōu【zdic.net汉典网】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

  • 金华历史上都出过哪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在头条曾回答过此类问题,在此再写一部分我们义乌历史上出过的名人以作回答。颜乌:据说是秦朝时期人,以孝闻名于世,西汉刘向《说苑》记之。杨茂:从东汉光武帝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杨乔高祖。杨乔:东汉尚书,汉桓帝爱其才,召他为女婿,不肯接受,绝食七日而卒,明代方孝孺曾作文大赞杨乔。杨璇:杨乔弟,

  • 王羲之的字何以能“入木三分”?读了“入木三分”之后有什么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做事最怕认真二字,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如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事,终会有那么成功的一天.三顾茅庐:刘备四面楚歌:项羽七步之才:曹植入木三分:王羲之马革裹尸:马援约法三章:刘邦司马青衫:白居易闻鸡起舞:祖逖投笔从戎:班超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