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隐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很有才学,号称“卧龙”。刘备曾三次拜访他,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出来做了他的军师,并得到了他的高度信任
有一次,曹操带兵十万,向新野进军进攻刘备。面对曹操的进攻,诸葛亮建议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但是诸葛亮又考虑到自己刚刚出山,担心关羽、张飞不服气,计划难以实现。刘备知道后,就赐给他帅印和尚方宝剑,并嘱咐其他人必须服从指挥,如有违抗,一律斩首。
于是,诸葛亮便命令关羽和张飞带兵埋伏在豫山中,让赵云打头阵,以假装战败诱敌追击。曹操看到刘备的军队乱七八糟,便哈哈大笑,直奔刘军杀来。赵云假装战败,引诱曹军追击。当曹军走到狭窄的山路时,诸葛亮命令早已埋伏在四周的关羽和张飞的部队立即火烧曹军,十万曹军被全部击溃。
三国演义之初出茅庐完整故事?
茅庐指的是诸葛亮的住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敦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城。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请给我诸葛亮初出茅庐内容和读后感?
我们学习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他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而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听我道来。
曹操消灭军阀后,准备南下灭掉刘备,以统一全国。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他让赵云和曹兵对战,并假装败走博望坡,引曹队人马到伏兵藏身之处,这时关羽、张飞引兵杀出,与曹军对抗,不过诸葛亮清楚他们几千人对不过曹军几十万人,让关羽、张飞再度“失败”。
最后曹军追伏兵直到一条狭窄的芦苇丛,诸葛亮命人放火烧芦苇,烧得曹军焦头烂额,赵云、张飞、关羽趁机回兵冲杀,拦住曹兵去路,两面夹攻,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一仗刘备军队大获全胜,因此被认为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后的第一功。
诸葛亮能帮刘备打胜仗是因为他才华横溢,那他又是如何变成博古通今、才高八斗的奇才的呢?
那是因为诸葛亮小时候博览群书,并且善于思索,也就造就了一个人才。我们小学生不正要学习诸葛亮吗?现在的学生,一直都处在被动学习,即使是看书也看完了事,不会想想文章的具体内容、中心思想。
学习浅尝辄止,又岂会掌握真正的本领?
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对学习的态度,不然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