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赵云的资料

关于赵云的资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08 更新时间:2023/12/19 19:52:58

赵子龙(公元?公元229)名赵云、字子龙,亦称赵子龙;一说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城南)人,一说邢台临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另有当代“中国武术散打王”(85公斤级)赵子龙。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坂坡恶战中保护刘禅甘夫人脱险。刘历史人物《赵子龙》雕像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邢台临城是赵云的故里。三国名将赵云,字子龙,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赵云“长板坡单枪匹马救阿斗”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唱!据临城明清时期地方史志记载,在临城县一共有三座赵云故里碑。综合考证临城的古代民间传说、赵云后裔的家谱记载、四川武侯祠的记载、赵云故里碑的记载,可以断言:赵云确系河北临城县澄底人。刘备在得到了汉中之后,封了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封赵云.因此在三国历史中,蜀国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只是陈寿将其五人并在一传,因此民间才有五虎上将之说,而罗贯中喜欢赵云的忠义,因此才在演义中大大地吹了一番.容貌:身高八尺,姿颜雄伟三国志11赵云头像官职:牙门将军、偏将军领桂阳太守、留营司马、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爵位:永昌亭侯谥号:顺平侯子女:赵统(长子)、赵广(次子)曾效力过的势力:公孙瓒、蜀汉《大辞海》:赵云(?-公元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终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辛未(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赵云之旅--点击看大图赵云为本郡所举,率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1],公孙瓒喜云来附,却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归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之征讨。刘备时亦依托于公孙瓒,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遣刘备为田楷拒袁绍,赵云随之前往,为刘备主骑兵。后以兄丧,辞瓒归乡。庚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赵云见刘备于邺。壬午(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赵云与夏侯敦等战于博望,生擒并推荐夏侯兰。戊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赵云于长阪身抱刘禅、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迁牙门将军。赤壁战后,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以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原太守赵范。赵范有一寡嫂樊氏,国色,范欲以之配赵云,赵云辞之。辛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入益州,赵云领留营司马。后与张飞勒兵截江留后主。壬辰(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癸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赵云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入川支援刘备。在攻克白帝、江州后,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平定江阳、犍为等郡县。甲午(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赵云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合围成都。益州既定,拜翊军将军。时议欲以成都中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驳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刘备即从之。己亥(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赵云于汉水大破曹操兵。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号为虎威将军。辛丑(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刘备不听,遂东征,留赵云督江州。壬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刘备失利于秭归,赵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癸卯(公元223年):建兴元年。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丁未(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赵云随诸葛亮驻汉中。戊申(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赵云与邓芝率疑军据箕谷,以诱魏军,为诸葛亮祁山伐魏主力争取时间。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赵云。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问邓芝曰:“街亭之败,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时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己酉(公元229年):建兴七年。赵云病卒。辛巳(公元261年):景耀四年。谥曰顺平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人物查询系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系免费使用的关系型资料库,截至2020年5月为止,该资料库共收录约470,000人的传记资料,这些人物主要出自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该资料库除可作为人物传记的一种参考资料外,亦冀可敷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之用。1、《伍子胥列传》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伍子胥,春

  •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彭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彭祖,中国古代养生学奠基人,大彭氏国创始人,华夏最长寿老人,传说寿高八百。屈原写进楚辞,司马迁记入《史记》,孔子表示钦佩,真有其人,但后被神化。二、黄帝后人彭祖为黄帝八世孙:黄帝一昌意一颛顼一称一卷章一重黎一吴回一陆终。其父陆终,汉族,其母鬼方女,少数民族。兄弟六人,彭祖居三。生于今陕西华县一带。在

  • 退休的讲话稿5分钟2020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付出——是一种享受;忙碌——是一种快乐!在今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我将继续为栾城的事业和家乡的发展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忙碌,在忙碌中寻找更多的快乐!坚决做到:思想不退休,政治不褪色;精神不滑坡,前进不间歇。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退休的讲话稿,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退休的讲话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 两位历史人物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

  • 历史泰斗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当代历史领域泰斗有:邓广铭、箭伯赞、何炳棣、吴晗、郭沫若、范文澜、周谷城等……历史学家邓广的专著《中国史纲要》早在六十年代初,即为高校文科的首选教材之一。他致力于唐宋辽金史的探究,尤其是对宋史方面的研究已超越前人的成就,成为宋史学界的一代宗师。其精于历史人物传记之作,《王安石》、《岳飞传》、《辛

  • 四面楚歌乐不思蜀七步之才指鹿为马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项羽。项羽被刘邦帅韩信等一帮子人围困在垓下,入夜汉军唱起楚歌,楚军以为楚地尽失,军心涣散,无心再战。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蜀后主刘禅。刘禅投降魏国后被带到魏国国都,司马昭问他还想念蜀国吗,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曹植。曹丕称帝后不放心曹植,命他七步之内作诗一首,

  • 急须800字左右的文化名人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后来不断的挤出时间,所以他永远有用不完的实验时间。从而变成了科学家。(2)、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艺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3)、巴尔扎克用如痴如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刘禅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刘禅,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刘禅(shàn)(207年-271年),既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

  • 文若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荀荀(yù),(163212),字文若,颖川颖阳(今河南许昌)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太尉,谥曰敬。荀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

  • 传记类书籍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01.《苏东坡传》:苏东坡曾经对自己的功绩评价说:“若问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从这三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苏东坡一生的艰辛遭遇,虽然东坡文章诗词名震天下,可是仕途却非常坎坷。在林语堂先生笔下,将苏东坡的一生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更加丰满、性格鲜明的大才子形象。02.《贝多芬传》:才华横溢的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