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商鞅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商鞅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4/3/26 23:22:21

车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马分尸。所谓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六块,所以名为车裂。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关于商鞅的死。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孝公死后,太子即位为秦惠文王,商鞅受到敌对势力的攻击,结果被擒获,车裂于咸阳。此事在《史记商君列传》、《战国策秦策》、《韩非子和氏》等史籍中都有记述,《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咸阳市五牛分商鞅”更作了详细的描写。当时,也有人是在死后其尸体又被车裂的,如吴起苏秦及秦国的等。

司马迁简介,简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他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司马迁去世之后,《史记》并没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视。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经过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商鞅之法施行130年出现秦帝国,为何有人说商鞅要为秦亡负责?

秦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儒士总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也就是说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秦政暴虐”。那么“秦政暴虐”的始作俑者是谁呢?当然是商鞅,因为商鞅变法,将秦国从王道治国变更成了霸道治国。商鞅开秦国酷政之先河,因此有人认为商鞅要为秦亡负责。那么笔者不禁要问,以儒治国的两汉、两晋、隋唐、两宋、大元、大明、大清,他们的灭亡,是否要孔子负责呢?

剑有两刃,一刃杀敌,一刃伤已,死于利剑之下的人,是否都要问责造剑师?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将军战死沙场,是否都要问责兵家孙武?很明显这个逻辑是行不通的,事物本身有利有害,这看使用者如用使用。商鞅的法家为治国大道,法家本身也是一门学问,用法家是兴是亡,皆在时势与人。秦朝灭亡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远远不是粗浅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原因。

明生于暗,美生于丑,善生于恶,阴阳二者共存一体:失去了阳,则阴不存;没有了阴,那自然也没有了阳。商鞅变法,依法治国,重刑重赏:秦人不觉无鼻之丑,不觉无脚之便,这说明秦法残酷,伤人身体,取人性命是它的常规手段;秦人富足安康,家有余粮,秦人知法守礼,文明昌盛,这说明秦法大慈,它让秦国民富兵强。可见秦法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秦法的最终目的是以恶致善。

法家的精髓是“与时俱进”,国家变革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循古,不塞今,世异则事变,事变则备变。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商鞅的战时法令就不适合秦朝了,需要及时变法而治。可惜法家巨子韩非死了,李斯又没有法家巨子的大无畏大无私精神,这最终导致秦王国的法令无法有效治理秦帝国。反秦战争,楚汉战争之后,数百万人死于战乱,刘邦重新恢复秦政,萧何对秦法有所增损,让秦法变为汉律,而汉律在秦法的基础上更适合治理天下,故大汉崛起。

要求商鞅为秦亡负责,就好比富二代破产后,要追责他的父母一样,实属无理取闹。

要商鞅为秦朝的灭亡负责,根本就是不懂历史的无稽之谈。

秦重刑罚而轻礼教,导致未能很好地同化六国民众,也加重对民众的压迫。加上秦朝修阿房宫等沉重徭役赋税,最终使民众“触底反弹”,掀起了反秦的大旗。

乍一看,和平年代行苛政重刑,法家好像要为秦亡负责?

没错,单一法家(而不是后来儒家学说中的法家元素)的治国手段本身就过于偏激,不利于和平的大一统的时代的管理和教化,反而容易激发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而商鞅又是在法家思想成为秦国治国思想的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角色,所以商鞅也要为秦亡负责?

可惜并不是,如果一定要给秦亡找一个背锅侠,那么这个人应该是不思变通的秦朝统治阶级。

抛开时代背景谈历史就是耍流氓。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的是先进的地主阶级,是主张大刀阔斧地改革的学说,配上秦朝的野心,那就是用来一统天下的学说。所以商鞅在秦国推行法家思想,无论从生产力角度还是阶级角度还是统一角度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但是,法家最大的缺陷就是重刑罚而轻礼教,不利于迅速同化被占领区民众,很容易因严酷的刑罚而进一步招来民众的憎恨,加剧民众和统治阶层的隔阂。所以,秦的统治始终没有深入刚刚经历了残酷战争的人民的民心。

结合历史就会发现,凡是英明有为的帝王,都十分注意休养生息以及对民众的教化,这不但减少了民众对旧政权的依恋,还增加了他们对新政权的好感和认同。所以,正是秦朝统治阶层对严刑重法的迷信,没有结合社会现实对治国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改革,才导致秦朝速亡。

把秦亡的锅扔给商鞅非常可笑,商鞅做的事有利于秦的强大、符合历史规律,怎么要为150年后新的社会现实做预测并负责?难道清朝灭亡应该孔子和董仲舒负责,民国灭亡要孟德斯鸠和卢梭负责?如果人类有一天灭亡了,要智人负责吗?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小孩刚7岁,阅读还停留在绘本阶段和社科书籍,适合7岁孩子在文学方面的书籍有什么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仔细看了您的问题补充,根据你的需求我来推荐一些适龄儿童文学范畴桥梁书。7岁是读桥梁书的时期,桥梁书是介于纯文字书籍和绘本之间的一种阅读难度既没有纯文字书那么高,又能满足“幼小衔接”至小学3年以前孩子对于文字阅读需求的一类书。顾名思义,就是从读图(读绘本)到读纯文字之间搭桥的一类书。桥梁书的图画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英俊潇洒,勇冠三军赵云,是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着力刻画的人物,可说是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更由于《演义》是根据史实来写的,人们对赵云的英雄事迹几乎信以为真。赵云是除关张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致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兄弟之中,在不少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特别是他追随刘备时正是刘备

  • 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手机,空闲时间你看过哪些至今难忘的小人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生产队时期,没电视手机,空闲时间看过的小人书大布分是一些赞扬革命先烈、革命老前辈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小人书,《赵一曼》《刘胡兰》《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等还有好些都叫不上名字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的故事感人,看的次数也多,所以至今难忘!生产队时期,没有电视,但我能看到的小人书可算不少,什么《三国演

  • 初出茅庐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典故】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敦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

  • 赵子龙的性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姓名:赵云,字子龙(三国人物)籍贯[冀州]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容貌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官至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谥曰顺平侯子女赵统赵广赵云-简明历史传记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坂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

  • 老舍自传100字以上500字以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学者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奖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奋读书,科学、哲学无所

  • 谁能推荐我一本关于历史人物传记或历史故事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非常经典《康熙》配套《乾隆》配套《雍正》配套《刘邦传》挺好看的《庄子。逍遥人生》这些都是经典的、非常好看、我们家就有书店应该有卖的也许有的绝迹了修鞋的老人。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一位修鞋老人,每当我走到上学的路上,他那瘦瘦的身躯,慈祥的面容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两年前,在我上学路的一棵高大的梧桐

  • 王安石的人物传记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

  • 历史上三国的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讲魏蜀吴的。但是,三国演义加进了不少文学艺术。终极三国和三国志。三国演义都不一样。那是一部偶像剧,里面的内容都是乱来的。想了解三国,还是要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吕布(?-199年2月7日)百,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度古包头九原

  • 比较好看的名人传记有哪 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名人传》罗曼.罗兰《三大师》斯蒂芬茨威格,《斯巴达克思》乔万尼奥里,〈拿破仑传〉叶维塔烈尔,《人类群星闪耀时(尤其推荐很好)》斯蒂芬茨威格法国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作传,经典之作。其他著名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