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

如何评价柳永在词坛上的地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32 更新时间:2024/1/25 15:42:43

柳永(约983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柳永在中国词曲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三个第一”来概括:“他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人,第一位开创俚俗词派的代表词人。”在词坛发展史上,柳永是位丰碑式的人物,他一生写就了许多不同于唐五代词风的新词,促成了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转变,大大丰富了词的表现力,柳永的不懈努力为宋词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北宋词坛上如果没有柳永,唐、五代以后的词的命运,也许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

一个词人的文学地位的高低,是由他对文学贡献的大小所决定的。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需要一批为之奋斗的人,北宋时期,柳永开辟的俚俗词派,让宫廷词、士大夫词逐渐走向民间,促进了宋词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以至出现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现象。

依照题目的重点,这里首先谈谈柳永在中国词学中的地位,后面再谈柳永的贡献:

第一、柳永在中国词学中的地位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祖父柳崇以儒学知名,父柳宜官至工部侍郎。据《嘉靖建宁府志》卷四载:“建州至宋而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押于文”。柳永出身在这样一个儒宦家庭,从小生活在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俗昌盛之地,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为他成为一个杰出词人打好了根基。他从青年时代离家赴汴京应举时起,便大力开始了词的创作。与此同时,他却科场失意,屡试不中。此后更由于此,遭到排斥,他便以“才子词人”、“白衣卿相”自居,长期混迹于青楼楚馆、教坊里巷,与歌妓、乐工等下层市民为伍,将全副精力为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广为演唱的词曲,同时亦从中获取生活所资。下面是人们对他专业词人的看法:

(1)罗烨《醉翁谈录》即云:“曹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由此可见,他的确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词人。

(2)郑振铎先生的话说,是一个“职业的词人“。

(3)一代词宗唐圭璋先生明确地肯定“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宋词昌盛的奠基人”。

虽然在他50余岁时,或迫于生计,或屈从家庭的压力,仍然走上及第仕宦之途,但终70余岁之一生,大半生是以创作词曲为专业,他传至后世的除了《煮海歌》等个别诗作外,惟有二百余首词作。这些词作的数量与质量是他之前的词人无法比拟的,他的词集《乐章集》也“是第一部文人词专集”。因而他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荣称为我国词史上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和作家。这一看法几乎成为专家学者们的共识。

柳永也是词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在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文人当推柳永。慢词是相对急曲子而言的。在敦煌发现的唐琵琶谱中,有“慢曲子”之名。其特点是舒缓袅娜,调长声曼。慢词是依慢曲子填写的歌词。从今存的词牌上标明了“慢”字的词来看,它的字数一般较多。若以《类编草堂诗余》的说法为准:五十八字以下为小令,九十一字以下者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者为长调,有的慢词则为中调,如《卜算子慢》只有八十九个字。可知,慢词与长调并非一个等同的概念。然而,人们多将慢词与长调合为一谈。若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标准,《乐章集》中的慢词当为一百零三首,占柳词的总数的一半。这个比例在词家中是极为罕见的。据《钦定词谱》所言,柳永共创新调十八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慢词。

北宋之初,沿袭花间、南唐之风,是令词的一统天下。只有到了柳永手里,才大量创作慢词,并广为传唱,真正开创了宋词的新天地。

薛砺若先生的《宋词通论》肯定地说:“北宋慢词真正肇始的人物,不是晏欧关聂等人,而为此`失意无聊,流连坊曲’的柳三变。”热情地称赞他“是北宋慢词造始的人物,是词家革命的巨子”。

宋词发展的第二期“是花之怒放时期、是创造时期,同时也是北宋词最灿烂、最绚丽的时期”标定为“柳永时期”。确实,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慢词的大家,他的《乐章集》中一大半作品属慢词,达140首左右,令词反而为数甚少,这是他之前的词人无法比拟的,也是他之后的词人难以比拟的。不仅在数量上如此,他还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文人词含蓄短小、以比兴手法为主导的创作模式,从乐曲、体制、结构、表现手法上开创了新的途径,为宋词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他首创“以赋为词”,成功地将辞赋家的铺叙手法用来作词,开拓了词学创作的新途径“屯田蹊径”,创造了一套适合慢词长调的表现手法,被人称为“柳氏家法”。因而,柳永在词史上完全是一个名实相称的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大家。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开创理俗词派的代表词人。词原起于民间,敦煌曲子词充分反映了词的草创时期的面貌,保留了民间理曲俗词的本色。但进入文人手中之后,词走上了雅化的道路。

到了柳永时,由于他长期流连街坊巷曲,并成为替歌妓、乐工创作的职业词人,为了适应市井歌妓的演唱和市民阶层的欣赏,他“以俗为美”,在词的语言、结构与风味上,更多地继承、发扬了民间词的俚俗本色,将词从士大夫文人的沙龙引向了市井街巷的广阔天地,开创了宋代的理俗词派。

《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

宋人也早已指出柳词近俗。如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骸骸从俗,天下咏之”。黄异《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亦云:“(柳永)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便俗,故市井之人悦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云:“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

诚然,柳词语言通俗,不避理语,易唱易记,深为广大市民阶层喜爱,因而流传最广,传播最远。可见柳永理俗词的魅力与流行的状况。

第二、柳永的贡献柳永的贡献主要在哪些方面呢?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是词的题材领域的大幅度拓展。和柳永同时的晏殊、张先和欧阳修等贵族词人,虽然也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在题材方面,并没有超出西蜀词和南唐词的范围,多数都是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真正大幅度地拓展了词的题材领域的是柳永。是他第一次真实地、多角度地描写了当时朝野上下的晏安游乐与大都市的节物风光,把“仁宗四十二年太平”光景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所谓“升平气象,形容曲尽”,是他第一次以平等的、同情的心态描写歌妓的悲惨生活和不幸命运,为歌妓的从良、自由和解放而大声呼喊;是他第一次以慢词的形式咏史怀古,气势苍莽,感慨深沉,从而为此后的咏史词和怀古词导夫先路。

二是词的语言的进一步丰富。唐五代以来的词的语言,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诗的语言,所谓“就唐人诸家诗句中字面好而不俗者,采择用之”,如温庭筠冯延巳李煜、晏殊、张先、欧阳修诸人就是这样。另一个来源是市民口语。如唐代民间词,以及韦庄、尹鹗等人的部分篇什。

就柳永的全部歌词来考察,于中自然不乏传统的词赋语言,但是通俗、生动、泼辣的市井语言却占了多数。这就不仅从另一个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词的语汇,使之获得了更多的生活感与现实感,找到了语言艺术的源而不是流,不仅亲切、平易、明白家常,使之赢得了更为广泛的读者和听众,而且昭示了中国文学及其语言的新的发展方向由雅而俗,由贵族化而平民化。

三是慢词的大量创作及其一系列艺术法则的初步建立。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来首。宋初词坛,词人习用的仍是小令。据统计,张先、晏殊和欧阳修分别存词164首、136首和241首,他们所作的慢词分别为17首、3首和13首,仅占其词作总数的10.3%、2.2%和5.4%;柳永存词212首,所作慢词竟达125首,占其词作总数的58.9%,居唐五代宋初词人之首。

为着配合慢曲在音乐上篇幅大大加长的特点,柳永在吸收汉魏六朝抒情小赋和民间慢词之营养的基础上,创造了慢词的铺叙手法,以赋为词,层层铺叙,一笔到底,始终不懈。又首创领字和双拽头等等,为以后的词人开无数法门。

四是平民风格的重建与平民意识的发扬。词,本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通俗的音乐文学样式,自从中晚唐以来的文人染指之后,这种文学样式便渐渐地丧失了它早期的真率、通俗、质朴与刚健的平民风格,而在雅化、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是到了柳永,才真正把它从贵族的歌筵舞席再次引向勾栏瓦肆、山程水驿乃至一切有井水的地方,扩大了它的社会基础,恢复并加强了它的平民色彩。他以自己的真率、朴素、清新的词句,以对普通市民的生活、情感与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发自内心的对于人生忧患的深沉感喟,一扫贵族词坛的典雅、雍容、无病呻吟和装模作样,闪现着平民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光芒。

这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正是当时的贵族词坛所缺乏的。宋词之开始具备自己的品格与面貌,即以这些重要的突破为表征。

结论:柳永的“三个第一”是无可置疑的,它是宋代词坛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词曲发展史上一个突出而罕见的现象,可将其命名为“柳永现象”。

“柳永现象”的出现是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的。它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能充分反映社会面貌、能细致表现复杂情感的慢词长调繁盛的新时代;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通俗文学与传统雅文学分庭抗礼的新时代;它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商业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大为壮大,职业文人开始出现的新时代。

(图片均来自网络)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984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官宦之家,原名三变,暮年及第,屯田员外郎任上致仕,人称柳屯田。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1002年,柳永离家游学,流连于苏杭一带青楼楚馆。1008年进京赶考,多次落第,失意颓废之下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是因为这首词让仁宗不满,不但否决了别人对柳永的举荐,还在他后来科考的时候说了一句“且去填词”。从此,北宋少了一个姓柳的官员,而词坛多了一位大师。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这首词是柳永最优秀的代表作,传唱千年。他继承发扬了男欢女爱、别愁离恨的婉约词风。改变了由“小令”为主流的词作方向。从柳永往后,篇幅更长的慢词和篇幅短小的小令齐头并进。

仕途的失意让柳永一时间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爱人四处奔波。长期的市井生活为柳永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描写普通男女情感生活成为他创作的主要方向。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写实白描的艺术手法以及大量民间俚语被运用,所以柳词也被所谓的高雅主流文人嫌弃。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这首词是柳永另一首代表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情感,语浅而情深。——“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望海潮》是柳永首创的词牌。词牌的创作也是柳永除慢词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宋词共计880多个词牌,属于柳永首创使用的就有100多个。这首词前半部分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后半部分写西湖清致,字句考究优美,节奏平和舒缓,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古传唱。

这首词也是公认的柳永描写市井风光的代表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因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被仁宗“且去填词”,但柳永跟其他文人一样,一边对科举考试不满,另一边又从来没有放弃进仕的希望。在朝廷推行新政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只是已经不复壮年。

作为婉约派的词作宗师,柳永不但首开慢词先河,还极大丰富了宋词的创作格调。后来的词家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受惠于他。在情感(雨霖铃)、羁旅(八声甘州)、市井风光(望海潮)等方面的词作创作上有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为一代宗师。

然而,因为创作手法及民间俚语等因素,与其他文人追求的高远雅致相去甚远,为庙堂不喜。加上柳永与烟花之地过往甚密,除填词以外并其他成就,所以在文坛的整体影响力和地位与艺术成就不相匹配。

这不得不说有一种互相矛盾的喜感,当时的宋朝经济繁荣,文人狎妓成风。能得到当红姑娘的青睐绝对是一件风流雅事。但到柳永这里却成了被批评的借口,原因可能是他太受欢迎了吧——导致跟他同时代的文人在青楼不太好混。其他人写普通百姓就是关注底层人民,柳永描写市井小民的生活情感就是艳俗,不公平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祖冲之的小传2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祖冲之的小传: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

  • 如何评价祖冲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成功编制了《大明历》,是南宋最优秀的历法,开辟了历法史新纪元著有《缀数》最杰出的贡献是圆周率,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字推算到7位以上的科学家华罗庚(《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祖冲之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并且还是一位文学家

  •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真实的经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秦孝公死了,商鞅的伯乐靠山去了;秦国变强了,商鞅的仇家来了,既有私仇也有国恨;变法成功了,百姓安居了,商秧却被自己的变法逼上了绝路,结果死于战场,全家被诛,尸体还被车裂……这些就是秦孝公死后,商鞅的真实经历。背景商鞅,约生于公元前395年,死于公元前338年,卫国(今河南省黄县梁庄镇)国君的后裔,姬

  • 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一、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

  • 古人由水引发的思考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长江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题庐山瀑布》

  • 中国近代到现代那些传奇人生最让你敬佩,他或她是谁,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穷苦人翻了身,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主席革命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位顶头立地的传奇人物,令我无限敬佩,敬仰,无限热爱毛主席!!!最让中国人民敬佩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把毕生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和他热爱的人民。他一生只为五个字一一为

  • 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了!!!!对于毛主席的喜欢,我相信在中国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崇拜,喜欢毛主席的。因为毛主席对于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可以说无人可比,所以对于毛主席的喜欢真的无人可以替代。赶跑了欺压中国百年的帝国主义,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就开始了在中国的

  • 简评一位福州历史人物 80字左右 如林则徐,严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好!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妙!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呱呱叫!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非常好!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非常妙!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全国人民呱呱叫!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异常好!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异常妙!林则徐虎门烧烟.干的外国人气的呱呱叫!《四洲志》,清林则徐编,一卷。本书是林

  • 在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繁荣人物传记怎么写啊?字数越多越好!拜托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鲁智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里的重要英雄形象,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排名十三,他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故又被人称作“花和尚”。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

  • 胸有成竹是什么古代故事里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文同,北宋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