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萍乡所有姓氏排名?

萍乡所有姓氏排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2/3 2:11:28

萍乡姓氏排名暂无定论,旧时萍乡城内俗称有名的一句:南张北姚,无事莫聊,张家喊打,姚家喊舍。说的城南张姓家族团结性好,好习武,会功夫而出名。

城北姚姓家族有当官的,读书的人多会舞文弄墨,形成文武对持的现象。随着新社会的变迁。这一现象已不复存在了。

江西省萍乡市前50名姓氏在各地分布图

萍乡是哪一年被日本鬼子占领?

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中,日寇三次窜扰侵犯萍乡

1、1944年6月13日日军第13师团全部,第3师团一部,人枪约3万余人,并配有骑兵一联队,炮数十门,由湖南浏阳窜入上栗湖塘乡,分两股入侵萍乡县城。7月1日退出萍乡。

2、7月12日,日军27师团和34师团各一部,约两万余,并有相当的骑、炮兵配合,由湖南的醴陵白兔潭窜入上栗市,分两股侵入萍乡县城。8月9日,一部分从南坑经长丰、杂溪窜入莲花,一部分从下埠、老关全部退出萍乡。

3、9月间,日军从湖南醴陵窜入老关、登官进行骚扰,被我72军将士在枧头洲(老关西北)、杨樱岭(老关西南)奋力抵抗,击退来犯之敌,日军未能侵入萍乡腹地。

日军3次侵犯窜扰萍乡,两次深入腹地,先后盘踞47天,除桐木、宣风、大安3个乡镇以外,全县其他各乡镇都被日军骚扰。被日军直接杀害的1300多人。房屋被烧毁801栋,大小耕牛5500多头,粮食庄稼被糟蹋,谷米杂粮被损1.88万余石,服饰、食品、农具等物资被损1.12亿余元

萍乡古名?

萍乡,古时候被称为萍实,被赞为人杰地灵之宝地。

萍乡作为江西省地级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宜春市、吉安市接壤,南与吉安市和湖南省株洲市毗邻,西与湖南省株洲市相连,北与湖南省长沙市交界。

地貌较为复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境域国土面积3831平方千米,辖安源、湘东2区和上栗、芦溪、莲花3县。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

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市中心城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千米,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市中心城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千米,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

萍乡春锣习俗作文?

萍乡春锣是流传在萍乡一带的由“报春”演变来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每逢春节之后,报春人身背锣鼓,挨家挨户去告诉人们当年的家事季节,提醒人们注意及时播种、耕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普及,春锣演唱的内容开始改变,成为向人们恭贺新年、传吉报喜,并逐步发展到说人物、扬善贬恶的一种艺术形式。

春锣由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在演唱之前或间歇之中,演唱者挥动鼓签、锣槌,敲打出|仓冬冬仓|仓冬冬仓|仓冬冬仓冬冬仓冬冬仓的锣鼓节奏,然后左手用鼓签击鼓沿为板,开始演唱。

春锣用萍乡方言演唱,它的基本唱法是七字句,有时为了增加节奏的变化,它也采取戏曲中的垛板滚唱,这些音调与萍乡方言结合很紧,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演唱者身披一黄色绸或布袋,将一面直径约200公分的小鼓系在左腹部,鼓边挂一同样大小的小铜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敲打出“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咚呛”的节奏,作为曲首的过门和段落之间的间奏音乐。传统春锣演唱的最大特征是“见赞”;三皇五帝、文武百官、九流三教、平民百姓、男女老少,见人赞人;烟茶酒果、绸缎丝棉、竹禾药材、桌椅摇篮,见物赞物;起屋造船、修桥补路、蒸酒熬糖、纺纱织布,见事赞事。一个才艺高超的老艺人,往往记下了数以百计的小段子,对人对物对事都能应对如流。相传一般艺人唯独不大敢进中药铺,尽管店主报酬丰厚,那数以百计的中药名称往往令艺人们怯而止步,望着这令人唾涎的丰厚偿赐而不敢问津,诚然也有敢吃这个肥?的“大师”,只不过是凤麟角罢了。

一.历史起源

萍乡春锣的起源,春锣产生于春天,早先的农民对季节变化模糊不清,为不延误农民播种,每年春季,朝廷就派人到乡间鸣锣告示,提醒农民耕种。随着日历的普及,春锣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流传至今。

春锣的一般认为由民间“报春”演变而来。旧时历书未普及,报春人就身背锣鼓,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歌,挨门串户提醒人们及时播种。历书普及后,春锣逐渐演变成祝贺新年、传吉报喜、说唱人物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艺人的流动演唱还把春锣传到了宜春、万载和湖南醴陵、浏阳等地。

1956年,春锣艺人荣孝善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上表演,开创了春锣登大雅之堂的先例。1998年、2002年,作为江西惟一的代表曲种,萍乡春锣先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北京长安大戏院参加了第三、四届中国曲艺节。春锣俨然成为萍乡的一张“文化名片”。从单人唱发展到两人或多人唱,单纯的锣鼓伴奏到增加二胡、琵琶、唢呐等乐器伴奏,萍乡春锣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新。但没有专项经费,缺乏活动场地、设施,专业创作人员和演出人才青黄不接,这也是春锣这一民间珍品当前的现状

春锣在萍乡有近200年的历史。因为当时的农民对季节变化模糊不清,为了不耽误农民播种春耕,朝廷每年春季就派员到乡间地头鸣锣告示,动员农民耕作。随着日历的出现和普及,春锣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于是,从解放前开始,每年的正月一些略懂说唱艺术的民间艺人就以手里敲着锣鼓、口里用萍乡方言唱赞歌的形式走村串户,以求得主人赏赐的少许钱币。春锣,当时成为了穷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萍乡一批民间说唱艺术的活跃分子将萍乡春锣进行艺术加工,在唱腔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在50年代,当地著名的乡间艺人荣某将萍乡春锣敲到了北京天安门,唱进了人民大会堂。为了提高萍乡春锣的艺术品味,萍乡市采茶戏团原副团长雍开全将清唱的萍乡春锣进行了配曲,在唱腔上将萍乡采茶戏的反情调融合在萍乡春锣里。克服了该曲种原先唱腔低调,吐字不清等弱点和缺陷,使表演者的唱腔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克服了原先乐器单一,一个人独自“作战”的局面,使一些大型的乐器也为这门独特的说唱艺术服务。

春锣用萍乡方言演唱,它的基本唱法是七字句,有时为了增加节奏的变化,它也采取戏曲中的垛板滚唱,这些音调与萍乡方言结合很紧,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相传一般艺人唯独不大敢进中药铺,尽管店主报酬丰厚,那数以百计的中药名称往往令艺人们怯而止步,望着这令人唾涎的丰厚偿赐而不敢问津,诚然也有敢吃这个肥的“大师”,只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

二.表演形式

它以明快的节奏、诙谐的语言和简便灵活的演唱形式而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演唱者身披一黄色绸或布袋,将一面直径约200公分的小鼓系在左腹部,鼓边挂一同样大小的小铜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敲打出“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咚呛”的节奏,作为曲首的过门和段落之间的间奏音乐。

传统春锣演唱的最大特征是“见赞”;三皇五帝、文武百官、九流三教、平民百姓、男女老少,见人赞人;烟茶酒果、绸缎丝棉、竹禾药材、桌椅摇篮,见物赞物;起屋造船、修桥补路、蒸酒熬糖、纺纱织布,见事赞事。一个才艺高超的老艺人,往往记下了数以百计的小段子,对人对物对事都能应对如流。

三.主要特点

采用萍乡当地的方言,走村串户,经过改良,克服了乐器单一、独人演出的缺点,成为独特的地方说唱艺术。红绸系小鼓,鼓边挂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拿锣槌,一边敲来一边唱。这便是为萍乡人喜爱的春锣。

四.表演特色

1.表演形式

春锣由一人演唱,演唱者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在演唱之前或间歇之中,演唱者挥动鼓签、锣槌,敲打出|仓冬冬仓|仓冬冬仓|仓冬冬仓冬冬仓冬冬仓的锣鼓节奏,然后左手用鼓签击鼓沿为板,开始演唱。

2.演唱方法

春锣用萍乡方言演唱。曲词多属于咏赞体,都是一事一赞的小段子,即见事赞事、见物赞物、见人赞人。这些赞语上及三皇五帝、忠臣良将,下至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有曲词。老艺人多能背诵上百段的春锣曲词。过去常演唱的有《赞炭棚》、《赞茶》、《赞五谷》、《赞新店开张》、《赞新婚大喜》等。曲词语言通俗流畅,生动形象,演唱常用夸张手法。曲词句数不拘,一般是两句一韵,有时也四句、八句一韵,换韵灵活。

3.表演曲目

传统的春锣曲目,多为短篇,小段,除《大春头》、《小春头》属中篇外,近代春锣艺人开始演唱《香山记》、《许真君斩孽龙》之类的中篇故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安源工人中流传的春锣曲目《劳工记》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曲艺曲目)创作的开篇之作。已发行了5万多张。

五.传承意义

萍乡春锣是中国曲坛的一朵奇葩。用萍乡方言咏唱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春锣,似说似唱,其明快的节奏、活泼的语言和灵活的表演形式,是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曲词多属咏赞体,一事一赞,上至三皇五帝、忠臣良将,下至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有曲词。

六.传承保护

萍乡春锣曾于1998年代表江西省参加在内蒙古举行的中国第三届曲艺节;2002年萍乡春锣又一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第四届曲艺节,进入了著名的长安大剧院表演。几年前,因为市民们对萍乡春锣颇为喜爱,有关部门第一次将萍乡春锣录制成磁带推广,不到几天就被市民抢购一空。当时在萍乡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春锣声,由此可知民众对萍乡春锣的喜爱程度。

人称春锣大的雍开全说,萍乡春锣在春天产生,属于民间曲种,是一种典型的说唱艺术,它用萍乡方言歌唱党的丰功伟绩、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歌唱人民的幸福生活,内容积极向上,唱腔和音调振奋人心,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艺术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

雍开全(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萍乡春锣是萍乡的“土特产”,萍乡春锣缺少专业人员进行挖掘和创新、研究和发展,专业的创作人员和专业的说唱表演人员为数不多,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长此以往,这一艺术珍品极有可能流失。此种现象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对萍乡春锣艺术进行扶持,培养专业人才,将民间艺术珍宝发扬光大!

萍乡春锣的起源,还没有发现历史文献中的确切记载,从南唐后主李煜书写桃符以志迎春,到明大祖朱元璋倡导百姓贴春联以庆迎新春。虽然涉及到迎春接福的主旨,但是不是与萍乡春锣有缘则无法断定。根据萍乡春锣传统唱本中的叙述和民间传说,萍乡春锣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报春”说。二是“迎春接福”说。三是“周吴”二姓说。

民间相传较多的是由“报春”演变而来。旧时,每逢春节过后,报春人身背锣鼓,挨门串户去告诉人们当年的农事季节,提醒人们及时播种耕田。随着时代向前推进,历书逐渐普及,春锣的演唱内容开始改变,成为向人们祝贺新年,传吉报喜,并逐步发展到说唱人物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同时,由于艺人的流动演唱,春锣也由萍乡的市区、农村而流传到宜春、万载等县和邻近萍乡的湖南醴陵、浏阳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锣艺人和业余演员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创造了集体演唱的形式,增加了伴奏乐器和舞蹈动作。同时编写了许多新曲词,赞美英雄模范人物,讽刺批判人民内部的旧思想、旧习俗,使萍乡春锣得到了新的发展。

七.传承现状

春锣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艺术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江西省传统民间艺术魅宝。春锣曾于1998年代表江西省参加在内蒙古举行的中国第三届曲艺节;2002年又一次代表江西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第四界曲艺节。几年前,有关部门第一次将萍乡春锣录制成磁带推广,受到市民们的热烈欢迎。

这玩意从小看到大,还真是喜闻乐见啊!不过学这个的人已经不多了。希望此玩意能申请下来以后,能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个曲艺工作。

2005年,萍乡市动申报“萍乡春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8年,萍乡春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近代万姓有什么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万福麟:民国,国民党高级将军。万涛:民国,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烈士。万家宝(曹禺):共和国著名剧作家。万里: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国权: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万海峰:共和国成都军区政委。万绍芬:共和国江西省省长、省委书记。万贤国:湖南省澧县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湖南省农学会与核学

  • 温州旧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温州原名鹿城,相传古时曾有一白鹿衔花经过此地,所以得名。温州原名鹿城,相传古时曾有一白鹿衔花经过此地,所以得名。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在郭公山上选址始建温州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这就是我们鹿城得名的由来.相传很早的时候,人们刚刚搬到这片土地来,大

  • 破釜沉舟描写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

  • 以具体战例叙述左传的叙事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矛盾纷繁复杂,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它上承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下启列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这时,先前铁板一块、神圣统一的帝国,分裂成了五颜六色的碎块,盘根错节的古代宗法制度开始分结解纽。伴随着礼崩乐坏、王室衰微,日益强大的诸侯们再也按捺不住称霸的野心,于是,中原大地上呈现出一派

  • 近代象棋大师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排名第一:胡荣华,人称胡司令,统领象棋届多年,丰富了象棋理论,人称一代宗师,倡导象棋改,不遗余力。实为吾辈楷模。没有人不服绝对的一代棋王。排名第二:李来群,人称智多星,超时王,绝对的求道派的高手,称霸棋坛多年,让象棋全国冠军第一次跨过了黄河,成为一代棋圣,下海商界,功成名就,可以说是急流勇退,成为棋

  • 闻鸡起舞,能文能武的近代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祖逖。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这个人是祖逖,力主北伐。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是廉颇。讲的是战国时候将相和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闻鸡起舞讲的是晋国时候祖狄的故事。东晋

  •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汉末刘备。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

  • 姓赵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赵公明,赵云,赵文渊,赵匡胤,赵孟等等。1、赵公明其本名为郎,是又叫元帅。他是道教的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也是雷部在冥界和五大瘟疫之神的将军之一,据说也是财神,掌管着世界上的财政资源。赵公明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掌管财政资源的神。财神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道教,给的印章,另一个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给我的称号是“

  • 求一些人物传记之类的书?像曹操,康熙乾隆这些历史人物的,还有关于三国时期的史书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有《三国志》,里面记载了三国时期一些人物的传记,很详细。《正品三国》,里面记载了三国时期一些罗贯中虚构或没有讲到的历史事实,值得一看。还有《曹操传》,比较全面,什么都写了。古书和名人传记并非腐朽的文化,古书和名人传记是数千年智慧的载体。用自己的思想去碰触古人的留下的智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不止一扇

  • 史记开创的书体?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要问《史记》在史书体裁上创新的话,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书中那种以人物为中心组织事迹、突破编年限制写作方式的“纪传体”。不过,这可以说仅仅是《史记》的皮毛,《史记》对后世的史书,特别是官方修订的正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以人物为核心组织传记的表达方式之外,《史记》还首创了五体结构,成为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