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开创的书体?

史记开创的书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48 更新时间:2024/2/3 2:11:15

如果要问《史记》在史书体裁上创新的话,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书中那种以人物为中心组织事迹、突破编年限制写作方式的“纪传体”。不过,这可以说仅仅是《史记》的皮,《史记》对后世的史书,特别是官方修订的正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以人物为核心组织传记的表达方式之外,《史记》还首创了五体结构,成为后世中国正史最佳的范本。

所谓《史记》五体,其实指的是《史记》出现的五大部分:12篇《本纪》、10篇《表》、8篇《书》、30篇《世家》以及70篇《列传》。将一部书划分为这五种结构,有人认为其实是古已有之,只是司马迁将其汇总在一起而已,但此说法并不是很靠得住。比如《世家》,虽然明显是司马迁从先秦典籍中的“世卿”“世禄”“世臣”“世家”引申演化而来,但究竟并非其字原意,而是增添很多新概念。事实上,按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成一家之言”的雄心来看,他必须在史书格式上做出巨大创新,才能将自己的意旨以及三千年的成败兴衰用短短50多万字表达出来,因而才别出心裁地独创五体结构。

在《史记》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中。“本纪”在史书中乃法则纲要,用于编年记正朔,有天命攸归的象征含义,因此将其放在第一位来记载皇帝事迹;《表》在《史记》中有10篇,模仿后代的谱牒,将那些够不上出现在传记中的列侯、将相、三公、九卿统统列入此表,扩大了全书纪、传的记事范围;8篇《书》则是各种典章制度和文化社会发展情况的总记录;按“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的说法,《世家》专门用于诸侯传记,但司马迁显然根据情况扩大记载范围,不仅用其记录诸侯列国时,还记载了一些对历史、社会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比如孔子、陈涉和外戚,按理说都非诸侯,但其功业事迹足够重要,因此也被列入了世家;至于最后的《列传》,按字面意思就是众人之传记之意,在儒家术语里面,传是注解经的文章,司马迁使用这个术语,其实暗含了以功臣贤人之言行注解本纪,表示人臣拱卫君上之意。

本纪编年,广载军国大事和诏令制诰,表示正朔之所在,同时象征了历史发展的统绪;世家讲述开国创业的诸侯;列传则讲述人臣事迹,辅弼君上,暗含“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意。这种不同的题名和记载手法,既凸显了以帝将相为中心的历史,又鲜明地体现了封建政治体系中的等级秩序,简直是封建时代史学家所能想到的最佳结构案例,正因如此,《史记》的五体结构一出来之后,立即就被后世所有史学家遵循,最多就只是将《世家》归并于《列传》,以示帝王权威之下没有人享受特殊地位,并将通史改为断代,或是加入讲制度变迁的《志》而已。除了这种整体结构上的“致敬”,司马迁一些小技巧,比如篇末有以“太史公曰”为开头的“赞”;十表八书前加“序”,有时在篇中还夹“论”的做法,也被后世完美仿制,只是在名目上略做变动:官修正史往往仿“太史公曰“加“史臣曰”,每篇后面有“赞”或改为“论”“评”,也有的直接用“赞”,但这种在每篇后加史家直接抒发议论的方式,则成为所有史书的标准格式。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

  • 妈妈读历史人物传记给4岁小男孩听,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我大力支持。这个的好处在于:1、人物传记较为浅显易懂2、利于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3、可以提升孩子的史学素养1912年8月11日国民党成立在107年前的今天,1912年8月11日(农历1912年6月29日),国民党成立。1912年8月11日,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

  • 四面楚歌,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军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军早已人困马乏而且粮草马上就要用完了。刘邦为了瓦解项羽军队的斗志,命令军士大声唱楚地民歌。项羽听到后,惊奇地说“难道楚地已经被刘邦夺去了吗?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楚人啊?”说罢泪如雨下,周围的侍从都忍不住哭了。这就是“四面楚歌”的来历,指的是楚霸王项羽。四面

  • 与凿壁偷光的历史人物名字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与凿壁偷光的历史人物名字叫匡衡。凿壁偷光是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自传女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汉朝的吕后。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吕太后本纪》。清代阮元撰写的《畴人传》,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设计师的传记。《畴人传》的刊行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纪传体科技史和第一部科学家、设计师传记。《畴人传》是中国第一部科学家的传记集。全书46卷,269篇,记述自太古至清嘉庆年间天文、数学

  • 关于甘肃的历史名人小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伏羲、姜维、李广、李陵、张绣、苻坚、李益、李梦阳……小传在百度百科里要能看到,这些人物在正史中都有记录的无敌舰队的覆灭航海世纪历史人物传记之01--弗朗西斯德雷克广饶人指人时特指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中文中孙子有多种用法

  • 广饶肴驴肉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佳肴繁多。唯肴驴肉受人青睐,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广饶肴驴肉又经县城十一村的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受称道。自此,肴驴肉奉诏纳入京城宫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光绪年间,康有为曾途经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

  • 破釜沉舟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释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次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公元前208年,秦军攻赵,楚怀王派军援助;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

  • 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南北朝的时候,祖冲之为了计算圆周率,他在自己书房的地面画了一个直径1丈的大圆,从这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一直作到12288边形,然后一个一个算出这些多边形的周长。那时候的数学计算,不是用现在的阿拉伯数字,而是用竹片作的筹码计算。他夜以继日、成年累月,终于算出了圆的内接正24576边形的周长等于3丈1尺4

  •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乐不思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口渴难耐,曹操骗士兵说前方有梅林,蜀国君主刘禅乐不思蜀望梅止渴说的是曹操,刘禅乐不思蜀。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项羽。项羽被刘邦帅韩信等一帮子人围困在垓下,入夜汉军唱起楚歌,楚军以为楚地尽失,军心涣散,无心再战。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蜀后主刘禅。刘禅投降魏国后被带到魏国国都,司马昭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