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五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阳);河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祖乙居庇(今山东定陶);南庚自庇迁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自奄迁殷(今河南安阳市)。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百年。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历史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都城屡迁。汤最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市)。其后五迁:中丁迁都于(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盘庚迁殷,在商朝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从汤至阳甲,传十代十九王,约三百年,为商朝前期。在此之后,从盘庚至纣,传八代十二王,凡二百七十三年,为商前后期时间没办法给你考究了,很抱歉
安阳所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
商王盘庚自奄迁都于殷,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建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隋大业元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唐高祖武德元年,复改魏郡为相州。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彰德升为府。明、清亦称彰德府。民初,沿清制。
1949年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