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春秋是五霸,战国是七雄。霸和雄虽然都是很强大的意思,但我们不能从两者字面之间的微小区别去释解,而是要联系起来去理解。
春秋五霸更是指的是个人,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都是主要指个人,其次才是代表的国。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晋、更指的是国家而非个人。
春秋五霸称霸是有先后顺序的,是短期行为,此长彼消,此强彼弱,当称霸的国君强势衰退的,其国的霸主地位也随之消失。
战争七雄是长期存在于战国时代,虽然国与国之间有强弱之分,但总的来说是并存的,它不会因为国君死亡而消失。
之所以两者之间有这些区别,所以后来的人们为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才会用不同的字去代替,如果都用霸,岂不是难以辩别了吗?我们也不能用恶霸、霸权、霸道、霸占和英雄、雄杰、奸雄、枭雄去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加定语的组词了。
说的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阅读
为什么对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会有不一样的?
诗曰“道德三皇五帝,功业春秋五霸”,可见世人都认为文治武功的楷模是春秋五霸。入选五霸的君主都有:齐桓公姜小白、宋襄公子兹甫、晋文公姬重耳、秦穆公嬴任好、楚庄王熊旅、吴王姬阖闾、越王姒勾践!
吴王与越王不被正史接受,认为他们不能称为霸,因为吴越二国只是区域霸主,他们只是暂时击败了齐国与楚国,并没有使秦国、晋国臣服,而且吴越二国兴盛快,衰亡更快!从地理位置上将,吴越二国当时不在中原,属于东南蛮夷,尽管吴国是姬姓王族,越国是夏朝遗孤!
有人认为秦穆公不属于五霸之一,因为秦乃西戎;又有人认为楚国不属于五霸之一,因为楚乃南蛮。秦楚二国不被承认,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血统问题,部分人否认秦楚的华夏血统。今日正告诸君:秦人乃黄帝后裔,其先祖伯益乃治水功臣,舜帝赐姓嬴氏;楚国亦是黄帝之后,其先祖是火神祝融。因此视秦楚为异族的学者其心可诛!
吴越因地理位置不在中原而不被某些人认可,秦楚因为血统问题不被某些人认可,我认为都是不可取的。霸主者,代天子守四方而统御诸侯也!如此看来只有宋襄公有其名而无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