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封制出现了很多统治阶级的纠纷,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诸侯国都在为统一全国而努力,然而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个实力兼并其它国家,直到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出现,秦朝走向富强,最终兼并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国家,秦朝实行法家思想,暴政统治,人民揭竿而起,西楚霸王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灭亡了秦朝,汉初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汉朝富强起来。
春秋战国秦汉它们之间的联系
春秋、战国、秦、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按照历史的时间先后排列。1、春秋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2、战国战国时期(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两种观点都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前403年三家分晋。从这以后,天下经过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韩、赵、魏、齐、楚、燕、秦。而战国七雄则为七个君王(一说是七个国家):韩昭侯、赵武灵王、魏惠王、齐威王、楚悼王、燕昭王,以及秦始皇。而在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3、秦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4、汉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与西汉更始帝时期(23年-25年)。
你看时间就知道不重叠啦!战国与秦汉划分的依据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生变化,战国时期仍然是井田制为主,开始出现私人土地(商鞅变法实际上用律法的形式宣布私人土地是合法)。而秦汉时期是小农经济时期了,以自耕农土地与地主土地为主。战国时期政治制度是分封制与礼乐制,宗法制,而秦汉时期是专制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所以,秦汉晚于战国,战国与春秋包括在东周时期,而秦朝之前的叫先秦时期。战国时期只剩下七个大的诸侯国,并称战国七雄:秦,韩,魏,齐,楚,燕,赵。还有一些小诸侯国。秦国采取近攻远交战略,实力最强,各国寻求变法以求强大,著名的有吴起变法等,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