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2.指树为姓“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史记》引《括地志》云: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灭之,无谱。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淫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由上可知,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据清儒秦嘉谟所辑《世本》案:古理、里、李三字并通。《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为大理,而《管子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因而,李姓以做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皋陶作为李姓的血缘始祖,他正直果敢,富于创造性,功德高深,是李姓子孙的楷模和骄傲。而按照“指树为姓”的说法,刚直不阿的理征之子利贞,当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更多文章
商朝四大天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四大天王分别是:托塔天王李靖、神镜天王苏护、西伯侯姬昌、飞虎天王黄飞虎1、哪吒之父:托塔李天王李靖托塔李天王李靖,家住陈塘关,后来修道成仙,晋升仙班,因为左手中长托玲珑宝塔,又被称为“托塔李天王”。托塔天王原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而表现出
殷商的都城是设在安阳吗?是现代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共历经554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商代期间曾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于殷,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就进入了中衰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先
历史上苏护坦己真有其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确有此人。她的部落以九尾狐狸为图腾,所以人们说她是狐狸精,并且开始把这个名词向外延伸,变成了迷惑男人、勾引男人不务正业的女人的代名词苏妲已确实有其人,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不过不像封神榜所说那样是个狐狸精,而其对商纣王的影响力还有待考究,虽然暮年的商纣王确实比较宠信妲已,但是商纣王其实本身是个勇猛果敢
李氏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的。臬陶是传说中的东夷部落首领,活动地点在今天山东曲阜市一带。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臬陶担任理官一职,掌管刑法,他的后代就因袭他的官职命族为理氏。臬陶以正直著称,舜继尧位后,继续受到重用。后人理征在商朝为官,敢于直谏,得罪了商纣王,受罚而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带著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
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可以否定商代文明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吗? 请结合史实来说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不能否定商代文明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
安阳与商丘那个历史悠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是商丘的历史悠久,安阳最古老的是“殷墟”,是商代的,在盘庚迁都的时候。商丘的却是“燧人氏”!是5000年前黄帝时期的历史!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颛顼、帝喾的陵墓位于安阳市内黄县,二帝陵建筑宏伟,碑碣林
关于“”李”姓的故事,传说,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
中国的夏商时代,世界各国还有哪些同时代的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开始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同期文明有:埃及文明埃及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巴比伦文明(是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文明不是后期意义上的巴比伦)开始与公元前1894年、苏美尔文明开始与公元前3500年、米诺斯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印度河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亚述文明开始公元前200
历史题目兽面纹饰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最早作为一种神徽,后来逐渐演变成传达辟邪祈福愿望的象征载体兽面纹饰最早出现的是夏朝后期,那是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这些东西一般都是从墓里发掘出来的,所以主要是祭祀用的,死后陪葬。同时,也是表现了原始我们的老祖先们对自然的不了解,这些也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司母戊方鼎》(商)(通耳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
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是的,但商朝曾多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今天安阳),商朝中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国家。可见风水很重要中国历史中,夏,无记载,为口中传说。商,全靠安阳的殷墟出图的甲骨文。周以后,则有许多文字记载可参考所以殷墟是近代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您好!1、商王盘庚自奄迁都于殷,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