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氏的来历??

李氏的来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01 更新时间:2024/4/8 14:55:50

李姓本来是以官职为氏的。臬陶是传说中的东夷部落首领,活动地点在今天山东曲阜市一带。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臬陶担任理官一职,掌管刑法,他的后代就因袭他的官职命族为理氏。臬陶以正直著称,舜继尧位后,继续受到重用。后人理征在商朝为官,敢于直谏,得罪了商纣王,受罚而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带著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隐藏在那里,靠采食木子(李树果实)得以活命。于是从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以此纪念使理姓保全下来的李子。大名鼎鼎的老子,据称就是李利贞的第11世孙。到了唐朝,李为国姓。唐朝初年,跟随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诸将全部被赐李姓,大大扩充了李姓人丁。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称皇三百余年,李姓最为显贵,李姓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朝初年起,李氏开始迁徙至海外。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民海外的就更多了。古今姓氏逾2万李姓人口现居首根据专家最新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二万二千个,这是至今有关中国人姓氏最多的统计记录。在十大姓氏中,以李姓居首。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据《新华网》7月28日报导指出,这二万二千个姓氏也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著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目前正在使用的汉姓约三千五百个左右。专家发现,在十大姓氏中,以李姓居首。李、王、张三大姓氏达到二亿七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超过百分之二十二。在二万二千个姓氏中,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随吁时代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当代中国人仍在使用的汉姓约有三千五百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经过多年收集和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七点四、七点一,达到二亿七千万人,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当代中国一百个常见姓氏集中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而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以上的姓氏有十九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都一直集中在这十九个姓氏中。此外,中国的同姓人群在地区分布上并不均衡。比如在北方地区,以王姓为第一大姓,南方地区则以陈姓为第一大姓;在南北过渡型的长江流域地区,李姓则是第一大姓。**************************************************************姓的「李」,应该都是木子李,而不是「里」、「理」或「履」吧?可是,你可知道原来他们的祖先,姓的是「理」,而不是现在用的「李」呢!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生活劳动由妇女领导,大家都只有名而无姓。到距今约五千年,为了使通婚的男女都是来自不同氏族,避免近亲结婚不利后代成长,决定给每一个氏族取上一个称号作为识别,就是最古的姓。那,先人拿什为姓呢?他们大都就地取材,有的以所属国名为姓,像秦、赵、韩、魏、陈、宋等。有的以官职为姓,像史、左、董、司马等。有的索性以职业为姓,做陶器的姓陶,做算命的姓卜,做屠夫的,自然姓屠了。相传在尧帝时代,国家设有理官一职。理官的职责就是排解人们之间的纠纷,分清黑白,然后作出公平的判决。当时的一位理官名叫皋(音高)陶,他公正严明,很受人尊敬。他的后代也继承理官一职,并以「理」为姓。到了商朝末年,暴君纣王当政。司法官理徵常批评纣王的恶行,又处分纣王身边做错事的人。纣王一怒之下,把他处死。为免受到牵连,理徵的妻子马上带同年幼的儿子利真,躲到偏远的树林去。母子俩在树林生活,渴了便喝山间的泉水,饿了就吃树上的野果。年年月月过去了,理利真就靠泉水野果长大成人。直到纣王被推翻后,母子俩才重返家园。理利真为了纪念自己在林间吃野果长大的日子,就把自己的姓由「理」改为「李」。「李」由「木」、「子」二字合成,既可解作树上的果实,也可解作树下的孩子。此后,李家子孙支派繁多。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皇帝就是姓李的。那时,很多有功的大臣被赐姓李。逐渐,姓李的人愈来愈多,几乎遍布天下。姓李的人既然这多,历史上有名的自然也不少。如有连孔子也向他请教的先秦伟大哲学家李耳(老子)、战国时代水利专家李冰、唐代著死畎住⒚鞒菀┭Ъ依钍闭涞取P∨笥眩隳苁龆嗌俑鱿执绽畹某晒θ宋锢茨兀颗当炊钡弥骼钫馈⒗钤墩堋⒋笊碳依罴纬稀⒎绶屎罄罾錾骸⒐Ψ蚓扌抢钚×⒏智傺葑嗉依钤频稀?当然,还有本人也姓李回答者:魔_物-秀才三级12-114:03李姓是华人人口最多的姓氏,经厉了以官职命氏到以树名命氏的过程。相传帝少昊有个后裔叫皋陶,担任帝尧时的大理(司法长宫名),他制定了五仲刑罚。处理案子从不失误。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被人称为理氏。商末,理征因执法不阿,得罪纣王,被处死。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往伊侯之墟。当地李树很多,又值果实成熟季节。母子在困苦中,以李子充饥,才得活命。于是改“理”为“李”,其后人便以李为姓。到唐朝,徐、安、杜、胡、弘、郭、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赐姓李,更使李氏宗族宠大了。李姓望族居陇西郡(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州一带)。李氏史上名人很多,西汉飞将军李广,唐朝李世民、李白李贺、李商隐,宋朝李清照,明朝李自成、李时珍等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可以否定商代文明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吗? 请结合史实来说明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不能否定商代文明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

  • 安阳与商丘那个历史悠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是商丘的历史悠久,安阳最古老的是“殷墟”,是商代的,在盘庚迁都的时候。商丘的却是“燧人氏”!是5000年前黄帝时期的历史!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颛顼、帝喾的陵墓位于安阳市内黄县,二帝陵建筑宏伟,碑碣林

  • 关于“”李”姓的故事,传说,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

  • 中国的夏商时代,世界各国还有哪些同时代的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开始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同期文明有:埃及文明埃及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巴比伦文明(是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文明不是后期意义上的巴比伦)开始与公元前1894年、苏美尔文明开始与公元前3500年、米诺斯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印度河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亚述文明开始公元前200

  • 历史题目兽面纹饰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最早作为一种神徽,后来逐渐演变成传达辟邪祈福愿望的象征载体兽面纹饰最早出现的是夏朝后期,那是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这些东西一般都是从墓里发掘出来的,所以主要是祭祀用的,死后陪葬。同时,也是表现了原始我们的老祖先们对自然的不了解,这些也是他们的崇拜对象《司母戊方鼎》(商)(通耳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

  • 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是的,但商朝曾多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今天安阳),商朝中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国家。可见风水很重要中国历史中,夏,无记载,为口中传说。商,全靠安阳的殷墟出图的甲骨文。周以后,则有许多文字记载可参考所以殷墟是近代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您好!1、商王盘庚自奄迁都于殷,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

  • 兽面纹饰龙虎尊有什么历史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龙虎尊的铸造工序十分复杂,是用十八块母范经两次焊接而成的,塑之浑然一体,毫无痕迹。这充分说明远在三千多年前,我国的冶金、铸造技术水平已达空前的高度,其形制雕刻工艺在当前亦举世无双。龙虎尊至今在我国出土文物中独一无二,价值连城,被视为宝中之宝,由于其珍贵异常,因此非但不在国外展出,国人也很难目睹原件,

  • 安阳有多少年历史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怎么说呢,安阳在商朝被称谓殷墟,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

  • 商兽面纹鼎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55年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商后期,通高18.5厘米,口径16厘米,重1千克,饪食器。直口,折沿,双立耳,深腹,圆底,三圆锥状空足。腹上部饰单线兽面纹一周。兽面纹主要出现在鼎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鼎,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周易

  • 兽面纹对于青铜器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兽面纹一般指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是古代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