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何必当真呢?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这样传说,因此也丰富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最早提到“玄鸟”的古文是《诗经》,《诗经玄鸟》是这样记载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第二次提到玄鸟的人,就是司马迁了。司马迁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上下文)中提到的玄鸟呢?请看:
司马迁为了考证“秦始皇”(秦国)的来历,因此有这么一段记载:
秦,嬴姓,是西周东迁时才被周平王承认其为诸侯国的。而对于它的起源,很早就有不同的传说。
《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顼(zhuānxū)之苗裔(后代子孙)。孙曰女。女织。玄鸟陨卵,女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司马迁的这段话虽然不怎么好懂,人物的传承关系也有点儿乱。但是,司马迁在这里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嬴秦是崇拜玄鸟图腾的。
因此,有理由相信,秦,赵原来都是殷商玄鸟图腾的支族,大约是在商周兴亡之际,他们才由东方沿海迁徙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因而与当地的戎羌等族杂居混合一起。
虽然司马迁的描述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先民们对自己的来历,或者说对自己的祖先是谁,并非清楚。
于是,原始图腾崇拜或者说神话就产生了,比如这里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即女吞卵而孕。《诗经》中还有另外一个传说:
《诗经生民》中的第一段就写了姜神奇的受孕的故事。这里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履帝武敏歆”。毛传把这句话纳入古代的高(古代帝王为求子所祀的神)祭祀仪式中去解释。
云:“后稷之母(姜)配高辛氏帝(帝喾)焉。……古者必立郊焉,玄鸟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郊,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dú),授以弓矢于郊之前。”
也就是说高辛氏之帝率领其妃姜向生殖之神高祈子,姜踏着高辛氏的足印,亦步亦趋,施行了一道传统仪式,便感觉怀了孕,求子而得子。
说白了,上面两个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杜撰出来的神话,和西方的上帝一样上帝用自己的肋骨造出亚当,然后又是夏娃。
这俩人在《伊甸园》偷吃禁果以后,方才知晓男女之事,于是子子孙孙连绵不绝。这些你从哪里考证得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