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3/12/24 4:43:1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墨子说:“言足以复行者常(尚)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尚)”。强调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并对“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以后,历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都有关于“行先于知”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小人”。《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终始不相离”,他既强调“力行而后知之真”,同时又提出“行听乎知”。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荀子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言论必定是“有符验而可施行”的。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参验”的标准既包括事实的排列比较,经验的互相参照,也包括实践效果的验证。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孙中山则明确提出,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仅要通过行才能得到证明,还要对实际生活产生功用。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关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明确和深刻。他既反对在知先和行后之间划一条截然界限,又反对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次序的“知行合一”说。至于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这一点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如南宋的朱熹说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们所提出的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仍具有发意义;认真总结这些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并可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益借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道家思想及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一、道家思想的影响1、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为的改造干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

  • 老子哲学对当代人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对人类思想的方面吧~~《老子》的《道经》与《德经》相加有八十一篇之多,精华文章实在太多,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却是下面这一篇《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但是能够认识自我的

  • 古希腊哲学思想对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时代的哲学作为一种古代知识的汇总,既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近代科学得以发生的母体和背景。它不仅为近代发展的许多科学理论、科学观点提供了胚胎和萌芽,更重要的是它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概念框架、以及理性分析和批判反思的一些规则与原理。(一)从自然哲学的起源和对象方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亘古绵长,伴随着木构架建筑体系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在世界室内设计发展史中,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以其自身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中国传统哲学的功能是为了净化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主流,它们对于中国传统

  • 谈谈传统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中国古代哲学应该说并不是实在意义上类似于西方哲学的。中国哲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解释社会,解释世界的目的是解释社会。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老子讲无为实际上都是讲人如何生活在社会中。佛学也是如是。因此,中国文化实质上是人本位的,反映在生活中即是注重人雨人的关系。中国哲学在人际关系的描述上是完

  •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对当今中国由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老子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黑格尔读完《道德经》后曾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支配这个时代的是我们在东方世界中所发现的所谓精神与自然的统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49

  • 古希腊哲学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古希腊哲学(Graecophilosophy)又称为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希腊哲学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古典希腊哲学(早期希腊哲学)集中在辩论与质询,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早期希

  • (加急!)中国古代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价值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现在收的哲学教育基本上是马克斯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它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是分不开的.其很多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谋而和.比如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矛盾观点,意识与物质关系等等.当然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唯心的和片面的.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广泛传播而不是其他国家,除了近代国情就是受

  • 中国古代哲学中各家的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老子春秋时思想家,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