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4/3/2 10:04:04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特别

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概念,在各种典籍的不同

阐述中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从根本上来讲,

“气”体现的是关于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哲学

范畴,具体说来,中国古代学者从以下几个

意义上阐释“气”这一基本概念。首先,气是

运行不息而且无形可见的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如《庄子

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另见《列子天瑞》:“夫有形

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日有太易,有

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

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

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日浑

沌。”其次,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各

种气之间的交互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展

与变化,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中气以为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里讲: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

穷焉。”气充塞于宇宙万物之间,与万物相互

渗透,是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中介物质,令万

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使万物处于

和谐有序的运动之中并且相互感应而构成一个

有机的整体。气也同样地存在于人体之内,是

人体生命的体现,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

的动力源泉,人的生命状态与气密切相关,

气的运动停止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结,如

管子枢言》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

死,生者以其气。”人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则

必须认真保养运行于人体中的气。气还表现着

一种崇高的道德状态和人生修养境界,即孟子

所言的“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哲学有多少流派?其精髓是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派系庞杂,众说纷纭,即使是各流派内部,在许多问题上往往互不一致。但是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哲学还是有其基本特征,当然这些基本特征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能将其绝对化。概括起来说,中国古代哲学有以下的基本特征: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

  •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哲学思想鼎盛时期,为什么科技没能同步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富有智慧的民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很多创造发明,其中,有不少传到了国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现将一些生产技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与在欧洲应用的时间作一比较:一,链斗水车,在中国二世纪。在欧洲1672年。二,轮碾磨,在中国八世纪。在欧洲1607年。三,冶金鼓风机,在中国二世纪。在

  • 古人为什么能发明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五行起源很早,人们利用其相克相生原理,广泛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中华文华深远流长,古人的智慧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勤劳的中国古代人,在生活发现了五行相克相生,与自然规律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与人体五脏运行规律的联系,与风水运气规律的联系。对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阳

  •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自然观。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以人文的眼光看待自然,而不是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自然的意义主要不在科学认知方面,而在人伦政治等精神价值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侧重从人文价值方面发现自然的意义.从本质上说,中国古代的自然观是人文主义的,古代思想家主要在伦理、政治、审美超越等方面开掘

  • 请问,中国的古典哲学思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般讲究伦理孝道的著

  •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下列命题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是?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基本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里“心外无物”是指除了自己的意识,思想或者灵魂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其他的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只要是感官感觉到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不存在的,这就是一个物质

  • 戴震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戴震哲学思想的产生,是对于中国以往“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他在否定朱熹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过程中,建构了“天道一性一人道”的思想逻辑结构,“天道论”是戴震的世界图式。戴震认为世界是“气”之变化过程,而“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即为“道”。“气”即“道”之实体。又以为《易系辞》所谓“形而上”之“道”,即

  • 写一篇关于水的简单议论文。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茫茫大海,你会惊叹于水的浩瀚无穷;涓涓小溪,你会感受到水的温顺一轻柔。水是无私的,能包容世间万物。水是明智的,能透所有人的心灵,善良与丑陋。水又是真诚的,能化解心中的烦恼与忧愁。正所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动,智者静,仁者乐,智者寿。”然而,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是天下最柔

  • 祖国传统中医的辩证论治是哲学还是科学?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辨证,就是辨别分折认识疾病的症候,是论治的前堤和依据。论治,是对辨证的检验是结果。辨证论治的过程,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唯心论而是采用以类比象和唯物辨证法的思想相结合,归根结底它其实就是现代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论的具体体现……。【一文思索】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哲学也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我理解,它蕴含的哲理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随遇而安,悠闲自得;二是遇到逆境,淡若自定。我们先看看王维的原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此诗是王维晚年时作的,他官至尚书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