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祖国传统中医的辩证论治是哲学还是科学?

祖国传统中医的辩证论治是哲学还是科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4/1/23 20:05:41

辨证,就是辨别分折认识疾病的症候,是论治的前堤和依据。论治,是对辨证的检验是结果。辨证论治的过程,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唯心论而是采用以类比象和唯物辨证法的思想相结合,归根结底它其实就是现代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论的具体体现……。

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是什么?

【一思索】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中华文明是东亚文明的源头,中国古代哲学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哲学思想的形成。因此,古希腊哲学与古中国哲学进行比较,很有意义。这里讲的希腊哲学特指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中国古代哲学限定在与古希腊哲学同时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人的哲学思想。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对比:

一、语言在哲学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中语言是本体,只有能通过语言的严密逻辑推理出来的知识才是真理,即使眼睛能看得见、手能触摸到,只要不符合逻辑,就不是事实和真理;中国古代哲学中语言只是工具,不是本体。语言的非逻辑性、象征性和隐喻性在哲学表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古希腊哲学中的知识和智慧是靠理性思维推理出来的,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是在没有任逻辑基础的情况下“顿悟”出来的,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即使没有文字语言,靠动作等肢体和行为也能表述其悟出的“道”。希腊哲学离开了语言就不能存在,语言就是哲学本身。

二、哲学的研究对象

古希腊哲学发端于物理学,以宇宙和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为其研究对象,称为“自然哲学”,包括始基哲学、存在哲学、结构性自然观等流派。后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精神哲学”至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直译为“后物理学”),形成了西方哲学至今没有突破的两大哲学研究对象:关于宇宙的终极知识和关于人的终极知识。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最高的知识是“天人合一”。对于宇宙和自然的本质、人的本质(如人性和人生的意义等)不是其研究重点。

三、哲学的研究的目的

古希腊哲学家们大多是些无所事事的家伙,受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为真理而真理。比如苏格拉底,自己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整天找人去辩论,根本不去想这些辩论和辩论得出的结论有什么用,辨明了一个问题又去辩论另外一个,乐此不疲。连著书立说都没有兴趣,幸好弟子柏拉图写了本《理想国》将他的思想流传下来了,否则,世人根本不会知道这个人的存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然写了很多东西,都不是想通过著书立说成名成家,更没有想过通过这些东西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好玩,有兴趣,痴迷。所以,希腊哲学是非功利性的。

中国古代哲学却完全相反,老孔庄墨韩,无一不是以“经世济民”为目的。就连表面上看来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老子,其“无为”也是叫别人如何管理众生和治理国家的。《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章章谈的是“治”而非“道”,功利目的非常明确。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有没有为“道”而“道”者?决眦难觅!

四、小结

我在回答另一个“悟空问答”关于哲学的问题时,提出西方哲学的几个基本要素:逻辑性、非功利性、对人和宇宙的终极知识的追问。很多西方学者以此为标准判断,中国传统思想里没有哲学,更没有哲学家。老庄孔孟韩墨,管你叫他道家儒家法家或思想家什么的,都可以,就是不能叫“哲学家”。

两千多年前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分野,深深影响了东西方的历史演进和科学发展。时至今日,西方仍有大量出于兴趣和求知欲为研究而研究的学者,中国的学者往往在选题的时候就追问“有什么用”,懂点皮了就开始“学以致用”。这就是中国人在现代科学上少有贡献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所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我理解,它蕴含的哲理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随遇而安,悠闲自得;二是遇到逆境,淡若自定。我们先看看王维的原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此诗是王维晚年时作的,他官至尚书右丞。

  • 水有好与坏两方面特性,为什么我们仅仅提“上善若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讲的很清楚,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治水害变水利,是治理好的意思。不信掉进沉水里不会泳不淹死吗,学会泳就能出来淹不死了吧。学会泳就是治。治理不好呢?老子曰,攻坚莫之能比。可摧毁一切万物化为泥浆。如山洪暴发。公元前2000年前,希腊文明。公元前1100年前,易经。那个早。世界四大文明,东方古文明

  • 李小龙的哲学理念是什么,让自己变得没有形状像水一样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强调上善若水。要理解李小龙和截拳道水的哲学概念,我们首先就需要先了解道家哲学关于水的哲学概念。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怎么样善法呢?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却身处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其品格实在与“道”差不多了

  • 哪首古诗词中的水意象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石湖,似洞庭,夏水欲君山。山樽,水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日作大浪,不能人酒舫。我持瓢坐巴丘,酌四座以散愁。一一【唐】元《石湖上醉歌》石鱼湖:在今湖南道县境内。巴丘:即巴陵,洞庭湖边山名。君山:在洞庭湖中,相传舜妃湘君游处,故又名湘山。山为樽,水为沼:山作酒杯水为酒池。元结(719一772)字次山,号

  • 水有什么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大自然的生灵万物除了需要阳光还需要水,水是万物之源!无私的奉献给大自然,人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是大爱!除此之外,水又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人们又可以从中学到要适应各种不一样的环境是要改变自己,让自进步,成长,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还有很多,水滴石穿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要有耐心,持之以

  • 为何有人说古人喜欢运用五行学说来起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回答。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最早记载在古代典籍《尚书.洪范》中。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要内容,广泛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利用五行学说起个吉祥意义的名字,就是其中一方面。古代用天干和地支组合,记录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形成“四柱八字”,并赋于年柱、月柱、日柱、时柱

  • 关于古代哲学思想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并不矛盾,儒家重礼,儒学思想核心之一就是礼,丧葬礼仪是对祖宗前辈的孝,是一种礼仪,这和儒家不信仰鬼神没多大的关系;墨家崇尚兼爱非攻,实用,主张节约,丧葬本身也是一种浪费,他们主张“天志”、“明鬼”是让人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加强墨家理论控制。一、管理流派与人性的假设意接受国家的管理,具有良好的合作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哪一点对人际关系最有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仁爱,对人际关系最有意义。中国传统哲学崇尚“仁爱”的原则,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

  • 什么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道家注重不可说,而西方的康德认为事物不可认知,也同样不可言说。二者虽有相通,但实际却很有大不同。在道家看来,康德的自在之物是个十分误人的名词,因为它往往给人以错误的印象。如果按照康德思路,任何事物到最后都会变得无法言说,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了认识事物的界线达到了彼岸。在中国,道家用这个方

  •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哲学不同于古希腊哲学那样,更注重探究人与人的关系,却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早在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约800年,爱琴海地区就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希腊历史进入所谓“黑暗时代”。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