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为什么始自公元前841年才有准确纪年?之前的历史记载都去哪儿了?

中国历史为什么始自公元前841年才有准确纪年?之前的历史记载都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1/26 1:11:00

要说这个,咱们先来看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

一:共和元年对于《史记》比较了解的各位都知道,“共和元年”这个词的意义。

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现“共和”这个词。

而西方的“共和民主制”的源于拉丁“respublica”。

清民时,我国全盘西化,就在古书中找到了相对应的“共和”来翻译这个词。

我们先来看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

(上图:周厉姬胡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姬胡,暴虐侈傲,任用妄臣,严格的压制反对意见搞得民不聊生。

这个民不聊生,还真是字面意思,人们在街上相见,都不敢说话,只能靠眼神交流,一个个“你懂得”的眼神,大家心照不宣。

这种情况下,首都居民终于按制不住,发起了暴动,最后终于赶走了周厉王,史称“国人暴动”。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确切的历史纪年。

国人暴动将周厉王赶走之后。

《史记》中记载,由两位大臣周公与召公出来收拾残局,他俩联合执政,史称“共和执政”(这也是共和一词的由来)

《竹书记年》中的记载则与《史记》完成不同。

《竹书记年》提出:“共和执政”不是指周公与召公,而是指一个人名,他叫“共伯和”,是由他来执政,后世简化为“共和执政”。

此人的封地是共国,伯是他的爵位,和是他的名字。

那么《史记》与《竹书记年》出现了矛盾,我们该信谁?

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讲,当历史文献中出现矛盾时,我们需要引入二元验证法。

就是再找一个条件,去补充验证。

史学界有个常识性定论。

当现有文献出现互相矛盾时,考古证据则更可信一点。

因为文献中常伴有凭主观臆测而发生的改动,而文物是多重多元的互相逻辑自洽的证据,很难造假。

文物证据在现有出土的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中出现了“共伯和”的名字(金文写作“子父”)

而2011年,历史学者在战国中期的竹简中整理出一部名为《系书》的史书。

其中记载的“共伯和代行天子执政”与《竹书记年》完全一致。

以此可见,司马迁的《史记》在关于“共和元年”这点上,错了。

虽然《史记》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出现了错误,但是年份是没有错的。所以这是有据可考的中国最早的纪年。

二:之前的历史在此之前,基于《史记》的记载让我们了解到了公元前841的历史,那么之前呢?

不光是我们想要了解,那么历史学家更想了解。

在1918年,顾颉刚等学者提出中国神话时代与商朝之前皆非信史,成立“古史辨派”。

质疑中国早期历史的真实性。

(上图:顾颉刚晚年照)

古史辨派这么一折腾,当时的中国史学界瞬间炸了,鲁迅也公开批评道:“有破坏而无建设”。

结合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让很多人心头一震,想到了龚自珍那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1928年,傅斯年说服蔡元培建立“史语所”,下设考古组,傅斯年任所长,开始了漫长的重建古史工作(“夏商周断代工程”)

(上图:史语所合影)

这一工作的展开,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新砦遗址”“二里头遗址”……的相继发现,也将中国历史的历史真实性层层揭开。

2000年,经过2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数年的努力,

“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

《夏商周年表》

夏朝(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存在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1],在亳(今商丘)[2]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

  • 求对殷商文化的认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殷商文化成分复杂,巴蜀两个系统也很不相同。在这个万山环绕中的盆地中央,却也有过殷周青铜器。至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一是新繁水观音遗址,是居住和墓葬相连的遗址。由遗存器物反映,当时经济生活仍以石器工具为主,狩猎仍是重要的补充。出土的铜器有斧剑矛戈钺等物,戈矛形制与河南殷器相似。这个遗址的时代大约是殷周之

  • 我们想要深刻认识商周时期的历史可以通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称为先秦时期,约2000多年,历史悠久。但是所存的历史资料罕有,所以要想深刻认识,的确比较困难。给你介绍一本书,也许有帮助。《夏商周历史与考古》是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程平山。《夏商周历史与考古》分三部分。一是对夏代纪年、都邑与文化的探究:关于夏代纪年研究;关于早期夏文化问题

  • 郑州商代遗址简介不少于1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为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又称汤、成汤)所建的亳都;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和二七区一带,占地约2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6世纪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中市区内最早的都城遗址。该遗址分宫城、内城和外城,出土大量青铜器,至今保存几段约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发现于1950年。1952年1

  • 商朝有绸缎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没有。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有斜纹提花织物,汉朝政府组织织室规模大,唐朝吸收波斯图案风格,宋朝吸收写实风格,明清时期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高中历史是这么说的,本人刚参加过高考。

  • 商周时期的武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商,周时期主要是青铜冶炼,周是青铜的鼎盛时期,不过在东周已经出现了铁器,具体是哪个地方那个墓我记不住了,当时还上了CCTV1的新闻呢,只记得是出土了一把铁剑商代和两周的武器材质主要还是青铜,现在已经出土的有青铜的箭,剑,矛,斧(当时的“斧”样子铜器很像后来的武器“戈”),钺等等,但是商代仍然有石制武

  • 商朝的陶瓷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商代历史长(一般认为有六百多年百),文化面貌比较清楚,商代的陶器前后差别较大,陶瓷史家们往往把它分成三度个时期来介绍: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约占同期陶器总数的90%以上。商代内晚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另有少量

  • 各朝代历时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历史470年商朝历史554年,西周历史275年,东周历史514年,春秋历史295年,战国历史254年,秦朝历史15年,楚汉之争历史4年,西汉历史211年,新朝历史16年,东汉历史195年。三国:吴历史58年,魏历史45年,蜀汉历史42年。西晋历史52年,东晋历史103年。南朝(宋、齐、梁、陈)历

  • 中国古代商周时期历史大约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商周,年代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到前221年,前后共约1400余年。商周考古通常分为商、西周、东周3个时期,而东周又可分为春秋、战国两期。这一分期既照顾到中国历史的传统,又便于探讨各个时期的考古学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商朝,周朝,元,汉,晋朝各有多少年历史?产生了多少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商(公元前1766公元前1122)成汤-太乙-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乙-辛-沃甲-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庚-甲-廪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纣王)商共有30个王,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周分西周和东周西